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有一则写作趣闻说,法国作家乔治·西姆农和他的友人在街上散步,突然,西姆农对着前面来的几个小伙子神经质地叫起来:“天呀,这姑娘美极了!”友人根本没有见到什么姑娘,莫名其妙地问:“哪儿有美姑娘?”西姆农自信地说:“美姑娘就在我们身后面。”友人更是惊讶不已:“你后脑长眼?”西姆农莞尔一笑:“是前面几个小伙子的眼神告诉我的。”  相似文献   

2.
欢乐调色盘     
一个姑娘被杀死在自己家里。警察搜查了现场,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倒是守在门外的警察在门外台阶上拾到一个烟头。说是烟头,只不过才抽了几口。从熟悉姑娘的人那里了解到,姑娘在两个小伙子中间纠缠不清,而案发当天,有人看到其中一个小伙子进了姑娘家。“看来,两个男人中有一个是嫌疑犯,他们都是干什么的呢?”“一名是个学生,另一个是个推销员。”警察又问:“两人中谁抽烟呢?”知情人说:“都抽烟。”,警察:“我知道谁是嫌疑犯了。”那么,聪明的你知道吗?  相似文献   

3.
春雨姑娘     
春雨姑娘来到了花瓣的旁边,对花瓣说:“花瓣姑娘,我可以给你洗洗澡吗?”“好呀好呀,我的身上正脏呢。”洗着洗着花瓣姑娘的脸变红了。春雨姑娘来到了小草的旁边,对小草说:“你好,小草姑娘,我可以给你解解渴吗?”“好呀好呀,我正口干舌燥呢,你快点给我解解渴吧。”喝着喝着,小草姑娘飞快地长大了。春雨姑娘来到树叶的旁边,说:“树叶姑娘,瞧你的脸有多脏,我可以给你洗洗脸吗?”“好呀好呀,我的脸上正有虫子呢。”洗着洗着,树叶穿上了碧绿的新衣裳。春雨姑娘来到柳树旁边说:“柳树姐姐,你的头发多乱呀,我可以给你梳梳头吗?”“好呀好呀,我的头…  相似文献   

4.
教学文摘     
《避雨》教学建议 根据教材特点,教学时注意以下几点: 一、扣住“雨”线,理清文章脉络。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可设计下列问题:1.为什么发生了避雨这件事?2.避雨时姑娘与人们的表现有什么不同?3.姑娘与人们谈了些什么?姑娘回答得怎样? 二、抓住细节描写,领会人物形象。如两次“站在最边上”、“不声不响”、“不再作声”、“姑娘没动”、“抬头望了望天空”、“喊”等等,充分体现出姑娘认真研究气象和对气象工作的热爱。 三、引导学生对比,突出人物形象。文章写了一群避雨的人,这不单是情节发展的需要,他们在避雨时的表现与姑娘恰好形成了较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了姑娘的“有心计”。 四、体会段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民间故事,有个姑娘因嘴上缺了一角一直嫁不出去,有个小伙子因没鼻子一直娶不到媳妇,媒婆有意把他们撮合到一起。媒婆对小伙子说:“这个姑娘没别的毛病,就是嘴不好。”小伙子说:“嘴不好没关系,不算什么毛病,慢慢地就会改好!”媒婆又对姑娘说:“这个小伙子什么都好,就是眼下没什么。”姑娘听后笑着说:“眼下没什么怕啥,我陪嫁多点就是了。”到了新婚之夜,真相大白,双方都指责媒婆骗人。媒婆说:“我不是一开始就说了‘姑娘嘴不好’‘小伙子眼下没什么’吗?怎么能说我骗人呢?”上述故事中的媒婆真可谓巧舌如簧。仔细推敲,媒婆…  相似文献   

6.
身体?身体还比较生硬。“再听我讲一下这个舞蹈:春天,柳绿花红,茶山青青,纷飞彩蝶倏忽来去,农家姑娘口唱山歌手摘春茶,欢笑着追扑蝴蝶,表现劳动的欢快。”“懂了吗?懂了?那继续练,练好就配乐。”她话音刚落,一个长得白白胖胖的姑娘哭着走了过米:“马老师,我……,我不当……班长了!”“你怎么啦?”“那些男同学,老欺负我们……,我……管不  相似文献   

7.
翠湖心影     
有一个姑娘,牙长得好。有人问她:“姑娘,你多大了?”“十七。”“住在哪里?”“翠湖西?”“爱吃什么?”“辣子鸡。”过了两天,姑娘摔了一跤,磕掉了门牙。有人问她:“姑娘多大了?”“十五。”“住在哪里?”“翠湖。”“爱吃什么?”“麻婆豆腐。”这是我在四十四年前听到的一个笑话。当时觉得很无聊(是在一个座谈会上听一个本地才子说的)。现在想起来觉得很亲切。因为它让我想起翠湖。昆明和翠湖分不开,很多城市都有湖。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扬州瘦西湖。然而这些湖和城的关系都还不是那样密切。似乎把这些湖挪开,城市也还是城市。翠湖可不能挪开。没有翠湖,昆明就不成其为昆明了。翠湖在城里,而且几乎就挨着市中  相似文献   

8.
师:在这篇童话故事中,美丽的姑娘神奇地出现了几次?生:(齐答)出现了两次。师:对。再想想看,美丽的姑娘是在什么情况下神奇地出现的呢?生:当三个牧羊小孩自觉自愿地清理喷泉,砌成一口小井,清澈的泉水流出来时,美丽的姑娘神奇地出现了。师:(微笑点头,表示赞赏)“清澈”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9.
幽默两则     
理想职业 贝蒂是个懒姑娘,她既不努力学习,也不帮母亲做家务。 “贝蒂,你长大了干什么工作呢?”母亲问,“你太懒了,没有任何工 作适合你。” “但我知道有一份工作适合我,”姑娘说,“我要当圣诞老人。” “你要当圣诞老人?”母亲挺惊讶,“为什么呢?”ol en 丽莎是个家庭主妇。她喜欢翻来复去地安排屋里的家具。“越变越 好了,”她常说,“这样看上去不是好多了吗?” 但她丈夫约翰却不以为然,他找起东西来太麻烦了。“你知道,亲爱 的,”他经常说,“如果你让东西呆在原来的地方,我就感激不尽了。”但 是丽莎不予理会。 一天夜里,约翰被敲门声惊…  相似文献   

10.
读到一则普通教师的案例,她在每堂语文课上都安排了“自由提问”的时间,学生不用举手就可以自由提问,自由解答。于是,这位教师经常会听到一些另类的声音。上《小熊住山洞》的时候,有学生问:“老师,小熊是要冬眠的,怎么冬天还会上山砍树呢?”是啊,熊要冬眠是科学常识,怎么作者就不知道呢?上《蚕姑娘》的时候,课文里有这样一句话:“春天天气暖洋洋,蚕卵里钻出了蚕姑娘。”有个女生问:“蚕卵里钻出来的都是蚕姑娘吗?”是啊,难道就没有蚕小伙吗?上《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学生又问:“老师,青蛙妈妈怎么那么狠心啊,生下小蝌蚪就不管他们了?”是啊…  相似文献   

11.
小康是一位美丽的姑娘,水灵灵的大眼睛,瀑布一样的黑发,端庄典雅的气质,既贤惠又能干。许多小伙子慕名来向她求婚,但都被回绝了。一天,又有3个小伙子来向她求婚,他们分别是来自天界的宙斯,海界的波士顿和人间的生活。小康姑娘面对这3个英俊潇洒魅力四射的酷哥,从容地说:“我向你们提3个问题,谁回答得令我满意,我就嫁给谁。”“尽管问吧!”3个小伙子齐声回答。“你们为什么要向我求婚呢?”小康姑娘用银铃般的声音提出了第一个问题。“因为我一个人呆在海里,只有鱼虾作伴,实在太寂寞了。”波士顿说。“因为你是我见过的最美丽最能干的姑娘。”…  相似文献   

12.
月亮的衣裳     
克克是一只小老鼠,它是个聪明能干的好裁缝,能做出很多漂亮衣服。这一天、天刚亮,克克就起床了,它打汗窗户,停在树枝上的一只小鸟呼的一下飞到窗台上来说:“早上好,克克师傅。”“你早,小鸟。”小鸟对克克说:“克克师傅,我刚从月亮姑娘那里来,请你给月亮姑娘做一件衣裳吧!”“好的。”克克高兴地答应了,给月亮姑娘做衣裳谁不愿意呢? 接下来,克克就回到屋内,找出一块黄色的布。“嗯,”它想,“月亮姑娘有多高多胖呢?前几天看见她的时候,她可是弯弯的、细细的样子……”克克  相似文献   

13.
我问云姑娘     
云姑娘,云姑娘, 一会儿变骆驼, 一会儿变绵羊, 好像还问我: “变得像不像?”云姑娘,云姑娘, 等我化个装, 变个大灰狼, 请问云姑娘: “怕狼不怕狼?”  相似文献   

14.
吞吞吐吐     
介绍人抽了口烟,然后问道:“你对那个男的初步印象如何?”姑娘:“他说话和你抽烟一样。”介绍人:“自然,潇洒?”姑娘:“不,吞吞吐吐!”  相似文献   

15.
小明的考题     
小明出了个考题:春天是怎么来的? 田野抢着回答:“春天是春风姑娘吹来的。”  相似文献   

16.
找孔雀     
小白兔和小灰兔是好朋友。一天,小白兔跟小灰兔说:“大家都说孔雀漂亮,我们去看看孔雀姑娘,好吗?”小灰兔说:“好!”于是他俩去找美丽的孔雀姑娘,他们走呀走,走了很多路。在山坡上,兔兄弟看见有一只有美丽羽毛的大鸡在玩耍,小白兔向前鞠了一躬,说: “您是孔雀姑娘吗?”那只大鸡哈哈大笑,说:“我是野鸡,不是孔雀。再说,我也不是姑娘,我是野鸡大哥!”小白兔见不是孔雀,就说了声再见,和小灰兔一起赶路了。兔兄弟来到小湖边,看见一对对美丽的小鸭子在水面上游玩。小灰兔走上前,对一只羽毛色彩艳丽的小鸭子说: “您好,请问您是孔雀姑娘吗?”  相似文献   

17.
从前有个国王,他有个独生儿子,视若掌上明珠。可是。这个王子总是闷闷不乐,每天坐在窗口凝视苍天,消磨日子。“你到底缺什么呢?”国王问道。“哪儿不舒服吗?”“爸爸,我自己也搞不清楚。”“你恋爱了?如果你特别喜欢哪个姑娘的话,告诉我,我会为你操办,让你  相似文献   

18.
浪花姑娘欢快地唱着歌,和伙伴们一起不停地向东流去。突然,她觉得身子向下一沉,翻了几个筋斗就被吸进了大水管里。她在黑洞洞的水管里飞快地流着,一会儿就来到了一个大水池里。一个工人过来往池里撒白色粉末,浪花姑娘赶忙问“:叔叔,这里是什么地方?放这些白色粉末干什么?”工人笑着说“:你不要担心,这里是自来水厂,我放入水中的是明矾,是用来净化水的。”浪花姑娘听见后放了心,只见明矾溶解在水里,把水中的泥土、杂质粘在一起,沉到水池底去了。浪花姑娘在这里洗了个澡,身体里的脏东西被洗掉了许多。接着浪花姑娘又被吸进了大水管,被送到了另…  相似文献   

19.
奥妙     
苏格拉底五十岁,头顶已变成了不毛之地,额头上沟沟壑壑布满了皱纹,再加上深陷的眼窝,看上去至少有六十岁。然而,一个十八岁的姑娘却疯狂地爱上他,而且最终成了他的妻子。一个老气横秋,一个鲜嫩欲滴;一个像秋霜打过的衰草,一个如含苞欲放的鲜花。对这桩“不般配”的婚姻,许多人都大惑不解。有个人终于忍不住了,向苏格拉底刺探成功的奥妙:“先生,你是用什么方法把小姑娘追到手的?”苏格拉底说:“我实在没有工夫研究这个问题,我只是专心致志地做自己的事。”那人不相信,继续穷追不舍:“这么漂亮的姑娘,你不追她,她怎么会爱上你呢?”苏格拉底抬…  相似文献   

20.
《避雨》一文,作者通过对“避雨、赶路、谈雨”等事情的描述。塑造了一个善于用心思考、踏实研究气象知识、有“心计”的气象员的形象。教学时可紧扣以下三个问题,逐层展示姑娘的“心计”,以探明课文的中心。一、围绕“动”与“静”审题,明“心计”在学生预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问:①课文写了避雨这件事,大伙是怎样避雨的?②姑娘是怎样避雨的?以上问题旨意是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找出大伙避雨时的语句:“说着笑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