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文自修》2006,(2):F0004-F0004
中学简介 上海市上南中学是浦东新区一所具有优良办学质量和良好社会声誉,办学特色鲜明的区重点中学。学校以“爱国、科学、人文”的办学理念涵盖学校的管理与教育实践,确立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德育核心;视教育质量为生命线,追求高素质、高质量、高品位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张帆 《中国德育》2004,(5):55-57
特色是学校的某种特殊性或个性在办学过程中的体现,特色学校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具有显著育人效益的学校。一般以“追求创新、追求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实践优质教育,发展优秀个性”为办学目标,以“主动学习、不断创新”为办学精神,以“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为办学途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新塘中学确立了“让学生永续进步,让教师永续成长,让学校永续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提炼了“立德树人、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彰显了“体艺见长、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培育了“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的学校精神。学校办学优势不断增强,办学特色不断显现,办学品位和办学效益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4.
南昌市实验中学以“办学有特色、校园有特征、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为宗旨,努力探索、不断实践,构建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办学模式,2000年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他们的做法是:一、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基石,确立学校办学新思路,全面推进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办学模式。多年的办学实践,使他们认识到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和办学效益的困境,必须把握教育发展态势,围绕“办学有特色”这个主题,勇于创新,推陈出新。一是在教育观念上,确立“合格+特长”的人才观;二是在办学理念上,确立“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5.
沙县一中创办于1923年,是三明市最早创办的中学。近年来,学校坚持“让每个学生成功”的办学理念,以“构建校本管理,为学生发展服务;以质量为中心,建树学校声誉;培育学校精神,提升教育品质;整合教育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办学思路,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教育改革和特色发展的实际需要,我们在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带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6.
学校的发展与教师发展密不可分,只有教师发展了,学校才会发展;只有教师成功了,学校才能勃显生机。因此,我校提出“把微笑带给学生,将成功留给自己”的快乐教育理念,强调教师内修素养、外树形象,以打造名师来提升办学品位,以发展教师个性来彰显办学特色,以促进教师成功来成就学校发展。我校近年来被评为全国“双合格”实验学校、  相似文献   

7.
《当代教育科学》2006,(8):F0003-F0004
济南市大明湖路小学位于风景秀丽的大明湖畔,1952年被定为省级重点学校。学校以“承传统,出特色,创品牌”为办学宗旨,以“精心教育,文化滋养”为办学理念,形成了“教育教学见长,师资队伍一流”的办学特色,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学校先后被评为“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省电教示范学校”、“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省普通话校园语言示范学校”、“市文明单位”。  相似文献   

8.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6):I0002-I0002
涉县职教中心,始建于1983年,是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单位。学校始终把“振兴涉县经济、帮助群众脱贫”作为办学宗旨和追求目标.将“以德为魂,以能为本,特色鲜明,质量一流”作为办学理念,大力实施“特色立校.质量强校”的兴校战略,逐步摸索出—条“围绕市场设专业.根据需求育人才”的办学路子。学校占地176亩.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开设15个专业,拥有56个教学班.教职工218人,在校生3000余人,形成了融职高、普专、职专、培训为—体,具有多层次、多专业、多类型的办学格局,被誉为“冀南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9.
汤水琴 《湖北教育》2004,(22):48-50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把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办学的基本目标.把“为每一个学生成人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办学的基本任务,着力培养“会做人、会学习、会创造、会生活”的学生,在德育、艺术教育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推广国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校以“为学生成才奠基,为教师成长铺路,为学校发展增辉”为办学理念,朝着“办成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山区示范性高中”的办学目标。培育了“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形成了“厚爱、敬业、博学、求真”和“砺志、勤奋、守纪、笃行”的优良教风和学风,全面育人,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我校以整合理念为指导.以“器道并重、心手相长、科艺联用、沿创同行”为特色办学思想,以“以工树德,以工启智,以工求真,以工育美”为特色教育目标,以“有专长、会工作、善研究、能创造”为人才培养目标.使得学校的百工教育特色建设呈现出了精致化、有效性和内涵式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2.
《教育科学论坛》2006,(9):F0002-F0002
成都市成华实验小学是成都市教学装备一流,师资强,环境优美的实验性,示范性名校,学校以“一切为了孩子,为未来社会培养未来的主人”为办学宗旨;以学校管理人本化,教师队伍专业化,学生学习自主化,教育设施现代化为办学目标;把“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思想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形成了“和谐,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  相似文献   

13.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作为教育管理者,我不断地思考总结,逐步形成了“和谐育人”的办学理念,即以“一个为本”——“以人为本”为起点、归宿;以四个结合——科学管理制度与“家园式”学校文化的结合、师生自育与教学相长的结合、常规教科研与创新目的结合、校园文化营造与硬件环境改善的结合为方法和途径;以“三个发展”——学生、教师、学校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全体师生锐意创新、积极开拓、共同努力,实现了学校办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龙头”课题是指以学校整体发展为依托,全面带动学校工作的课题。学校力图创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合理地定位学校办学特色,科学地实践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迫切希望能形成一个比较核心的课题,通过课题研究来全面带动学校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而“龙头”课题的选择和确立就是把课题研究与学校改革融合起来的最佳方式,对学校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和指导性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所高校的发展,都必须首先明确办学定位,竭力突出办学特色。肇庆学院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依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对自身的办学进行了准确的定位:立足地方,面向基层,服务社会;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教学与科研并举;以本科教学为主体。坚持多层次办学;强化基础学科,发展应用学科,扶持特色学科。同时,积极培育办学特色,强化特色办学意识。办学的师范性、地方性、开放性特色已经初步彰显。  相似文献   

16.
叶小锋 《教育导刊》2001,(19):36-37
众所周知,多数新校位置较偏僻,生源较差,基础设施不足,且高素质师资缺乏,如果一味沿着老校走过的路子前进,那势必永远赶不上形势要求。笔者认为,探索一种适合自己校情的办学模式,形成整体特色,不失为提高新校办学水平的捷径之一。那么,什么是学校的特色呢?看法颇多。有人认为,学校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也有人认为,学校特色就是“规范 特色”或者“合格 特长”;还有人认为,学校特色就是“领导有风格、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这些看法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成份,但笔者认为,准确、完整的表述应是:学校特色是指教育者在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优质、稳定和富于自身个性的教育特征。  相似文献   

17.
学校精神是指学校管理所积极创立和培育的、得到学校大多数甚至全体成员所认同并自觉奉行的、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中不断凸现出来的鲜明而富有活力的办学个性。它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灵魂,是学校办学特色的核心,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和生命之本。近年来,我坚持以学校发展为本,以教改深入为本,以师生成长为本,全心塑造“学校精神”,学校办学优势不断增强,办学特色不断显现,办学质量、办学品位和办学效益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8.
《辅导员》2010,(12):F0003-F0003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南马路小学以“为了一切的人.为了入的一切”为办学思想;把构建人性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创办突出信息化教育基础上的优质教育作为办学特色;以“温暖,温情、温馨;宽容、宽厚、宽松;自主、自信、自由;成功、成长、成人”24个字作为学校教师队伍的管理方针;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霸州市第五小学是一所环境优美,具有办学特色的全日制小学。 几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学理念新。以树立“学生心智健康,胸襟开阔、勇于挑战”为培养目标,以“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手段.以“英语教学”为特色,  相似文献   

20.
《四川教育》2010,(11):F0004-F0004
秉承学校的优良文化,启迪于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巴州三小确立了“以真育人,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以“真”为魂,构建成以“真”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突出特色办学,实施开放办学,开展人文办学,确立了“求真求实,向善向好”的校训和办“一流校园、成长乐园”的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