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茄子什么味?想必人人都知道.即便是贫困人家,也不至于连茄子也没吃过.然而《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进大观园愣是吃茄子而没有吃出茄子味来,原来,是大观园里的人将茄子进行了"包装",用凤姐的话说是"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刨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钉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中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有一段吃茄子的插曲。史太君要凤姐喂刘姥姥一些茄(?),刘姥姥这个种了一辈子茄子的庄稼人,竟没吃出茄子味来,又吃了一口,“细嚼了半日”,才笑道:“虽有一点茄子香,只是还不象是茄子。告诉我是什么法子弄的?”于是王熙凤把荣国府做茄(?)的过程介绍了一遍:“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和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钉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王熙凤一边说,刘姥姥一边摇头吐舌道:“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它,怪道这个味儿!”  相似文献   

3.
郝欣 《编辑学报》2008,20(2):146
问在标注论文作者中的联系人时,用“通信作者”还是“通讯作者”?答用“通信作者”。《通信科学技术名词》中,词条“通信”的释义是:“按照达成的协议,信息在人、地点、进程和机器之间进行的传送。曾称‘通讯’。”《现代汉语词典(第声版)》中“通信”的释义是:“①用书信互通消息,反映情况等……②利用电波、光波等信号传送文字、图像等……旧称通讯。”可见,原来使用的“通讯处”“通讯作者”等,现在都应统一为“通信处”“通信作者”等。  相似文献   

4.
西安出版社的《今传媒》杂志,2006年1月号(下半月刊),第一页以“本刊评论员”名义发表的评论《共铸民族创新之魂》,主题选得好,所论也不错。但是,遗憾的是结尾3个排比句出了差错:“妆点2006(此处的“年”字不宜省略),妆点21世纪,妆点祖国世世代代的春天!”这里的3个“妆点”全都错了。查《现代汉语词典》,没有“妆点”一词,只有“装点”,意思是“装扮、点缀”。毛主席诗词《菩萨蛮.大柏地》有“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句,用的就是这个“装点”。□不是“妆点”,是“装点”@秦殿杰  相似文献   

5.
之前,我一直以为茄子是吉祥物,或说,它有着非常的含义,就像母亲高兴时喊“乌拉”一样。母亲学过俄语,她说,俄罗斯人快乐的时候,喜欢挥舞双手,大喊乌拉。记得我第一次在餐桌外听到别人喊“茄子”是在小学。那时,我在  相似文献   

6.
《新闻知识》1991年第11期黄长江同志的《写物以附意风言以切事——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一文中,有“古人有‘大雪纷纷何所似,鹅毛飞飞嗟可似”一句,此句引文有误。据《晋书》记载:“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也。尝内集,俄而雪骤下。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散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莫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  相似文献   

7.
何谓“职工”?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它是职员和工人的统称。“职员”则指的是在“机关、企业、学校、团体里担任行政或业务工作的人员”。但是,现在对“职工”一词的用法不统一,报纸上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是职工包括干部。如去年4月29日公布的《国家统计局关于1981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结果的公报》第九项中所说的“全国职工”,即包括干部和工人。二是职工不包括干部。如中国财贸报去年10月26日第一版刊登的一则“通告”中,就有  相似文献   

8.
《现代传播》 2 0 0 1年第 6期《“三网合一”的发展趋势与高新技术前景展望》 (作者段鹏 ,以下简称《段文》)一文中 ,提出了“‘三网合一’是我国电视事业未来发展的基本模式”这一结论 ,其主要论据是“有线电视HFC宽带网络可以有效地将电信、电脑、电视三种传统网络合而为一”。可能因《段文》限于篇幅未作充分论证之故 ,给予我的印象是“三网合一”涵义不清 ,它成为我国电视事业未来发展基本模式的论据不充分 ,难以信服 ,因此谨提出如下质疑 ,与段鹏同志和其他方家探讨。一、“三网合一”的确切涵义是什么 ?由于《段文》中不曾明确表述…  相似文献   

9.
1995年11月7日解放日报第四版刊有一篇题为《涉嫌谋杀拉宾凶手兄弟被捕》的新闻稿。笔者觉得,这则标题上“兄弟”二字及内文中“……这名嫌疑犯叫哈盖·阿米尔,是4日向拉宾开枪的凶手伊格尔·阿米尔的兄弟”一句中“兄弟”一词的用法,都有值得商榷之处。首先,它不符合“书面用语”的规范。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兄弟”一词的解释之一确为“弟弟”,但注明只能作“口语”用。然而,当它上了报纸,显然就成了“书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赞皇县马村发现一方宋代孟良墓志。志文仅记死者生前曾“授朝散郎守殿中丞致仕骑都尉赐绯银鱼袋”,“熙宁八年谢世”,活到81岁。余下列举了3男8孙,别的情况就没有了。不久,一份省报便以《孟良确有其人》为题,报道了这方墓志。文中强调对志文反复核辨之后,“证实宋代孟良确有其人”,并且说:“据查,骑都尉是四品之官,实属勖官之一。史册不载孟良其人,可能另有原因,有待进一步考证。”文章中虽然没有明白宣布“杨家将”的孟良已确实发现,而暗示性很强,最后一句,起到  相似文献   

11.
《猴子牧猪》、《猴子报案》等假报道,虽已过去两三年了,但“猴子”的阴魂总不肯散。7月17日,《经济生活报》上又冒出一则“奇闻”——《山民投石打猴,群猴大肆报复》。这则“奇闻”很快又被《报刊文摘》、《羊城晚报》和其它报刊摘载。影响之大,可想而知。笔者向来是“猴子”之类的怀疑派。因此,  相似文献   

12.
“西安事变”是1936年12月12日发生的事,又称“双十二事变”。这是稍有中国现代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的事。可是,徐铸成同志著的《报海旧闻》第247页《从“西安事变”到“八一三”》中却说:“蒋(介石)被捉是在那月(12月)的八  相似文献   

13.
时下,“托儿”盛行,买房的,会遭遇“房托儿”;买药的,会遭遇“药托儿”;看病的,会遭遇“医托儿”;买车的,会遭遇“车托儿”;找伴侣的,会遭遇“婚托儿”;上学的,会遭遇“学托儿”;跑官的,会遭遇“官托儿”;被采访的,会遭遇“记托儿”,甚至饭有“饭托儿”,电话有“聊托儿”,互联网有“网托儿”,诸如此类,可谓不一而足。然而,诸如“房托儿”这类词,古今工具书没有收入。而在《现代汉语词典》却有“托儿”这样一个词。《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tuōr〈方〉指从旁诱人受骗上当的人。”①给“托儿”如此定义,相当准确。显然,以上“房托儿”等…  相似文献   

14.
1998年,刘小枫在《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1998年1月)一书中提出“现代学”概念,将之视作关于现代事件的一门知识学。王一川在《中国形象学》(1998年1月)与《现代文学研究需要新眼光——中国现代学刍议》(《文汇报》1998年5月13日)中也提出了“现代学”概念,开始从文学和诗学进路对本土现代性问题的探索。而2009年的新作《中国现代学引论》则全面阐释“中国现代学”问题,颇值得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一、遗址博物馆在陕西博物馆事业中的地位如果不对“遗址博物馆”这一概念作一简要的界定,似乎无助于说明问题。对“遗址”的概念最一般的理解是: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建筑基址。《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也有大体相近的解释。然而,这两部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汉语界很有权威的辞书的解释在博物馆学界引起两种不同意见的争论:一种意见认为遗址还应包括自然遗址。因  相似文献   

16.
夏之一周间     
1932年,淞沪会战后的焦土上,创刊不久的《现代》杂志的主编施蛰存以“夏之一周间”为题,约来名家散数篇。72年后,同样“耳不闻蝉声,目不见荷花”(叶圣陶语),我仿效前人作,今昔对比,物非人是。  相似文献   

17.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规律还是宣传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为民  张宪春 《新闻界》2002,3(2):13-15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规律这一命题,在新闻学界一直被认同,例如《新闻界》2000年第4期赖新蜀同志的文章《用事实说话———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但它是否是个真命题或是规律,我认为很值得商榷。一、用事实说话的含义“用事实说话”这一概念包含着两个子概念:事实和说话。《辞源》关于事实的解释是:“事情的真实情况。”《现代汉语词典》(1999版)关于说话的解释是:“用语言表达意思。”也可理解为’说理”(《新闻舆论学大辞典》123页)。因而,“用事实说话”可以解释为:运用一定的真实事情说明表达一定的道理(意思…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现代京剧《沙家浜》的广为流传,阿庆嫂成为全中国家喻户晓的一个以开茶馆为掩护救助新四军伤病员、“沉着机智有胆量”、“舍己救人不慌张”的女英雄。那么.阿庆嫂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相似文献   

19.
1月26日《新民晚报》“夜光杯”版刊有《头发脱落与健康有关》一文。笔者当即觉得该标题在语法上有问题,查《现代汉语词典》后证实了自己的判断。该词典是这样解释“健康”二字的:“强健。(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我们平时也常听到这样的话:“这个小孩看上去多么健康、活泼呀!”“祝某某健康长寿!”一言以敝之:“健康”就是指身体好、没有病。没有第二种解释。而《头》文中写道:“……导致脱发的因素很多,最主要是受人体整体健康状况的影响。”这意思很清楚:健康状况好,头发脱落就少(正常);而当身体有病(如患有些脱发性疾病),就会导致头发脱落多。而《头》文标题中的“头发脱落”.显然指那些不正常脱发现象,它们只可能同  相似文献   

20.
宋石男 《新闻界》2006,(1):91-92,108
不久前,在新闻学术界刮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厚报焦虑”风,仅笔者所见的较新文章就有:《光明日报》刊登的《“低价厚报”模式应当反思》,《青年记者》连续刊登的《“广告寒流”与“厚报之累”》、《办厚,还是办精?一一厚报热的冷思考》、《中国厚报“体检”报告》、《新闻界》刊登的《“厚报焦虑”与“薄报”的市场机会》等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