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6年,陕西新闻界刮起一股旋风。《陕西日报》、《咸阳日报》及咸阳各新闻媒体,同时推出一个重大典型──留印村。它犹如一声惊雷,把人们从计划经济中唤醒;它仿佛灯塔,照耀人们走向市场经济的阳光大道。 3年过去了,留印村现在怎么样?最近前去,那村,那人,都那么熟悉,当年的情形如同电视连续剧一般,在脑海里回映…… 典型的发现 人常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留印这个典型的发现,纯属偶然。1996年5月的一天,咸阳市秦都区委宣传部部长李显武告诉我,秦都区领导想宣传一下秦都,可是搞了几篇,都没有…  相似文献   

2.
关注"三农"是中央对新闻媒体提出的重要要求。近年来,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逐步改善、新时期农民的新要求,都需要记者去深入报道。同时,广袤的农村给记者带来足够多的新闻源,也为新闻报道创优提供了一片沃土。那么如何将鲜活生动的报道奉献给农民朋友,如何在这片沃土中采写优秀的新闻作品呢?一、依托大背景,反映时代主题在国家对三农重视的背景下,新闻媒体要多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通过精心的组织、策划,采写反映时代主题,彰显新农村特色的报道,为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这些年,浙江省委宣传部和各新闻单位,对典型报道十分重视,都把抓好典型报道,作为改进和加强新闻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但大家也反映典型报道难采写,难报道。 难在何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难就难在一篇好的典型报道如何回答好重大问题。实践证明,能否回答重大问题,是典型报道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因  相似文献   

4.
参与实践把握时代脉搏─—采写一篇农村热点新闻的体会谢青云,戴汝金1993年1月20日,《重庆农村报》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刊登了我们采写的《綦江县千名干部下农村向农民结算欠款》的报道。这篇不足500字的小消息,竟被重庆农村报社,重庆市新闻协会,四川省新闻协...  相似文献   

5.
《档案与建设》2004,(3):1-3
加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根据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进程的不同阶段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采取多种途径把档案工作为“三农”服务落到实处,是今年全省档案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天地。今年初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政策措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围绕党的富民政策,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在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繁荣小城镇经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强化农村改革等服务领域都是大有可为的,需要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深入研究,大胆实践。今年四月份,全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经验交流会将在我省召开,对相关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刊从这一期起也将陆续刊发有关文章和报道,不断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大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众多的农村人口,是新闻的主现场,走进农村,到农民中去,采写农业领域中的新鲜事,报道农村发生的新情况,是新闻记者任务和责任。农村的事物是新鲜的,也是生动的。  相似文献   

7.
2004年和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两年把“三农”问题作为第一号文件下发给全国各地,这是党和国家对农业问题和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对农民问题的最大关切。“三农”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且也成为全国各新闻媒体新闻宣传的重头戏。潮阳县广播电视台,充分利用接近基层、贴近群众的有利条件,全面、及时、准确地采写、制作、播出了一批“三农”问题的专题节目,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其中,《“抛荒地”与“丰产田”》《马镇顺种粮发大财》等多个专题节目还被省台录播,并分别获2004年“广东电视朝阳奖”二、三等奖。在采写过程中,我们主要的体会有如下三点。  相似文献   

8.
孙利群 《青年记者》2009,(16):56-5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事关党和国家的大局,“三农”报道也一直是电视新闻宣传的重中之重。许多地方电视台为加强“三农”报道,相继开设了直接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农村栏目,宣传党的政策,传递致富信息,推广先进典型,在助推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处于重要转折时期,既面临着新的机遇,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形势的发展对“三农”报道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9.
善于第一个抓住有价值的人和事抢先报道,是记具有优秀新闻素质的标志。在中国共产党报刊宣传史上,第一个生产战线的工人典型赵占魁就是穆青同志采写的。这为穆青在新闻事业上的成功奠定了根基,也为我国的典型报道开拓了一条宽广深远的道路。总结他采写赵占魁的经验,对指导当前的典型报道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非常重视农业问题,把发展农业摆在第一位,党的十五大再次对发展农业提出了重要决策。因此,搞好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报道,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职责。近几年来,我们围绕农村、农业、农民等问题.如土地、水利、化肥、农药及家庭联产责任制,减轻农民负担等,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宣传党的农业政策,揭露那些违法坑农事情,为农民朋友排忧解难,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有的还带来了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采写的这些稿件,有的还获得全国、省、市好新闻一、二等奖。1994年11月.未央区未央富乡大白杨东村四…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毕昕玥、宋歆报道:从广西边防采写《追踪一首战地诗》,到天安门广场实录《世纪大阅兵》,新华社军事记者贾永多次获得全国新闻作品最高奖。作品透出的时代责任感、新闻敏感和大气、丰厚、灵动,引起了一些专家和校友的浓厚兴趣。去年12月22日,贾永军事新闻作品研讨会在南京政治学院举行。贾永现任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副社长、高级记者。他曾采写了李国安、柏耀平、李向群、许志功、范匡夫等18个全国、全军重大典型,组织并参与采写了新华社纪念长征60周年、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解放军进驻香港等10余项重大战役性报道。1998年…  相似文献   

12.
广大农村有许多事情是农民们共同关心的,比如,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这“三靠”自然成了农村报道的重要主题。也是我们采写农村报道取之不尽的源泉。但是,采写这类共性非常明显的报道,弄得不好,很容易“似曾相识燕归来”,千篇一律,缺乏  相似文献   

13.
对当前农村报道的思考曾日升农业、农民和农村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也是上上下下、特别是农村干部群众议论的热点,因此,毫无疑问地应是我们新闻报道的用力点。作为地市报的记者,长期接触农村和农民,对当前的农村报道,有以下几点思考。审视农业要具有辩证观点。...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二大,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农村政策作了充实和发展;对农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作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许。过去这一段时间,我们的报纸,对农村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给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带来的深刻变化,也进行了大量广泛的宣传。但是,与最近几年来农村发生的深刻变化相比,我们的宣传报道是很不够的。尤其是对三中全会以来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变这一生动的现实,反映得不够充分有力,也缺少时代感。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还在于我们的报道思想,跟不上农村形势的发展变化,没有在农村工作的伟大转变中,及时抓住这一重大主题。  相似文献   

1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事关党和国家的大局,"三农"报道也一直是电视新闻宣传的重中之重.许多地方电视台为加强"三农"报道,相继开设了直接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农村栏目,宣传党的政策,传递致富信息,推广先进典型,在助推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益 《新闻窗》2010,(2):36-37
2009年下半年.笔者采写的专题《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赚——5位科技特派员把科技之腿插入农村泥土的创业故事》,7月30日在贵州日报《科教时空》整版刊出。8月20日,中宣部新闻局《新闻阅评》第512期专题对这组报道给予评论,认为报道用生动的典型解读科技特派员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具体实在的服务和舆论引导,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好。这篇稿件能获得中宣部新闻阅评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7.
7月下旬以来,随着各新闻媒介的广泛宣传报道,法官谭彦成为继孔繁森、李国安、徐虎、吴天祥、陈金水之后的又一全国性重大典型。 作为谭彦这一重大典型的发掘者和报道参与者之一,一些朋友希望我谈谈一个驻站记者是如何采写这样的全国性重大典型的。在此我就抛砖引玉,以就教于新闻界同仁。  相似文献   

18.
怎样才能当好一个农村记者,为了取得这方面的经验。新华社在去年第四季度,从黑龙江、浙江、山西、河北、陕西和四川分社,抽调了六名农村记者,分别派到两个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点——河北省扶宁县卢王庄公社和山西省文水县孝义公社马村大队去蹲点,要求他们以实际工作参加者和记者的双重身份,一面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一面进行调查研究,完成三项任务;研究农村记者如何革命化的问题;以阶级斗爭的观点研究如何改进农村报道的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写报道。  相似文献   

19.
高文举,1982年1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聊城地委宣传部新闻科工作,先后任副科长、科长,1988年8月通过竞争上岗担任《聊城日报》党组书记、总编辑,一千就是17个年头。在22年的新闻实践中,他采写编发和策划组织一系列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战役性报道和典型报道及获全国、省新闻大奖的作品;以改革为龙头,坚持创新,  相似文献   

20.
农业宣传薄弱的原因何在刘永青甭说中央和各省大报,近年夹,即使县市报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报道也太少,不能不引起各级新闻单位的重视。据瓦房店报今年头3个月的统计,通讯员来稿624篇,反映农业方面的报道52篇,占8.3%;编辑记者采写稿件151篇,农村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