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的认知、态度及参与行为对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海南黎苗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认知、态度和参与行为三项指标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应用SPSS15.0和AMOS7.0软件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因素中年龄因素对居民的旅游认知差异没有显著影响;教育程度对居民旅游发展态度差异具有显著影响;所有的人口因素对居民旅游参与行为差异具有显著影响;居民对旅游的正面和负面认知对其旅游发展态度和参与行为均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社区居民是旅游地最核心的利益相关者。莆田湄洲妈祖庙作为妈祖信仰的祖庭,居民对发展妈祖文化旅游的态度对妈祖文化旅游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对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地居民的问卷调查以及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居民对旅游感知的差异,得出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业发展处于较早期阶段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以周庄古镇为例,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研究古镇旅游线路对居民感知和态度的影响。在定量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对比了线路上的居民和非线路上居民的感知和态度,结果表明线路上的居民对旅游影响持赞成、积极地态度,居民内部态度差异较小,而非线路上的居民对旅游影响持中立、消极的态度,居民内部态度差异较大。在定性方面,讨论了在大众旅游市场结构、旅游发展的负面影响、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旅游目的地罩的影响下,旅游线路对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的间接影响。最后提出古镇旅游线路设计要适度分散和疏导,以便让更多的居民享受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利益和机会。  相似文献   

4.
武当山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武当山世界遗产地居民的正面旅游经济影响感知强于负面旅游经济影响感知;正面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强于负面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正面旅游环境影响感知强于负面旅游环境影响感知;居民对旅游业发展持支持态度.  相似文献   

5.
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地居民的态度决定了当地旅游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既有研究成果,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的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态度模型指出,居民的旅游经济、社会文化影响感知是其态度的重要影响因素,环境影响感知的作用则较为微弱。研究结果的启示主要有三点:武当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不能忽视当地居民的经济利益诉求;减弱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社会文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大遗产地社区环境整治力度。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环京津体育旅游地居民对体育旅游发展的态度类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居民对体育旅游影响的积极感知因子和消极感知因子方差贡献较为平均;老年人、居住时间较长、与体育旅游业相关度不高的居民多为淡漠的支持者;工作和体育旅游相关、家人或亲戚在体育旅游部门工作、家庭收入主要或部分来自体育旅游业的居民在积极的支持者中占有很大比重;文化程度较高、对体育旅游影响比较了解的居民多数为理性的支持者。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旅游感知价值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游客和居民两个视角总结目前国内外旅游感知价值研究进展.结果显示:国外学者大多关注旅游者的感知体验如何影响旅游行为,同时,大部分的旅游开发规划都是基于居民的态度和感知;国内游客感知价值的研究集中在其维度构成、其影响因素及应用研究三个方面,居民感知价值主要研究其态度和类型.最后,对比国外研究,我国旅游感知价值研究的成果数量虽然很多,但仍存在研究深度不够、研究方法单一、动态研究不足和研究缺乏针对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全面分析了广西融安龙舟节的旅游开发对当地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积极的与负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产品开发应遵循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文化本真与商品化均衡发展的原则,应加强对旅游业的宏观管理,尊重旅游地居民的地位,强化宣传教育工作,以期为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赛事节庆旅游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论文结合国内外文猷,对旅游影响居民感知的相关理论进行归纳与总结,指出现有居民感知研究中所涉及的各理论对于居民感知的解释力存在一定差异,文中探讨了不同理论对于居民感知研究的适用性及局限,以期更能积极地引导旅游研究与实践,推动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普旅游是科学普及工作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是旅游业的发展逐渐进入高层次的表现。本研究从分析科普旅游游客感知因素入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0个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萃取出影响科普旅游游客感知的四类因子,按照影响程度依次为资源与产品感知因子、服务感知因子、价格感知因子、环境感知因子。通过计算和比较各个指标的权重,得出各个指标对科普旅游游客感知的重要程度。最后,针对影响科普旅游游客感知因素,提出了提升科普旅游游客感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地居民的支持是明显陵发展旅游的重要且必要的力量,探究明显陵旅游开发对当地居民的影响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明显陵旅游开发对当地居民影响的对策,促进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当地居民积极支持旅游业,有利于明显陵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文化旅游对人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因此对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研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个性越来越重视也就是对游客偏好的研究有所加强,基于对游客偏好影响因素的研究从而对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所加强。本文以兴城古城为例进行研究,将对兴城古城的地理历史以及旅游发展进行研究同时伴随着游客偏好因素的研究从而综合得出在游客偏好影响因素的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罗城县城镇居民对当地旅游发展的感知进行调查研究,表明居民普遍支持并愿意参加旅游发展,感知认为旅游发展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罗城县适合开发度假型旅游产品,旅游开发中要加强对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遗产地的社区旅游业发展不断深入,旅游作为一种综合产业为目的地社区带来收益的同时也突显各个旅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旅游主客关系反映了该地区旅游活动的历史变迁,以及未来旅游行业与社区民生相互融合的走向.研究选取具有典型代表的永定土楼为例,以永定土楼两代从事旅游业的当地居民入手,采用谱系法归纳他们与客互动关系的行为与态度关键事件,通过差异对比,研究主客互动关系的行为与态度的演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该地主客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罗城县城镇居民对当地旅游发展的感知进行调查研究,表明居民普遍支持并愿意参加旅游发展,感知认为旅游发展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罗城县适合开发度假型旅游产品,旅游开发中要加强对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参与发展民族村寨旅游的各利益主体的相互关系是影响民族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形成民族村寨旅游地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及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探寻引发这些利益冲突的主要原因,从而提出协调民族村寨发展旅游业地各利益主体矛盾冲突的策略,为民族村寨旅游地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资源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不同的旅游题材、旅游活动随之出现。其中不乏以节日旅游为主题的旅游地。本文主要探讨八宝"盂兰会"河灯节对八宝旅游的影响,从河灯节对旅游影响因素、八宝旅游现状、河灯对八宝旅游的影响以及八宝旅游的建议等几个角度分析河灯节对地方旅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当今是印象的时代,旅游印象管理对旅游地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定义了旅游印象,然后以攀枝花游客为调查对象,分析游客对攀枝花旅游印象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旅游印象管理策略以促进攀枝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民族旅游村寨青少年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比较复杂,主要因年龄、教育程度、民族自豪感、家庭条件以及旅游村寨发育程度的不同而不同。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应该关注青少年居民的诉求,积极引导他们对旅游影响的正面感知,促进民族旅游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极大推动了国内滑雪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地方特质和游客感知可影响游客的亲环境行为,进而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以崇礼密苑云顶滑雪乐园为研究案例地,引入地方特质变量,依“地方特质—游客感知—行为意向”的逻辑关系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滑雪游客的亲环境行为。通过对359份滑雪游客调查问卷数据进行Smart-PLS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①滑雪游客感知可进一步划分为体验感知和价值感知2个维度,游客体验感知对游客亲环境行为影响显著,而价值感知影响不显著;②地方特质包括自然环境特质和社会环境特质,两者对游客体验感知和游客价值感知均具有显著影响;③游客体验感知和价值感知在滑雪旅游地自然环境特质与游客亲环境行为之间均存在中介作用,而游客价值感知在地方社会环境与游客亲环境行为之间不存在中介作用;④影响游客亲环境行为的因素复杂,在不同旅游目的地与不同旅游者特征属性下表现出不同的影响路径。据此,滑雪旅游目的地管理经营者应在充分了解地方特质的情况下,因地制宜,从提高游客体验感知和游客价值感知两方面,改善游客亲环境行为,促进滑雪旅游目的地与滑雪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