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品读肖像描写,看闰土 师:有这样一个人。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知道他是谁吗?生:鲁迅。师:(出示鲁迅照片)看来,单元导读中这一段描述牢牢地抓住了鲁迅的肖像特点。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作家。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先生笔下的“少年闰土”。  相似文献   

2.
任新英 《甘肃教育》2004,(10):27-28
“鲁迅文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灯下漫笔》中,鲁迅以深邃的目光,穿透几千年中国的历史风云,凝结成一个痛苦的结论:中国人的历史不过是在“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怪圈中恶性循环,中国人从来就没有走出这个怪圈,中国百姓从来就没有做过一回真正意义上的“人”,顶多不过是奴隶(或叫“牛马”)。文章最后,深切希望青年一代改变这一悲哀的现实,创造一个全新的民主社会。学习这篇文章时一定要让学生领会这一精神实质,并让学生明白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上海教育》2013,(30):57-57
徐丽遐: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显得有点严肃,是“鲁迅,离我们有多远”。这不应该算是新话题,最新的信息就是,本学期一开学,人教版的初一上学期语文教材,将鲁迅先生的文章《风筝》给删除了,这是不是意味着鲁迅与我们这个时代渐行渐远了呢?  相似文献   

4.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鲁迅先生的文章,题目叫《少年闰土》。这篇文章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少年闰土”这个题目是选人课本时,编书的人给起的名字。小说讲述的是作者长大后回到故乡,听说要与年少时的玩伴闰土见面了,他非常高兴,回忆起童年趣事,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下面我们朗读第一自然段。  相似文献   

5.
镜子     
相同的鲁迅,不一样的角度和写法,山东山西两位“比山而居”的高二同学同期竞技,看谁领风骚?当年的鲁迅,今天的鲁迅,谁的鲁迅更接近鲁迅本原?文学家的鲁迅,思想家的鲁迅,哪一个是我们的最爱?建议同学们结合本期“定向阅读”栏目里的《走近鲁迅,叩问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灵魂》,看看名家笔下的鲁迅。  相似文献   

6.
这本来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甚至根本就不应该提出的问题。然而,多年的听课、调研告诉我们,要提高生物学科的复习质量和效果,就必须首先解决好这个问题。因为,在相当多的教师的复习教学中,还存在着没有弄清“谁是备考主体”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7.
一代伟人鲁迅为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他的人格魅力、他毕生对民众的“哀其不幸”与“怒其不争”、他对国民性的深刻洞察等等都是这份遗产的组成部分。今天,当我们研究鲁迅先生的生平及著作时,首先面对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鲁迅毕生的思想和创作都是围绕着民众、社会、国民性这样一些问题而展开?这种对民间性、国民性的思维倾向或偏向源自何处?这是理解鲁迅及其作品的关键问题之一。要解答这个问题,就必须从发生心理学角度追本求源,去追溯那个时代、那个地方还有那个家庭……  相似文献   

8.
今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70周年的纪念日。今天我们如何纪念鲁迅先生逝世?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怡先生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几位青年才俊从不同的视角做了回应。鲁迅虽已过去,但是历史还在继续。鲁迅作为“历史中间物”却被延续至今。鲁迅关注的某些问题仍然存在,或者变异。鲁迅研究在当代还要继续。而且在重新审视鲁迅的时候,我们发现更为重要的是作为遗产的“鲁迅精神”和“鲁迅思维”。它是鲁迅的精髓,相对于问题来说,这些更值得新世纪的青年一代关注。本期刊发“鲁迅遗产与当代青年世界”这组笔谈文章,旨在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亦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在七十多年前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他的回答是:“便是依据生物界的现象,一,要保存生命;二,要延续这生命;三,要发展这生命(就是进化)。生物都这样做,父亲也就是这样做。”(《坟哦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先生的话虽是就怎样做父亲而言,却同样适合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除却进化的观点不谈,鲁迅先生所说在今天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把它放进当下的中学语教育中来看,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季复兰:我们这个栏目叫“名人专访”,专访“名人,……王景山:且慢,我倒是有名有姓,可是一无名声,二无名气,三无名望,四无知名度,因此压根儿算不上名人。等你们开设“无名人专访”栏目时,再来找我吧。季:现在声明也晚了。反正我们已经来了,推三阻四就不好了。为了纪念鲁迅逝世60周年,找一位鲁迅研究专家谈谈中学生学习鲁迅的问题,是我来的目的。就请开始好了!王:又要声明了,我不是鲁迅研究专家,我只是个鲁迅其文的爱好者,鲁迅其人的崇拜者。季:不要谦虚了。请讲吧!王:其实,作为曾经是中学学生、曾经是中学教师、又曾…  相似文献   

11.
刘艳 《家庭教育》2006,(11X):52-53
孩子属于谁?当向我们的家长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家长也许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孩子是我们生的,我们养的,自然是属于我们的,不然,孩子还属于谁?”在我国,父母通常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是属于自己的,于是会忙着帮孩子解决这个,处理那个,告诉孩子:你应该这样做,你不应该那样做。但如果我们问美国家长同样的一个问题,也许就会得到一个截然不同的答案:“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属于自己。”于是美国的家长会抱着宽容的态度,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自己去尝试,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编按]  相似文献   

12.
鞋底与地板的撞击,经过振动和传播,尚隔几十米,就把我的脚步声传入教室,顿时,教室内鸦雀无声。“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1课《古诗两首》。现在先复习第一首《暮江吟》,谁来讲一讲这首诗的主要意思?”大家面面相觑,一脸的迷惑。没复习好吗?我不由产生了疑问:“同学们可以再复习。”几分钟后,我又问:“谁来回答?”还是沉默。奇怪了,这是以往所从未有过的情况。“石磊,你来说。”这个沉稳不足、活跃有余的学生,每次回答问题,声音又响又脆,即使回答错误,也会为自己喝彩。可是今天……“刘莹,你回答。”刘莹站起来,结…  相似文献   

13.
漫议《井》     
中年知识分子,女工程师徐丽莎跳井自杀了,这是陆文夫的小说《井》的结局。女主人公徐丽莎是悲剧性的人物,但这悲剧并不是轰轰烈烈、崇高悲壮的,而是鲁迅所说的“几乎无事的悲剧”。女主人公并非死在“四人帮”横行之时,而是死在今天,死在一九八五年的春末。 谁是杀人凶手?作者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但是,通过他逼真的描述,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4.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未来,你是谁”这个话题。这个话题有两个子命题:第一个是“未来,你想要自己是谁”,第二个子命题是“未来,你可以是谁”。  相似文献   

15.
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文,讲述的是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谁来读读这个课题?生:伯牙绝弦。师:“绝弦”是什么意思?生:弹完这一曲.这一生就不再弹琴了。师:那“伯牙绝弦”呢?  相似文献   

16.
音乐老师操着点名册,大踏步迈进教室“狡诈”一笑。紧接着,耳边传来天籁之音:“今天考试!”“老师,你没说过我们可没准备!”“你搞突然袭击我们考不出!”刹那间,教室里炸开了锅。“同学们大可不必紧张,今天的音乐考试我们换一种方式。以抢答的方式进行,大家可以动用手里所有的资料,谁举手最快,谁就得到机会回答问题,成绩就掌握在你们自己手中。同学们,  相似文献   

17.
<正>为什么我们要读《韩非子》?尤其是在今天这个现代化深度、迅速发展,我们已经跟思想祖先们如此隔膜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还要读《韩非子》?我们先从一个故事讲起吧。微信上有一个段子讲,如果我们进入一个小区,遇见保安,保安会问我们:“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去找谁?”  相似文献   

18.
游戏结束后,我和孩子们讨论着今天的游戏。当讨论到一个物品归类游戏时,奇奇突然问:“为什么剪刀既是学习用品,又是厨房用品?”我很惊讶,做教师十几年我第一次碰到这样的问题,但我意识到这是个好问题。“其实,剪刀还是木工工具。”有个小朋友在一旁补充。于是,我追问道:“谁能回答这个问题?”所有的孩子都哑口无言。霎时,我真有那么  相似文献   

19.
滕瑾 《学前教育》2007,(3):35-37
孩子们在沙坑玩时,发现脚印有大有小。就议论起“谁的脚印大”。有的说谁的年龄大谁的脚印就大。有的说谁的个子高谁的脚印就大。还有的孩子说:“不对。有的人个子很高但脚很小。”我说:“说得好像都有道理,那到底是谁的脚印大呢?”他们一听又争论起来,还不时地用脚踩沙来比较脚印的大小。但还是得不到一致认可的答案。最后,有一个孩子说:“要不,我们回去量量脚印。不就知道谁说得对了吗?”看到孩子们对这个话题这么感兴趣。我决定顺着这个话题展开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20.
理解     
彤彤 《小学生》2006,(9):21-21
纵观以上文章,“老师应该什么样?”这个问题答案似乎已经呼之欲出,但我们又好像不能全面地总结出来,毕竟,这不是一个有正确答案的问题。老师、学生之间,不可能有绝对的谁对谁错,因为双方彼此本来就不虚该是对立的状态。为了更好地沟通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和关系,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而这个平衡点就是: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