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比喻的妙用     
小学生初学信息技术课程,最头疼的就是一堆计算机名词、术语、概念,在基本操作上也常常会出错。其实,计算机和孩子的生活距离并不遥远,教师只要略动脑筋,就能借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对计算机做一番比喻,使学生对生僻的计算机概念、操作不再畏惧。小小的比喻,能解决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民族传统体育术语的研究在于探讨传统体育术语产生的方式方法,寻找传统体育术语的产生特色.本文运用"系统性"、"关联性"、"文化性"、"层次性"几种方法对传统术语进行考察,发现中国传统体育术语主要是通过"描摹法"和"比喻法"两种方法产生的,这两种方法产生的术语通俗易懂,适于中国文化的传统理念.中国传统体育术语具有自己的特色.当前对该类术语进行研讨具有深化体育史研究,提高民族自豪感,减少国际体育文化争议等几个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比喻的妙用     
小学生初学信息技术课程,最头疼的就是一堆计算机名词、术语、概念,在基本操作上也常常会出错。其实,计算机和孩子的生活距离并不遥远,教师只要略动脑筋,就能借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对计算机做一番比喻,使学生对生僻的计算机概念、操作不再畏惧。小小的比喻,能解决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体育术语被广泛运用于其他领域而为民众所熟知。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许多体育术语意义泛化而产生了专业意义之外的新义项。体育术语语义泛化的内在机制是隐喻,其隐喻泛化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从开始的比喻到隐喻泛化的识别再到泛化的完成。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尤其是面对刚刚接触电脑的学生,有很多地方都可以或者说最好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将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术语、概念等形象化,以利于学生认识、理解、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对此,可通过简单易懂的比喻、类比、通感等“修辞”手法,努力让信息技术教学更形象。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当今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对术语翻译领域产生的影响,并从译者术语能力角度论证了运用翻译工具进行术语翻译的必要性。文章从机器翻译、机助翻译、词典类工具、网络搜索四个方面对术语翻译工具展开了分析,讨论了上述翻译工具对保证术语翻译质量及提升翻译效率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感与口语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指用甲感觉比喻乙感觉,语言学术语就叫感觉挪移。  相似文献   

8.
现时用科学术语词(科学词)作喻体材料的越来越多,其客观基础是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科学词汇的发达和通行,科学知识的普及,其主观因素是人们的科学素养的提高,进行相似联想的思维能力的活跃和加强。用科学术语词作喻体材料,发挥了科学术语词准确而又长于说理的特长,使所用的比喻既不失形象性,又注进科学的血液,同时还增力。了时代的科学气息和新鲜感。这是比喻辞格的一种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词典》:“马后炮:象棋术语,借来比喻不及时的举动。”僻源》同条:“譬喻失时无效的动作。”《汉语大词典》同条:“原为象棋术语,借喻不及时的举动。”笔者以为,以上诸说,比喻不当。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学科积累了大量的专业术语,充分理解和熟练使用这些术语,无疑会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使学生从中领略到丰富的信息技术文化。然而,在目前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对术语教学还缺乏必要的研究,这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观念上的不重视,不少教师认为术语教学可有可无,  相似文献   

11.
比喻说理与类比推理本是两种不同的说理方法,但在实际使用这两个术语时,却经常出现混淆,如有关课本和参考书在分析《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的说理方法时一会儿认为是比喻说理,一会儿又说是类比推理,显然,这是将“比喻说理”与“类比推理”混为一谈了。所谓比喻说理就是先用人们常见的、熟知的事物作比喻,然后得出  相似文献   

12.
<正>"整合"是当前教学改革中广泛应用的一个术语,其基本含义是将有联系的不同事物或学科内容综合起来,以便产生好的效果。就信息技术的整合而言可能有几种方式: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  相似文献   

13.
读罢《中小学电教》杂志2003年第2期钮烨烨的《将“比喻”带入信息技术教学》一文后,很赞同作者的做法,将比喻带入信息技术教学是一种好办法,现将我的看法和做法简述如下: 对于初学者来说,计算机中的一些知识、概念比较抽象,不易理解。而准确、完整地讲述这些道理,又超出了初中生知识范围。这些知识、概念又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基本内容,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在教学中利用比喻,往往能化难为易,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14.
漫话比喻     
本文从比喻的定义谈起 ,介绍了修辞学史上关于比喻的讨论以及作者本人的认识。继而谈了比喻这种修辞格产生的美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 ,分析了比喻的美学特征、比喻在语言表达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惯用语是口语中常用的一种习用语,多由行业术语或其它事物比喻而来。它通俗生动,言简意明,幽默风趣,结构固定,语义带有整体性,一般以三言为基本格式。厨房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由此而产生的惯用语因具有通俗化、大众化和表现力强的优点而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道。例如:  相似文献   

16.
漫话比喻     
本文从比喻的定义谈起,介绍了修辞学史上关于比喻的讨论以及作者本人的认识。继而谈了比喻这种修辞格产生的美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分析了比喻的美学特征、比喻在语言表达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比喻和类比     
“比喻”和“类比”是两个不同学科的术语.近年来一些教学参考书把论证方法列为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人教社编高中语文第一册的“知识短文”就这么说.而在实际分析中,又是众说纷云,使学生难以掌握.例如《邹忌讽齐王讷谏》一文的议论,甘肃出版的书说用了“类比”,教科书上则说用了“比喻论证”.我们从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所谓类比和比喻论证,其实质是一样的.只不过类比偏重于推理形式,比喻偏重于形象罢了.因而将比喻论证法归入类比论证更科学更明确,而不能将两者视为并列关系.分析议论文,主要是让学生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大量的计算机及网络英语术语进入了大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给人们准确了解其意义带来了困难.然而了解这些术语并非无规律可循,它们在构词上常用缩略、合成、借代和名词群等四种方法;在翻译上可用直译、意译、音译、不译以及音意兼译等技巧.了解计算机术语的构词特点和翻译技巧有助于大众准确地理解这些术语.  相似文献   

19.
李育 《商丘师专学报》2007,23(11):119-120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大量的计算机及网络英语术语进入了大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给人们准确了解其意义带来了困难。然而了解这些术语并非无规律可循,它们在构词上常用缩略、合成、借代和名词群等四种方法;在翻译上可用直译、意译、音译、不译以及音意兼译等技巧。了解计算机术语的构词特点和翻译技巧有助于大众准确地理解这些术语。  相似文献   

20.
作文材料的安排,用作文术语来说,就是文体剪裁。剪裁,比喻写作中对不同文体的材料进行取舍。要写好作文,必须掌握不同文体作文的材料剪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