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丰子恺是我国现代漫画家,文学家,美术、音乐教育家,浙江桐乡人.桐乡市档案馆保存有丰子恺先生的部分珍贵的档案,包括丰子恺的手稿、证书、信函、照片、生活用品,丰子恺作品出版物及丰子恺研究资料等,见证了这位大师的生活及文艺活动历程.  相似文献   

2.
正丰子恺先生是徐开垒记者生涯中长期关注的前辈大家,他在1956年《文汇报》复刊之际,敦请丰子恺先生重开了"缘缘堂随笔"专栏。新时期后,1983年再次在《文汇报·笔会》副刊披露丰子恺遗作《缘缘堂续笔》。他在几十年中撰写了十余篇相关的散文和新闻报道,并且与丰先生的子女保持了较多的联系。徐开垒这些有关丰子恺先生的文章,对记录、完善丰子恺先生的人生经历和学术研究,自有其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丰子恺先生通晓音乐、绘画、文学、书法,诸艺兼擅,性情真率,骨格清奇,被誉为是“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吉川幸次郎),“从顶至踵,浑身都是个艺术家” (朱光潜)。丰子恺情理交融的“缘缘堂随笔”,风采独异的“子恺漫画”,深为不同时代的读者喜爱,具有跨越时空的魅力。江苏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丰子恺漫画品读》,以别开生面的形式,令人耳目生鲜。 本书所选皆为丰子恺漫画精华。这位个性鲜明的平民艺术家,心灵纯粹透明,充满佛性,下笔古色古香,意趣烂漫,饱含着丰富的人生况味,寄寓了凝重的黍离之悲,家国之叹。他善从琐屑…  相似文献   

4.
弘一法师对丰子恺的艺术教育和思想传承不仅体现在音乐、绘画方面,还在人格修养、艺术造诣和佛教精神等方面。其对学生的不言之教和人格陶养,将丰子恺引上了艺术道路。丰子恺不仅传承和发展了老师的"器识为先文艺为后"的艺术观念,而且还弘扬和践行了老师的悲悯众生和物我一体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丰子恺近代漫画艺术的成长之路,重点从将漫画的理念引入中国、在绘画技法上中西合璧、创造了多种漫画类型等方面深入考察论证了丰子恺的漫画艺术成就及其历史贡献,并从开辟了新的画种和丰富了我国的艺术理论方面指出了丰子恺的漫画艺术成就对我国艺术事业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叶瑜荪 《出版史料》2012,(1):43-47,129,130
著名现代散文家、画家丰子恺(1898-1975)文学作品。但他的书信也有历史文化的重要意义。先生在不同时期的有关书信,从本期起陆续发表,长期致力于艺术教育事业,留下大量美术和本刊请丰子恺研究会叶瑜荪先生选取丰子恺以飨读者。——编者  相似文献   

7.
《中国档案》2008,(2):25-25
2007年11月8日,由浙江省桐乡市政府主办,桐乡市档案局(馆)承办的茅盾、丰子恺档案捐赠仪式暨《茅盾、丰子恺珍贵档案展》开幕式在桐乡市档案馆隆重举行。茅盾之子韦韬、丰子恺之女丰一吟以及国家档案局馆室司副司长朱煜、浙江省档案局局长王立忠等领导,以及社会各界代表200多人参加了仪式。  相似文献   

8.
<正>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中国现代著名画家、散文家、漫画家、文学家以及翻译家,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一生为大约三百多本书籍进行过装帧,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开创了中国近代书籍装帧艺术的新局面。一、丰子恺简介1898年,丰子恺出生于浙江省崇德县一个书香门第,其父是晚清时期的举人。丰子恺自幼便熟读《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并开始接触《芥子园画谱》学着临摹。他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为纪念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丰子恺去世35年,海豚出版社10月隆重推出一套《丰子恺儿童漫画选》,全系列共10册。  相似文献   

10.
著名画家、文学家丰子恺的居屋名叫“缘缘堂”。其来历颇为有趣.1926年,他的老师李叔同来到上海他家中,两人在一天晚上品茶时,共商为居屋取名。老师出了个点子,叫丰子恺在小纸片上写了许多自己喜欢而且可以互相搭配的字,团成纸团,在神像前的供桌上撒开,让丰子恺抓阄。没想到,丰子恺连抓了两个“缘”字,于是,他就把自己的居屋命名为“缘缘堂”,并由老师写字装  相似文献   

11.
小中见大     
1963年上海出版的《丰子恺画集》中,丰子恺先生写了五首七言诗“代自序”。第二首是:“泥龙竹马眼前情,琐屑平凡总不论。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这后两句中的“小中见大”和“弦外余音”是作者对他的漫画两个艺术特点的概括。朱自清先生同丰子恺同在春晖中学教书,朱自清教国文,但对漫画也很有兴趣,他曾说:丰子恺的漫画“无论  相似文献   

12.
丰子恺对于现代机械文明的看法,正构成他现代性反思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和梁启超等启蒙知识分子的看法不同,铁路、火车一类的现代机械文明在丰子恺的文化视野里,并非就是进步的象征:相反,从现代机械对人性的挤压中,丰子恺看到的恰恰是现代机械"可怕"的一面.<病车>一类的漫画,正是从艺术的角度,阐释了作者这样的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13.
丰子恺     
“漫画”这一概念,最早在中国的通行,大概是从丰子恺的作品行世开始。丰子恺以后,“慢画”发展得很快,已形成了诸多流派。但我以为,丰子恺开了一个好头,他的画境界很高,有禅气,诗的成分与写实的成分均很多。后世人的讽世漫画,水平或许高于他了,但总觉得均少了他那种水灵灵的秀雅味儿。大约是三年前吧,我应邀去炎黄艺术馆,在那儿看到了丰子恺大量的真迹,心中有着不小的震撼。丰子恺的品味太高了,在他的作品面前,他只能肃然起敬。他笔下的花花草草,乡里城镇,多悠然隐曲的韵致。那些古意的图  相似文献   

14.
高信 《出版史料》2008,(3):62-64,65-67
丰子恺的书衣贡献 在现代书装家队列中,丰子恺先生是一位资历很长,作品很多,而且在书衣制作和插图、扉页题花设计各方面都有丰硕成绩和巨大影响的漫画家。只是他的漫画、散文成就更引人嘱目,因而书装成绩往往被人忽略,就同他在音乐书法翻译方面的成绩也被忽略一样。多才多艺的杰出人才,往往免不了总会遭遇这样的忽略,丰子恺先生自难例外。  相似文献   

15.
丰子恺和弘一法师在《护生画集》编纂过程中遭遇到了题材匮乏的困境,以致画集中出现了不少重复现象.“文革”期间爆发了更为严重的题材危机,丰子恺借助一本《动物鉴》,才使得画集的编纂功德圆满.  相似文献   

16.
丰子恺(1898~1975)是现代著名文艺大师和教育家,著作等身,涉猎过文学、美术和音乐等很多文艺领域。今年是他一百一十周年诞辰纪念,他一生的主要精力用在了漫画创作、著述、翻译和编辑上,故与众多的出版社有过交往和联系。其中有一个出版社,丰子恺与之情缘最深,到了视其为家的程度,那就是开明书店。  相似文献   

17.
11月8日,由桐乡市人民政府主办,桐乡市档案局(馆)承办的茅盾、丰子恺档案捐赠仪式暨《茅盾、丰子恺珍贵档案展》开幕式在桐乡市档案馆隆重举行。两位捐赠人茅盾之子韦韬先生、丰  相似文献   

18.
前些日子,中华书局编辑祝安顺同志,把中华书局近期出版的两本书送交我,说:“作者在书的后记中提到您,因此交给您,请看看。”我一看,原来是陈星同志所著的《说不尽的李叔同》和《李叔同身边的文化名人》。陈星同志是一位中年学者,现任杭州师范学院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教授,浙江省高等学校学报编辑工作研究会理事长。他在这两本书的后记中提及,祝安顺同志曾约他为中华书局写一本关于弘一大师与丰子恺交往方面的书,  相似文献   

19.
丰子恺先生于1898年11月9日出生于浙江桐乡的清朝举人家,少时家境贫寒,自幼酷爱美术,在私塾中因奉师命画孔子放大像成功,人称小画家。后受著名艺术家李叔同先生和文学家夏 尊先生的影响,确立了一生从事美术事业的远大志向。五四运动以后,开始了他的漫画创作,成为我国现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家。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最早出现在以葛饰北斋为首的日本德川时代。而在中国现代,据丰子恺先生回忆:“‘漫画’二字,的确是在我的画上开始用的。他不是我的自称,却是别人代起的……编者定曰《子…  相似文献   

20.
朴英华 《出版广角》2017,(24):59-61
民国小学教科书《开明国语课本》的所有插图均出自中国漫画巨匠丰子恺之手,这位绘画大师匠心独运,将插图与文字融于一体,为教科书锦上添花.全套教科书共248幅插图凸显了丰子恺先生“浓淡相宜”的笔墨技艺、“意在笔外”的意蕴追求和“童真童趣”的意趣宗旨,营造了一个“文中有画,画中生文”的艺术境界.这些丰子恺先生精心设计的插图让一本小学教科书“美”了、“活”了,也更有“趣”了,既实现了儿童认知规律、文本内容、艺术意境的有机匹配,又实现了美育功能的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