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
本文运用新社会运动相关理论,针对2005年以来中国重大环境事件中的媒介表现,描述并阐释了环境报道在转型社会中的作用。本文认为,环保在转型中国面临极其特殊的社会状况,开展新社会运动是必要而有效的方式,进行环保运动的社会动员是当前中国环境报道应当承担并加强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环境新闻起于美国19世纪的资源保护运动。1985年,中国环境报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环境报道迈出了重大一步,1986年中国环境新闻记者协会成立,1993年,中国加入了国际环境新闻记者协会,至21世纪初,中国的环境新闻已融入了世界潮流。  相似文献   

3.
论名著的产生与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著是在著作的社会化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其数量取决于社会文化环境状况,名著的运动过程就是它的传播过程,翻译和阐释在其中起桥梁作用;中国目前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利于各类名著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发起了一场旨在通过各项行政业务改革来提高国家机关行政办事效能的"行政效率运动"。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和突破口是文书档案改革,由此催生了中国近代档案学。本文拟从环境、制度、实践等多方面分析"行政效率运动"对中国近代档案学发展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4,(15):51-55
本文以环境传播理论为基本的研究框架,选择了新浪微博为平台的"中国水污染独立调查"案例作为农村环境传播案例的分析对象,通过对其话语的内容分析,考察了农村环境传播的"新社会运动"的微博话语建构特点,探讨微博对于中国农村环境传播的意义以及需要注意的话语倾向。  相似文献   

6.
新书长廊     
《中国图书评论》2012,(9):126-128
社会运动理论如何中国化?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二版)/赵鼎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在日益国际化和全球化的环境下,中国也必然要直面其他国家曾经遇到过的社会运动问题,如何面对社会矛盾,怎样处理群体事件?这些都需要有我们自己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体育史上,马球运动到唐代达到极盛,从皇帝到王公大臣、平民百姓、文人士大夫,从宫廷到军队,从男子到女子,马球运动均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马球运动是唐代宫廷的重要娱乐项目、统治者进行军事训练的手段、文人士大夫展示文武才能的途径、女子体育和娱乐的重要项目。安定清明的政治环境、繁荣发展的经济环境,是唐代马球运动兴盛繁荣的重要成因。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5-1-2  相似文献   

8.
时政要闻     
神十航天员成功进行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6月20日上午成功举行,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太空授课的主讲人为女航天员王亚平。聂海胜辅助授课,张晓光担任摄像师。在大约40分钟的授课中,航天员通过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展示了失重环  相似文献   

9.
扒粪运动曾在美国世纪之交的社会变革中产生重要影响,鉴往知来,中国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环境,是否以及如何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是一个值得重新思考的议题。对扒粪运动及其与美国社会改良间关系的回顾研究,对当前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及发挥其对社会改良的正面促进作用,具有很切实际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育学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玲 《现代传播》2005,(6):119-121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场全球性的媒介素养教育运动开始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发达国家向全世界蔓延。世界媒介素养教育运动的兴起,给传统教育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在媒介环境下全面提升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素养,无疑是这场运动赋予中国教育界的重大使命。当前,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问题已经提上日程。毫无疑问,在发展和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中国学术界需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一、教育学对媒介素养教育概念的解读由于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件舶来之品,因此对其基本概念做出适合中…  相似文献   

11.
李洋 《兰台世界》2012,(22):72-73
一、中国古代跑步运动的发展演变跑步是中国古代较为常见的一项体育运动,从史料的记载来看,中国古代的跑步运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短跑。短跑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跑步运动类型,在中国古代,运动项目和运动类型都非常有限,最被看重的基本运动能力就是跑跳能力,奔跑能力是中国古代评价一个人体能素质的重要标准。特别是在中国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塑胶运动场与绿色健身环境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塑胶运动场地环境污染的相关因素而导致人们对塑胶健身环境的安全与卫生开始更为关注。在体验塑胶场地运动舒适的同时,塑胶运动健身环境的污染也成为人们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陈岳 《视听纵横》2007,(4):52-54
上个世纪最后十年的这一轮运动,借着行政的力量狂飙突进式地展开,希望能够整合各种市场要素,形成中国电视在“规模”基础上的效益。在这一轮运动早已经悄然落幕的今日,技术的和市场的环境已经发生了诸多巨大的变化,然而中国电视的产业格局仍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整合既没有在技术层面实现.也没有能够在内容层面有普遍性的突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环境新闻的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环保运动的兴起 ,环境新闻也在蓬勃发展。无论报刊、电视、广播 ,还是新兴网络媒体 ;无论是全国还是地方性媒体、综合性还是专业性媒体 ,环境新闻都占有一席之地 ,并受到各家媒体越来越多的重视。与此同时 ,在中央和地方还涌现出一大批以环境新闻为主体内容的专业媒体或专刊、专栏、专业网站 ,一批记者以报道环境新闻为己任 ,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环境记者。笔者根据自己多年实践和相关资料 ,对中国环境报道的现状及趋势作一个简要总结。一、我国环境新闻报道的基本特点中国著名的民间环保组织———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 (简称“自然之…  相似文献   

15.
童桐 《新闻春秋》2024,(1):66-75
“全民义务植树”是中国重要的环境/治理式运动符号之一。本文以1981年至2021年《人民日报》有关“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报道为研究文本,考察“植树”符号及相关动员话语的变迁及空间分布。从“动员”到“常态治理”的转型过程中,植树作为环境符号在媒体报道中与环境问题的分布逻辑一致,在动员方面则呈现出“中央-地方”的权力分配特征;纵向来看,塑造典型人物和典型单位一直是最常用的动员框架,但其报道方式从最初的群众路线转变为新世纪后的“劳动示范”。“植树”在成为环境话语遗产的过程中,其行政指标色彩淡去,更具义务性的“劳动行为”形象被树立起来,参与价值塑造的主体也更加丰富多元。在治理式运动走向“再中心化”的背景下,应当重新思考并利用“植树”等环境符号的历史资源。  相似文献   

16.
舞狮运动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运动,舞狮运动是在狮子被引进到中国的中原地区与佛教文化结合后逐渐形成的运动形式。狮子被引进中国中原地区以后与佛教文化结合,成为了吉祥的象征,具有与龙、凤、麒麟相等的神兽地位。  相似文献   

17.
韩天博  杨敏 《今传媒》2013,(6):71-72
《女学报》是中国近代一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女性报刊,创办者陈撷芬是中国较早涉足报坛的女报人。《女学报》鼓吹女权女学,宣传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号召妇女参与"爱国救亡"运动,为促进妇女觉醒及以后的妇女解放运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文立足于《女学报》创刊时的历史环境,试图从背景与条件两方面探讨《女学报》成功创办的原因,希望能够为解读陈撷芬与《女学报》提供一个较为新颖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公民运动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新媒体的深入发展,我国公民运动的历史形态逐渐从现实走向网络,展开了一场与中国政治博弈的新公民运动。本文试图在微博时代背景下,描述这场中国新公民运动呈现的形态特征,探究微博助推新公民运动的独特优势,并对这场新公民运动的理性引导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风气早开的华南侨乡,利用侨资助力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形成一股潮流,推动近代中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从城市走向了乡村。近代侨乡的侨助公共图书馆建设,与中国社会历史进程、新图书馆运动及其侨居地发展环境有关,宗族力量和家风传承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侨助行为在情感上体现了深切的家国情怀,推动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邓勇 《兰台世界》2012,(33):24-25
蹴鞠运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古老的传统运动项目。有人认为古代蹴鞠运动在清末就已经消亡了。而笔者经过分析认为,中国古代蹴鞠运动在民间仍然存在,只是已经不再是官方的大规模的运动项目,变成了民间的小型娱乐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