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抢夺罪是介于抢劫罪与盗窃罪之间的一种罪。我国刑法规定对“携带凶器抢夺”的行为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从抢夺罪与抢劫罪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异同来看,认为携带凶器抢夺与一般的抢夺犯罪没有性质上的差别,应将“携带凶器抢夺”作为抢夺罪一个从重情节予以定罪量刑。  相似文献   

2.
论携带凶器抢夺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刑法》第267条第2款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此规定混淆了抢夺罪与抢劫罪的实质界限,不利于司法实践,有必要进行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3.
我国《刑法》第267条第2款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此规定混淆了抢夺罪与抢劫罪的实质界限,不利于司法实践,有必要进行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4.
《刑法修正案(八)》将“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及“扒窃”作为盗窃罪新的行为方式,体现了刑法打击犯罪、保障人权的功能.从司法适用的角度看,有必要对这三种行为方式进行解读,以更好的指导实践.对于“入户盗窃”,我们可以从“户”的界定,“入户”目的的非法性进行阐释;对于“携带凶器盗窃”,我们可以从“凶器”的认定,“携带凶器盗窃”行为的起算时间两方面理解;对于“扒窃”的认定,我们可以从扒窃行为发生在公共场所内和扒窃的对象具有随身性两个特征来着手.  相似文献   

5.
《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将“携带凶器盗窃”明文写入刑法,并正式成为一个刑法术语,对其如何理解与认定,其入罪化是否妥当,仍有不同意见.对此,文章认为应穷尽已有的司法解释,寻求其解释的合理性与妥当性.而且“携带凶器盗窃”的入罪化并无呈现打击“过度”之嫌,其立法背后蕴涵着较为合理的立法理由.  相似文献   

6.
试论携带凶器抢夺行为的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日 ,犯罪嫌疑人大罗某和小罗某携带自制火药枪、匕首 ,骑一辆红色鹿城无牌照摩托车窜至某市大庆路中段 ,由小罗某乘行人侯某不备 ,抢夺其女式皮包一个 ,包内装有现金 2 2 1元 ,一个价值 90 0元的摩托罗拉牌精英型 BP机和化妆品等物。该案经由检察院以抢劫罪起诉、抗诉 ,一、二审法院则均以抢夺罪论处。检察院起诉、抗诉中认定二罗深夜携带自制火药枪、匕首等凶器抢夺侯某财物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主要理由是 :根据刑法第 2 67条第 2款的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 ,依照本法第 2 6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即以抢劫罪定罪处罚。一、二审法院审理中认…  相似文献   

7.
我国刑法中携带凶器型盗窃的立法意图及模式为具体理解与适用提供了基准。作为规范构成要件要素的凶器,除了需要考察凶器的客观因素外,还必须考虑行为人的主观因素,即在具体的案件中应以客观的及主观的要素为根据综合判断。携带凶器的时间段应包括着手实行盗窃行为至盗窃罪构成要件完成(既遂)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行为人认识到自己携带了凶器,认识到自己在盗窃他人财物,希望通过携带的凶器排除或阻止他人的反抗,以便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与普通盗窃相比,携带凶器型盗窃除了属于行为犯外,更具有抽象危险犯的特征,二者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8.
确曾见过     
法官指着做案凶器问被告:“你见过这支枪吗?”“没有,先生。”被告答道。法官又问了几遍,被告仍说没见过。法官只好宣布休庭。第二天,法官又继续审问被告:“你见过这支枪吗?”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自1997年颁布以来,第267条第2款引起了理论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作者在梳理相关学说观点的基础上,立足犯罪体系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凶器"应当以可以产生足以使被害人产生畏惧心理为标志,"携带"应具有随时使用凶器的可能性,并根据主客观情况的不同分为五种类型对"携带凶器抢夺"进行了详解。另外,"携带凶器抢夺"构成抢劫罪不应以数额较大为要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和“扒窃”等盗窃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已经日益显著,单纯依靠原有的惩罚措施已经明显无法对其进行有效遏制。盗窃罪可对其新增的行为方式的进行相关解释,有助于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1.
魏彦峰 《成才之路》2020,(3):130-131
通过在农村教学点薄弱学科中开展"阳光课堂联盟",笔者深入课堂,发现了影响薄弱学科教学中基于"阳光课堂联盟"的学生合作方式的因素主要是客观条件和主观意识两个方面。客观条件主要是硬件设备和网络,主观意识方面主要有教师因素和学生因素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辅导员回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线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工作主旨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实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辅导员疲于学生日常事务的处理而忽视了工作主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抓住关键时期与有利条件,促使辅导员回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线。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以来涌现出一大批语文教学名师。他们的成长,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要包括深厚扎实的语文素养,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坚定执着的教育情怀;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教育专家的理论引领、合作融洽的教师文化。  相似文献   

14.
师德既影响教师素质的发展,也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师德的形成受到主客观两大因素的影响,在主客观因素的互动中师德得以形成与发展,但客观因素通过主观因素发挥其作用。其中,客观因素既包括社会期望、职业声望、现实地位等宏观因素,也包括学校管理体制、人际关系、群体观念、集体目标等微观因素。而主观因素主要包括职业社会知觉、职业角色意识与个人特质三个方面,其中,角色意识对师德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山水写生,不同于摄影,不是原封不动的照搬自然物,它是画者走进自然物,对客观自然目识心记,认真感悟后主观处理的绘画结果。自然山水的实体样貌是客观因素,而画者的体悟和感觉是主观因素,它们对山水写生的影响是双向的,都不可避免,也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6.
文学选本是古代文学传统的批评形式之一,但是在批评实践中经常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具体来说,在客观方面,选本批评效能主要受到选本自身机制、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在主观方面,它主要受到选家批评意识、操选目的以及自身素质等方面的影响。只有认识到这些制约因素,我们才能对选本的批评价值有着更为全面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就影响高校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诸多因素作了分析,为推动学校体育产业的开发,提高高校学生体育消费水平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消费主要受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即主观积极因素、主观消极因素、客观积极因素、客观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物象由神意的传达到人性光辉的吐露,然后被纯化为人类情感符号。物象是由外在客观事物之像为人所感,进入大脑后被人内在主观情感所浸染,成为一种携带高浓度情感因子的主观物象,这种具有主观情感特性的物象就是兴象。兴象介于物象和意象之间。当这些携带情感因子的兴象聚积于大脑便是兴会。兴会在偶发因素的刺激下实现瞬间的贯通就是会通。人在会通阶段可超越有限生命的束缚,获得极大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一般涉及个体的主、客观因素,在遗传、文化、家庭环境、经济、社会支持、生活事件、人格、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上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但这些研究普遍存在着测量工具不一致、因果关系模糊及测量中存在着的社会赞许性、认知偏差、反应定势等,难以形成较有说服力的结论.因此,将来的相关研究中,在研究对象上应更多关注特殊群体;在研究技术上应充分整合认知神经科学和生物学的研究技术;在研究方法上则应尽可能多地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多层线性模型、元分析和数据追踪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