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学们: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全力推进“八荣八耻”宣传活动在广大中小学生中的开展,使广大中小学生真正成为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生力军,按照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让“八荣八耻”的宣传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的要求,学生之友杂志社决定举办“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做文明青少年‘学生之友杯’”有奖征文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全力推进“八荣八耻”宣传活动在广大中小学生中的开展,使广大中小学生真正成为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生力军,按照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让“八荣八耻”的宣传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的要求,学生之友杂志社决定举办“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做文明青少年‘学生之友杯’”有奖征文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全力推进“八荣八耻”宣传活动在广大中小学生中的开展,使广大中小学生真正成为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生力军,按照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让“八荣八耻”的宣传进校园、进教  相似文献   

4.
同学们: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全力推进“八荣八耻”宣传活动在广大中小学生中的开展,使广大中小学生真正成为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生力军,按照中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荣辱观进高校是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深入学习宣传“八荣八耻”的重要内容,结合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来进行,结合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来进行。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廉政文化进高校工作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6.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前教育战线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对学生“八荣八耻”调查问卷为基础,分析了学生中的思想主流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将“八荣八耻”教育切实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道德实践相结合、与法制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具体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高校要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全社会的前面。高校要切实加强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养成教育,牢牢抓住知、情、意、行四个环节,教育引导学生把“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内化成为人格的一个部分,做践行“八荣八耻”的模范。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高等学校在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要走在社会的前列。一方面,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切实做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使“八荣八耻”切实转化为每个大学生的行为标准;另一方面,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师德教育结合起来,作为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对教师和干部考评的一个重要标准,全面提高教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9.
加强对青少年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荣辱观教育,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为此,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荣辱观教育的精神实质,切实将荣辱观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针对青少年思想、心理和生理特点,通过扎实有效、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真正把“八荣八耻”要求,体现到青少年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之中,落实到广大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以下三个结合。  相似文献   

10.
前沿     
本刊讯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发出《关于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开展中小学“新童谣”编创普及活动的通知》(教基司函〔2006〕32号),要求各地重点围绕倡导“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继续开展新童谣的编创和普及活动。2005年,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到以编创“新童谣”为主的校  相似文献   

11.
一线动态     
全省教育系统深入开展荣辱观教育围绕“八荣八耻”的荣辱观,金湖县各中小学深入开展了“六个一”活动,即在学校的橱窗及教室张贴一张“八荣八耻”的座右铭或宣传画,每个班级举办一次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主题班会,在小学、幼儿园中编写传唱一批关于“八荣八耻”的新童谣,在中学举办一次演讲比赛,为学生推荐一批宣传荣辱观的普及读物, 观看一部优秀革命传统影片并撰写影评。全县各中小学还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科学设计教育内容;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体现道德教育的意义;积极主动地配合和联合有关部门,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班级、进课堂、进家庭、进社区、进活动, 并转化为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2.
范春英 《文教资料》2006,(24):73-74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荣辱观的积极因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保障,是新时代公民的生活准则,是对全社会特别是对广大青少年提出的普遍性要求,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加强对青少年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荣辱观教育,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为此,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荣辱观教育的精神实质,切实将荣辱观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针对青少年思想、心理和生理特点,通过扎实有效、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真正把“八荣八耻”要求,体现到青少年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之中,落实到广大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以下三个结合。一是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利用和发掘好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和主渠道,真正做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通过课堂教学,不断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努力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在实践中,我们要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教育内容,在中小学相关课程特别是语文、历史、社会、思想政治等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同时,我们还要紧密结合各自学校、班级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有关荣辱观教育的基本素材,利用学生身边的事例,对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此外,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也要最大限度地发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因素,积极主动地开展荣辱观教育。总之,在对...  相似文献   

14.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言简意赅地表述了对人们社会行为的伦理要求和评价标准。本文就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以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在实践、重在弘扬正气”等三个方面,谈点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吉林教育》2006,(5):55-55
一、指导思想为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邓州市教育局关于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以提高广大教师思想素质和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学习贯彻“八荣八耻”的重要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一代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16.
今年3月,胡锦涛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指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八荣八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有机地统一起来,为各民族、各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规范。为学习和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本刊特约请了吴潜涛、张耀灿、王桂兰、罗建平等专家就“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展开理论探讨,在此一并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家庭教育为青少年荣辱观教育奠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既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又指出了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广大青少年应该以“八荣八耻”为标杆,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道德新风,争做国民表率,敢为社会栋梁。本刊特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学者撰写了如何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今年3月,胡锦涛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指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八荣八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有机地统一起来,为各民族、各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规范。为学习和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本刊特约请了吴潜涛、张耀灿、王桂兰、罗建平等专家就“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展开理论探讨,在此一并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荣辱观与道德信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3月,胡锦涛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指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八荣八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有机地统一起来,为各民族、各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规范。为学习和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本刊特约请了吴潜涛、张耀灿、王桂兰、罗建平等专家就“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展开理论探讨,在此一并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记者徐光明)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在我省高校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连日来,省内各高校充分利用校报、校园网、广播站、海报栏、黑板报等载体,通过集中学习、研讨座谈、道德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大讨论,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南昌大学家园网“要闻要论”栏目中,一篇名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八荣八耻”》的文章引起了学生们关注,大家表示要对照“八荣八耻”,分清“荣”与“耻”的基本评价标准,参照其中要求,规范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南昌大学团委副书记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