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志大家族中,时尚类杂志是增长最快的一类.北京的<时尚>、<瑞丽>、<追求>、<风采>、<今日生活>、<现代服装>,上海的<世界时装之苑>(ELIE)、<上海文化>、<上海服饰>、、<创意>,广州的<希望>,沈阳的<大众生活>,贵阳的<花溪>等等,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各色杂志如招展的旗帜,把大大小小的报摊打扮得花花绿绿,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2.
马丽娜  金晓春 《传媒》2004,(11):40-41
在上海报摊,拿着一元钱可以有三种购买选择:<上海壹周>,<上海星期三>和<申江服务导报>.创办于1998年的<申江服务导报>隶属于解放日报集团,是上海最早的娱乐时尚周报,以其明确的定位,全新的风格在上海报业格局中独树一帜,稳坐上海本地周报头把交椅.  相似文献   

3.
我不是上海人,但对上海的石库门文化有浓厚的兴趣,我创作的电视剧大多是写上海普通人的.如早期的<家事>、<她在人流中>、<奋飞>、<深深的大草甸>、<结婚一年间>等,所以我每次去北京等地参加创作研讨会,人们都认为我是"海派"代表呢.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报业重镇上海,早在100多年前,新诞生的中文报纸就在竞争中成长起来.1872年,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创办<申报>,为打开销路,每份报纸售价8文铜钱,而另一份办了十多年的中文报纸<上海新报>的售价是30文.因内容和售价等方面不如<申报>,降价后亏损严重,<上海新报>在<申报>创刊5个月后停刊.此后20年间,<申报>独占上海报纸市场,并逐渐扩展到江浙及国内其他城市.  相似文献   

5.
一、小刀会研究开出艺术之花.它走出学者书斋,嬗变为大众欣赏的舞台和电影艺术 上海小刀会研究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所开拓的一个新课题,它由纪念太平天国起义一百周年而始.人们从太平天国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找到了上海小刀会.1951年6月11日,<大公报>发表了署名张乔兰的<小刀会打击法国侵略者>,之后出现大小论文,如王天奖<上海小刀会起义始末>(<历史教学>1953年11月)、罗尔纲<上海起义的小刀会上天王奏>(<历史研究>1955年第6期)和梁任葆<太平天国和上海小刀会关系的商榷>(<历史教学>1957年2月),以后就更多了.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沪上先后出版过两本同样书名的<离婚>.一是潘汉年的短篇小说集<离婚>,由上海光华书局1928年6月出版;二是老舍的长篇小说<离婚>,由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3年8月出版.我收藏的是潘汉年的<离婚>,所以我想谈的也是潘汉年和他1928年版的<离婚>.  相似文献   

7.
<上海壹周>创刊于2000年10月12日,原是由上海的一张机关报--<上海文化报>改版而成.刚划并过来时,报纸只发行6000多份,人员十五六人,同时还负着60多万元的债务.但改版成<上海壹周>一年后,报纸就开始了赢利,经过两年的发展,报纸的发行量已突破20万份.更重要的是,在其目标市场中,已经建立起品牌个性和形象,和上海的其他两份报纸<申江服务导报>和<上海星期三>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相似文献   

8.
1933年8月7日,由上海中央局编印的中共地下党刊<斗争>第50期发表了署名狄康的文章,题为<关于<红色中华>报的意见>.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因患肺结核正在上海养病的瞿秋白.当时,他所看到的<红色中华>报,是通过中共秘密交通从中央苏区辗转运送到上海的.  相似文献   

9.
徐铸成(1907-1991),江苏宜兴人,是现代中国卓越的新闻家、著名编辑、爱国老报人.从1927年在北京<国闻通信>社当练习记者开始,历任天津<大公报>、上海<文汇报>、<大公报>香港版和桂林版、重庆<大公晚报>、上海<大公报>和<文汇报>香港版的总编辑和总主笔等职,从事新闻事业半个多世纪.  相似文献   

10.
<每日译报>的前身是<译报>. <译报>于1937年12月9日创刊,由夏衍主持.当时上海已经沦陷,所有的中文报纸,除汉奸的<新申报>外都被停刊.为突破日伪的新闻封锁,方便报道有关抗战的消息,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便创办了这份专门刊载译文的小报.  相似文献   

11.
项秉健 《传媒》2006,(10):35-37
2001年创刊的<成才与就业>,其前身是<上海成人教育>,当时在编人员仅4名.以当时的经营情况看,<上海成人教育>在历史上最好的年份,也只是收支相抵,从1996年开始该刊出现下滑趋势并难以止跌.  相似文献   

12.
《今传媒》2010,(6):8-8
曹可凡(1963年7月27日-),东方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上海慈善基金会形象大使. 江苏无锡人,生于上海.1991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1987年相继在上海电视台及东方电视台主持<我们大学生>、<诗与画>、<快乐大转盘>、<共度好时光>、<舞林大会>等栏目及各类文艺晚会.1995年正式调入东视担任职业主持人,主持<共度好时光>、<飞越太平洋>、<综艺晚会>等栏目以及多台大型文艺晚会.  相似文献   

13.
<上海文学>月刊1964年曾改名为<收获>,这是借用了早在1960年就停刊的老<收获>刊名.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收获>又停刊了.后来,编辑部所有工作人员均随上海作家协会一起被"砸烂",离开了巨鹿路675号,有的下厂、下乡、到中学任教,有的留在干校继续修补地球等待安排.  相似文献   

14.
任玲 《编辑学刊》2001,(6):17-19
<上海译报>是海外文摘报.它把国外报刊上刊登的精彩文章编译后介绍给我国读者,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自从1984年7月正式创刊后,它曾创下过每期45万份的发行量,以至当时流行有"北有<参考消息>,南有<上海译报>"的说法.  相似文献   

15.
《档案与史学》2006,(6):46-48
[本刊讯]围绕"档案文化的界定与传播--以档案期刊为例"这一主题,第十八次全国部分档案期刊研讨会于4月25日至27日在上海举行,来自国家及各省市档案局、馆,档案学会和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主办的24家档案期刊出席了这次研讨会.这些档案期刊是:<中国档案>、<档案学研究>、<历史档案>、<档案学通讯>、<北京档案>、<天津档案>、<档案天地>、<山西档案>、<兰台世界>、<黑龙江档案>、<档案春秋>、<新上海档案>、<档案与建设>、<安徽档案>、<山东档案>、<浙江档案>、<档案时空>、<湖北档案>、<档案管理>、<广东档案>、<云南档案>、<四川档案>、<陕西档案>、<档案>等.  相似文献   

16.
一个地方的出版业是否强大,是否兴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看有没有、有多少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精品图书问世.上海出版曾经是全国的半壁江山,建国以后,由于客观原因,上海出版的相对地位有所下降,但在政府的关怀和扶持下,仍然出现了如<辞海>、<汉语大词典>、<英汉大词典>、<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有重大影响的精品力作.可是,近年来,上海出版界缺乏新的顶尖出版物,即使是老的那几种大书,其发展也不同程度地遇到了困难.  相似文献   

17.
<新民周刊>出生在上海,又与海派文化的经典代表<新民晚报>血脉相连.该如何独树一帜,卓尔不群,凸显一份上海出版的新闻性周刊的品质?这是自创刊以来,办刊人始终苦苦思索、孜孜以求的.本文试就<新民周刊>(以下简称"周刊")的海派气质与诉求智慧等方面作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18.
从上海第一份早报的诞生至今,已有10年.之前<解放日报>、<文汇报>和<新民晚报>内容、形式的改革是改革开放初期上海的标志之一,而在1999年,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新闻晨报>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一下子跃进了读者的视野,其活跃不但标志着解放和文新两大报业集团的竞争,更使得一向作为报纸旗帜的晚报市场受到早报市场前所未有的冲击.  相似文献   

19.
<申报>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是学术界公认的.仅以研究中国新闻事业史而言,有学者称:研究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史,不能不研究上海的近代报业,研究上海近代报业,就不能不研究<申报>.然而就目前所见到的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成果,涉及到<申报>研究,大都只重视<申报>事业的发展变化,各个时期的宣传倾向、经营管理,人才变动及新闻业务革新等.  相似文献   

20.
在<方志敏文集>里,我们看到方志敏的早期作品<呕血>、<我的心>、<同情心>以及白话小说<谋事>分别发表在上海<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上面.其实在<觉悟>副刊上还发表了一首方志敏的散文诗<哭声>,这首诗比上述作品发表的还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