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信念写作     
常晶 《上海教育》2006,(2A):68-69
最近几年,反腐题材艺作品大量涌现,蔚为壮观。影晌较大的有张平的《抉择》,陆天明的《大雪无痕》,周梅森的《中国制造》,侯钰鑫的《好爹好娘》,毕四海的《财富与人性》,刘平的反腐系列《廉署档案》《走私档案》《内部档案》,张成功的“黑色三部曲”《黑冰》《黑洞》《黑雾》,陈心豪的《红色康乃馨》《蓝色马2帝莲》等。这些艺作品中有的先有小说,后改编成电视剧、电影,有的先播出电视连续剧,后改编成同名小说,它们都激起了巨大的社会反晌。;反腐题材艺作品的勃兴有着深刻的时代和社会原因。上述作品大胆暴露生活中的黑暗和丑恶,猛烈抨击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其根本目的在于为普通老百姓的疾苦呐喊。要为老百姓写作,替老百姓说话,对瘸败现象就不能仅仅停留于暴露描摹上,而应鞭挞腐败,并对此作深层的、理性的思考。对此,“档案”三部书作的思考与忧虑更为鲜明:“腐败主要发生在经济活动领域,但最后危害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上,腐败正在毁灭一个民族的性格、品格和灵魂。反腐斗争的胜败,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编按]  相似文献   

2.
与陆天明的《苍天在上》、张平的《抉择》等主流色彩浓厚的反腐小说不同,新时期描写官场的小说多转向新写实,这类小说更注重描写原生态的官场。作家用可堪玩味的态度把“场中人”的无奈一一呈现。小说从对官场的关注上升到对整个社会、整个时代的关注,深刻揭示了在金钱、权力等欲望中生存的现代人的精神困惑和信仰危机。其中,作家们对古典精神沦落的叹惋,对整个社会人生的关注,对人性的探索构成了小说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3.
陆天明的又一反腐力作《大雪无痕》在用寓言形式讲述现实事故,它把现实中腐败与反腐败的故事,移置到富有寓言特征的文本中,以寓言形式反映现实。这主要表现在对一些情节和角色的寓言化处理方式及雪这一意象具有深刻的寓意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陆天明的又一反腐力作<大雪无痕>在用寓言形式讲述现实故事,它把现实中腐败与反腐败的故事,移置到富有寓言特征的文本中,以寓言形式反映现实.这主要表现在对一些情节和角色的寓言化处理方式及雪这一意象具有深刻的寓意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顾爱云 《教育艺术》2002,(12):20-20
“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很偶然的一次课的经历让我意外深刻地领悟了《师说》中这句话的内涵。那是一次邓小平理论课。在讲到“从严治党” (第十三章“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的内容 )这一问题时 ,为了表述“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谈到了现阶段共产党的腐败问题 ,从近几年来反响很大的几部电视连续剧反映的腐败现象 (比如《苍天在上》里某董事长面对腐败的无奈、《大雪无痕》里侵吞国有资产的“理所当然”、《黑洞》里走私集团的嚣张等 ) ,到社会现实中的几个腐败典型 (比如陈希同、王宝森、成克杰…  相似文献   

6.
班会课上,无意间扯到师生交往的情感。学生“一哄而起”要求我说说曾经的故事时,我突然想到以前的一位女学生……我并不是那种沉溺于电视营造出的情感氛围的电视迷,但我对反腐倡廉、颂扬正气的电视剧情有独钟。如对《英雄无悔》、《惊涛》、《蓝色马蹄莲》、《大雪无痕》、《黑冰》等优秀电视作品的“追踪”使我达到了一种狂热痴迷的程度。在这众多的优秀作品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英雄无悔》!那段时间,在与众人高谈阔论之余无意流露的激情总会引发他人的疑问。而在学生面前时,我的高昂激情在感染学生的同时也会引来学生的发问:“老师,你为何…  相似文献   

7.
村上春树的新作长篇小说《海边的卡夫卡》刚刚放上日本各大小书店的柜台,就被读者们抢购一空。该书发行仅一个半月,出版商新潮社就不得不五度开机增印。小说在日本的销售量已超过了58万册,成为各大书店连续几周小说王国里的“国王”。  相似文献   

8.
2003年,被誉为“天才”的少年作家郭敬明显尽风流——处女作小说《幻城》发行高达84万册,第二部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又突破90万册,荣登中国2003年度畅销书排行榜前三名,令不少文学前辈望尘莫及,也给新世纪的中国文坛带来了一次不小的震动;他个人也被提名为“中国人气最旺的作家”,与大家王蒙、海岩排在了一起。更值得关注的是,小小年龄的他还成为国内首位被出版社买断大学期间作品出版权的在校大学生。一年不到,郭敬明身价百万,《北京青年报》、  相似文献   

9.
蝈蝈 《中学教育》2004,(10):62-64
“反腐小说”是一个既似是而非又似非而是的提法。一方面几乎每一位被世人称道的“反腐作家”,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作品是“反腐小说”,觉得就好像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被称作“军事体裁小说”一样是一种贬低,另一方面在书店和网上这样的归类却随处可见,这也许可以表明至少在读者心目中“反腐”确实是构成  相似文献   

10.
一鸣惊人近年来,117万字的长篇小说《曾国藩》,悄悄进入了千家万户。读过这部小说的人士,几乎都向自己的亲友们推荐:“《曾国藩》值得一读。”这部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和台湾两家出版社同时出版的历史小说,在海内外的发行总数已达40万部。有人认为它是“半个世纪以来一部基本上忠于史实,既有文学价值,又有史料价值的真正的历史小说”。香港一家公司决定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将《曾国藩》拍摄成40集电视连续剧。作者唐浩明应邀赴北京商谈电视剧拍摄计划期间,被几  相似文献   

11.
英国女作家伏尼契(1864—1960)的长篇小说《牛虻》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世界名著。1897年6月先在美国出版,9月又在英国出版,随后译成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流传。在我国,1953年由李俍民译成中文,发行一百多万册,受到广大青年读者的热烈欢迎。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中国青年出版社为了满足青少年的需要,根据1959年的版本,稍加修改,予以再版。小说名为《牛虻》,这是有作者的深刻用意的。牛虻专吸牛马的血,本是原野上常见的  相似文献   

12.
低龄化写作之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眼下文坛上正流行低龄化写作的浪潮:岳阳一个11岁的小学生续写《三国演义》;北京8岁的神童改编《西游记》;镇江6龄童自传小说《窦蔻流浪记》预计10月面世;12岁的蒋方舟继《打开天窗》、《正在发育》之后,第三部作品也已完成了9万字;韩寒的《三重门》创下80多万册的发行纪录。这  相似文献   

13.
当下正在播映的我国第一部校园青春偶像卡通片《我为歌狂》,又一次在学生中掀起狂热。这股热流从去年暑期播映前26集开始。据媒体报道,当时与电视卡通片同步推出的卡通小说《我为歌狂》,短短一个多月竟然加印6次,销量达30万册,据最保守的估计,此书发行量也要在50万册以上。而近年来,销量达5万册的已是难得的热门图书。这次上海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是52集全套播出。笔者就此分别在小学、初中和高  相似文献   

14.
该文对《孔繁森》《苍天在上》《相约》《梦醒五棵柳》《家在三峡》《乡下人、城里人、外国人》《金海岸》《咱爸咱妈》《叶剑英》等9部电视剧从社会意义和艺术性两方面进行了重点评论,借此与广大电视观众交换看法,以期对电视剧多出精品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03年,“天才”少年作家郭敬明显尽风流———处女作小说《幻城》发行高达84万册,第二部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又突破90万册,荣登中国2003年度畅销书排行榜前三名,也给新世纪的中国文坛带来了一次不小的震动,他个人也被提名为“中国人气最旺的作家”。今年春天,记者专程赶赴四川自贡,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自由成长文心飞扬郭敬明1983年6月6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母亲邹慧兰是当地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父亲郭建伟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郭敬明从小就喜欢看书、讲故事。父母对儿子的喜好很宽容,让其自由发展,也没有刻意培养他成为什么人物。不…  相似文献   

16.
《读者》杂志在美国、加拿大印制发行签约仪式8月在兰州举行。《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3月,属综合类文摘杂志,从创刊时月发行量3万册,到2003年4月已创造出月发行量768万册的中国纪录,发行量排名世界综合期刊第四。据统计,《读者》迄今已累计发行7亿多册,在中国亿万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代表美国大路文化传播公司与《读者》杂志社签约的杨在时先生说,虽然《读者》在海外的发行量将会远远不及内地,但是它在海外的发行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读者》不是消闲式的刊物,它是认识中华文化的一种传媒。《读者》杂…  相似文献   

17.
湖北作家李锦林的长篇小说《不负苍天》讲述了一个悬念丛生,情节动人的贪污反腐的故事,本文分析该小说成功的因素:即多样性的人物,严谨的结构,流畅的语言和作者平时辛勤积累,还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2003年,“天才”作家郭敬明显尽风流———处女作小说《幻城》发行高达84万册,第二部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又突破90万册,荣登中国2003年度畅销书排行榜前三名,给新世纪的中国文坛带来了一次不小的震动,他个人也被提名为“中国人气最旺的作家”。郭敬明1983年6月6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母亲邹慧兰是当地一家银行的职员,父亲郭建伟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郭敬明从小就喜欢看书讲故事。父母对儿子的喜好很宽容,让其自由发展,也不刻意培养他成什么人物。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他的文字功夫在暗暗增长。从小学到初中,每次老师布置一篇课堂作文,别的…  相似文献   

19.
阅读欣赏     
本栏目提供优美的英文文章,并配有汉语翻译和词汇注释。第二天,纽约中心铁路局的乔治·丹尼尔发来一个订购电文:“求购10万册《给加西亚一封信》小册子——背面登载纽约洲快车广告。请告知价格和到货的时间。”我报出价格,并说明我们可能需要两年的时间供应这十万册。我们的设施规模小,十万册数目看来是个巨大的任务。结果我答应丹尼尔先生,以他的方式重印这篇文章。他以书册的形式发行这篇文章,多次再版,发行数量达50万册。丹尼尔先生自己负责发放20-30万册。此外,这篇文章还在200多家报刊杂志上转载,译成所有具有文字形式的语言。当丹尼尔…  相似文献   

20.
在上海举行的纪念巴金《家》出版7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室主任王海波透露,截止到今年9月底,该社出版的《家》各种版本累计印刷90次,总数达到437万余册。加上198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的20万套“巴金选集”中包含了《家》,《家》的实际印数已达457万册,超过《红楼梦》,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印数最多的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