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观课,俗话说就是听课,它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也就是说,要认识人和事物,既要看他的所为,了解他的思路,更要考察他的动机,价值追求,这样才能更真切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观察对象.  相似文献   

2.
康志河 《考试周刊》2014,(38):114-114
观课就是所谓的听课。随着教学研究的深入,听课逐步改变了过去的随意听听,笼统谈谈课的优点、缺点及改进建议的做法,而是走向专业化的听、评课,运用观课工具,确定观课的指标,评价课的质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听课变成了"观"课,评课变成了"议"课,听评课变成了"观议"课。虽只有一词之差,其内涵却丰富了很多,"观"包括视和听,既要用耳,又要用眼,更要用脑用心。观课的"观"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信息。也就是说要认识人和事物,既要看他的作为,了解他的思路,更要考察他的动机、价值追求,这样才能够更真切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观察对象。目的是通过观课双方,在某些事先预设的都关心的课题方面的研讨、分析和相互交流,用以改进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3.
教研组活动始终离不开课堂教学这一载体,离不开教师观课、议课这两个重要的环节。可以这样说:教师对观课议课的认识,决定了教研组研究的态度;教师观课议课的能力,决定了教研活动的效度。思考之一: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有什么不同?从字面上来比较,听课重在听,侧重于听觉器官的感受。听课,强调的是对课堂上  相似文献   

4.
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走进他人课堂,从他人课堂中吸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教师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而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主与反思成为教师专业进程的主题词,教师听课不仅仅是"听",还要去"看""记",更多的是"思",这样才能提高听课的质效。一、听课前的准备听课时提前几分钟到教室,和你座位附近的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了解班上学生基本情况、进一步熟悉教学内容,这样听课时  相似文献   

5.
回顾一学期的努力,我所做的就是反思性教学,它帮助我了解了学生,钻研了教材,调整了课堂,使教学更具针对性,课堂效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反思性教学通常运用的方法有1.课堂观察:课堂观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听课活动。主要形式是教师听同事的课,或实习学生听指导教师的课。教师可以结成对子,轮流听对方的课。听课时需要观察的是:课堂组织、时间安排、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听课活动时学生的参与情况、小组活动时学生使用母语或外语的情况、教学的计划性等。2.课程报告:课程报告是一种有条理的清单、表格和  相似文献   

6.
正何谓"慧眼诊课堂,对错中求进"的教科研模式?如何有效进行?即听课有目标,观课有分工,研讨有争鸣,智慧有提升。一、听课有目标教师上课要充分备课,既备教材更备学生,不打无备之战。我们也要求听课教师不进行无目标听课。听课前,每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教材,把握好重难点,熟悉执教老师的教学设计,明确本次教研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目标。这样教师们在观察课堂时不必要把所有的关注点都只放在教学过程及设计上,也无  相似文献   

7.
前段时间,听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再次引发了我对教师处理课堂生成的思考。执教者这样设计整个教学流程:以文章最后一段宇航员的话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体会地球的"可爱"和"容易破碎",感悟"只有一个地球"。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从美丽、和蔼、无私三个层面来体会地球母亲的"可爱",引领学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体会。随后问道  相似文献   

8.
正一、从听课走向对课堂的全面观察传统意义上的听课,主要听教师讲课。教学是涉及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一节课成功与否,不仅仅在于教师讲了多少,更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所以,听课应从单一听教师的"讲"变为同时看学生的"学",做到既听又看,听看结合,注重对师生的观察。除了查看教师的行为举止外,更要仔细查看学生的学习状况。只有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仔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即教师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应该关心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要求我们重新思考如何听课这个老问题。把“听课”改为“观课”,仅仅是一个字的改动.我却认为绝不是文字游戏,正是教学理念的更新,正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也实现了“观课”的目的——通过这个学习平台,促进自己专业化发展。因为听不可以包含观,而溺却包含听,所以我赞同把“听课”改为“观课”。我们在教室里听课,不仅要看到教师的动作、行为和表情,而且要看到学生的动作、行为和表情以及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细节。也就是说我们到教室里听课,实际上并不只是动用了我们的听觉,仅仅是听教师或学生说话,而且要动用我们所有的感官,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新教材要求教师由重知识传授转变为重学生发展;新教学观要求变重"教"为重"学",变重考试结果为重教、重学习过程;学生由单纯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变为多样化、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教师由主演变导演,课堂由现成变生成.  相似文献   

11.
许巧玲 《考试周刊》2014,(32):137-137
正1.教师变了——教师的教材观变了、教学观变了、师生观变了教师的教材观变了。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材被神圣化,是"圣经",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教师的作用无非是把教材知识体系肢解后灌输给学生,而后辅以相关练习巩固加深,提高学生应试能力。这是典型的"教教材"的教材观。新课程教材以主题模块方式呈现课程标准,强调以课程标准为本,更注重教学资源的开放性,带来广大教师教材观的一次重大变革: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学观变了。"教学相长"是基本的教学教育规律,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惊喜地发现,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者,更多知识获取渠道出现了:师生传  相似文献   

12.
回顾一学期的努力,我所做的就是反思性教学,它帮助我了解了学生,钻研了教材,调整了课堂,使教学更具针对性,课堂效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反思性教学通常运用的方法有
  1.课堂观察:课堂观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听课活动。主要形式是教师听同事的课,或实习学生听指导教师的课。教师可以结成对子,轮流听对方的课。听课时需要观察的是:课堂组织、时间安排、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听课活动时学生的参与情况、小组活动时学生使用母语或外语的情况、教学的计划性等。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我在听推门课方面恪守这样的原则:听课的目的不在评价而在于帮助教师进步。 每次推门听课结束,在综合这节课的效果后,我都要和执教老师进行讨论,我们讨论的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学生、教材、教学的理解。二是本节课的亮点,且请教师自己找出这个亮点。  相似文献   

14.
变"讲堂"为"学堂",就是要把教师讲课的"讲堂"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堂"。怎样才能实现这一转变呢?一、观念更新是变"讲堂"为"学堂"的思想基础1.课堂教学观的更新。过去,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的是"教师的教",学生只是通过被动的听,去适应、配合教师。现在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自主地学",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过去是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教师从自己的"一桶水"中舀"一杯水"给学生;现在是教师带着学生去找"水",并指导学生怎样才能找到"水"。  相似文献   

15.
刘仝西 《中国教师》2009,(Z1):502-502
<正>在多次听课之后,我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执教老师能调动听课人兴趣的话,这堂课听下来,不但听的认真,而且印象深刻:而若执教老师不会调动学生的兴趣,那么,这堂课不但听的令人索味,且没有什么收获。既然有准备地让别人听课,能说这位老师没有认真备课吗?不!从课堂上看,执教老师做了充  相似文献   

16.
听课是什么?我以为,听课是一种审美行为。学生听课也是如此。我是教师,每周都得给学生上课。由阅览教材,进而写成教案,再弄到课堂上去讲授。目的非常明确,让学生听懂,喜欢听,用这样的路径来掌握知识。这个过程是一种审美  相似文献   

17.
正新一届高三复习又拉开了帷幕,作为高三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老师在课堂上忙的不亦乐乎,但学生并不领情,他们认为都是学过的知识,老师就是在不断地重复,觉得听课无兴味;另外,老师觉得基础挺重要,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但学生不以为然,觉得听难题"过瘾",这些都是高三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面对高三复习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原因归结为现在的学生不听话、难教,而应该从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上进行反思.毋庸置言,在高三复习课的课堂教学中,某些教师讲的  相似文献   

18.
正评课议课是基层学校经常组织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是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通过观课议课,可以进行有效反思,开展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丰富教育内涵,提高教学质量。在我们培训教师的过程中,很多观课议课活动都不尽人意。一、区别两个概念1、"听课"与"观课"。从传统意义上讲,两者是一回事。但也有区别:感观上看,听课用的是耳,观课用的是眼;效果上看,听时可以不用眼,而观  相似文献   

19.
新任教师知识丰富,精力充沛,干劲十足,但是,由于他们刚走上工作岗位,缺少课堂实践经验,教学效果往往欠佳。因此,认真听课和评课,向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学习以促进自己专业的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作为一名新任教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听课呢?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听课亦然。教师要想在听课之中真正听有所获,就必须在听课之前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如听谁的课,事先至少应把教材找来了解一下,明确该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课文在整本教材乃至整个学段中的地位、作用,看看教材、教参或名师的教学设计和实录,想想假如我来执教这一课,我将怎样设计教学流程,会遇到哪些疑难,还有哪些困惑或纠结,以便在听课时有个对比。只有这样,才能明确听课的方向,把握听课的重点与难点,发现课堂中的亮点,捕捉课堂上的“高潮”,这样的听课才具有针对性,才会听有所获。此外,由于听课后还要积极参与评课,因此在学术理论上也要作些准备,如熟悉课程标准和一些教学常规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教研现状以及新的教学理念和理论等。这样的听课,是带着思想进课堂的,因此起点高,有备而来,自然会满载而归。  相似文献   

20.
近日,笔者听说某校在高三的年轻教师听课的问题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作硬性规定:"一周至少要听老教师四节先行课。"对此,笔者认为:此举有待商榷。高三老教师,顾名思义,他们已经执教高三多年,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行云流水的驾驭等方面均值得后辈学习。年轻教师走进他们的课堂听课,吸收与借鉴他们的教学经验,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