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宋代理学的重要支派--心学派是以"存心、养心、求放心"为其核心思想的.在此基础上,该派提出了独特的"天籁自鸣"说,其主要观点是天籁自鸣之境界的前提是作者须依据本心,心无邪思;天籁自鸣之境界产生的基础是物我一体;天籁自鸣之境界的根本特色是与雕琢造作相对应的天成自然.  相似文献   

2.
庄子“天籁”本是其“道”的呈现,而“道”是庄子宇宙论、本体论与人生观融合一体的归结,在庄书或庄子思想中乃是“自然”“无为”主观境界与客观自然之义,因而“天籁”也就取得主观境界与客观自然的主客合一之境。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艺境界论传统的文化精神与现代裂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与现代在20世纪中国有着持续百年的长期冲突,20世纪文艺境界论集中体现了这一文化冲突,可以作为反思百年文化冲突的切入点。“治心以有内心”是中国古代文艺境界论传统的“传统性”,它所体现的是“以心体天地之心”、“赞天地之化育”的传统文化精神。与中国古代的价值取向截然相反,西方现代性在线性时间观主导下,凭借科学技术力量控制自然而打破了自然节奏;同时,资本逻辑成为整个生活的支配性逻辑,其力量渗透到世界各地区。面对现代性的强大冲击,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文艺境界论传统发生了现代裂变,20世纪中国文艺境界论经历了一个“蜕变”、“断裂”与“复归”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书道原微--论书法艺术的美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抒情言志是书法的审美功用,尚道成道是书法的大境界;道的大境界,也是人性的大自由境界。书情、人性通道心,三位一体,是为“书之道”。人性的超越,书之法与无法及书之惰性的自由性与丰富性,意味着书法的触角可以自由深入地悟道、言道、载道与致道。书法、道之华。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认为诗词的本质是境界,而境界的创造首先要创作主体能观物、观我,对物、我两个审美静观的对象做到洞然于心。境界的创造特别强调“真”,一是所写是自己的真实感受,二是要忠实自然的表达;这就要求创作主体要做“赤子”。在具体创作时,他提出“不隔”的标准,以之衡量语言、用典、借用境界等问题,反对不真切的借用语言、典故和境界。  相似文献   

6.
古有顾宪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今有季羡林捐书于国而为学生“手自笔录”,这是高尚的个人情操,亦是一种可贵的责任感,更启示着我们应肩担责任,养境界于心。  相似文献   

7.
告子“不动心”境界乃为义理上的,孟子“不动心”是包含义理层面的人格修养境界。对于“不动心”之心,告子所指是情感心和认知心,孟子的则是道德理性之心。告孟“不动心”境界不同的原因在于孟子反对告子达到此状态的“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之进路,从而主张“知言”,义由心生,重在发挥心的德性和知性双重作用以明辨天下言论。告子主张以外在规范之“义”量度天下之言,认知心次于外在之义。告孟对于“言”与“心”之关系、“心”和“义”之内涵的理解不同,源于他们在人性论和“义”观点上的分殊。  相似文献   

8.
“实践教育学”问对华东师范大学陈桂生“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持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境界论” 索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境界”(意境)包含着情与景,但绝不是一般的情景交融。“境界”(意境)的审美特质主要有三:一是因心造境的审美具象性;二是以形写神的审美表现性;三是以情动人的审美感染性。“境界”(意境)的生成是“虚实相合”,“虚实相合”的媒介有三种:相似点、牵连点和相反点。“境界”(意境)的审美效果是“境外有境”。林纾的“文境论”强调作者心境、修养对“文境”的决定作用是“扩前人所未发”。如果说“言志、缘情传统”是“境界论”(意境论)的历史基础,“立象尽意说”、“无外之境说”、“因心生境说”是它的哲学基础,那么,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则是“境界论”(意境论)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0.
枭(猫头鹰)逢鸠(斑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当地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教育境界的高低是教师教育水平高低的标志,提升教师教育境界是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教育境界的可显示性决定了可以从多角度对境界进行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可把教育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守纪之境、守德之境和审美之境;求生之境、执迷之境、自如之境;困顿之境、平淡之境、合乐之境、自由之境。教师教育境界的提升通过“内美”和“修能”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反动”是《庄子》思想和言说的一个特点,“反”处于不断的运动中。从道与社会、道与物、道与个人的关系以及达道对个人修养的要求可明了“动中之反”和“静中之反”。动静是“反”的两个方面,向道返归是运动的态势,向道返归又要求虚静之心。庄子“反动”的思想是由一种特别的言说印“反动”的言说来表达的;它的指归是向道返归而达到真正自由的无为无待的社会境界和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3.
“物不得其平则鸣”。曾巩与韩愈一样,具有针对现实鸣不平的精神。不同的是:曾巩鸣不平,往往坦然直言,无所疑惧,矛头直指当朝黑暗的官府;韩愈则多“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文字婉转。仕途坎坷的曾巩多数为他人鸣不平,自鸣不平者较少;而才高数黜的韩愈,怨愤郁积于胸,自鸣不平屡见于文字间。从曾巩的许多诗文来看,其针对现实的不平之鸣,在深度和力度上要超过韩愈。游国恩等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说曾巩“很少有韩愈那种针对现实鸣其不平的精神”、“缺乏现实内容”、“缺乏新鲜感或现实感”,这不免离开了曾巩作品的实际。  相似文献   

14.
本以王维诗歌中的“青山”和“空山”意象为切口,去探索挖掘信的诗境及其本质。“空山”代表了王维的生活家园,他于其中追求着一种任心任运的自由境界;“空山”代指其精神家园,是诗人对禅悦的向往、体验。二之间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最终指向诗人对生命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5.
姜夔以“精神”、“风神”论书和以“气象”、“韵度”论诗,在根本上都是主体神采风貌的体现。诗书可观人之精神性情,创作者的涵养直接决定诗书的意格。作诗须含美刺义理,书写须依点画施设情理,诗书虽形式变化多端而义理法度不可乱。同时,他又主张不被重形式之今法所缚,精思悟人以自成一家。书论中笔法的萧散洒落、“尽字之真态”和诗论中的“天籁自鸣”、“无见乎诗”,均通向了“自然高妙”的审美旨趣。在反对雕刻、“剥落文采”之后,最终形成了中和平淡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6.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一部广为流传的著作,是其所有作品中唯一被普遍接纳、研究和演绎的一部,颇有经典效应。而以往的研究在方法和见解上失之陈旧,因此仍有梳理和研讨的必要。关于“境界”说。提出“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最大理论贡献。《人间词话》第1-9则,末刊稿第14、15、20则,附录第16、28则,都是对“境界”的理论阐释。对此,《人间词话》包蕴了若干对理论范畴,其中有相对立者:造境/写境;无我之境/有我之境;理想(浪漫主义)/写实(现实主义);客观之诗人/主观之诗人;政治家之眼/诗人之眼;诗人之境/常人之…  相似文献   

17.
《陈涉世家》“狐鸣曰‘大楚兴,陈胜王’。”“狐鸣”在文中其实就是“装狐狸叫”。但是,教材注释却注出了“作狐狸嗥叫的凄厉声音。”要问一下,这“凄厉”是由哪个词译来的? 没有。是主观臆断的,是想当然的,是不理解古人,不理解楚人,是以今解古。要问“凄厉”的出处,也就只能是硬贴在“狐”身上了。其实,狐鸣就是狐鸣,本身并无感情色彩,狐鸣并不比母鸡与家猫的声音难听多少。只因为它是“狡猾的狐狸”,现代的人才讨厌听它的叫声。可是,古人并不一直是这样认识的。《诗经·卫风·有狐》:“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  相似文献   

18.
小说虽然以“小”入世,但通过小说“心”的律动之声韵可以听诊社会、时代变幻之节拍。因此,小说教学的最佳境界应该是:教师(即学长)要引导学生潜下心来阅读文本,静下心来走进文本。沉下心来挖掘文本,用自己的“心”与“情”去体悟追寻作者“原生态的心”和“原生态的生活”。即作者最初的创作动机和令作者最初情感冲动的“核”在哪里。  相似文献   

19.
思格斯曾经说过:“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有所作为。”每一个青年学生都期望在自己的一生中有所作为,造福社会。实现这一崇高人生价值需要具备多种条件,本文从“修身”角度谈谈个人的思考和认识。一、修身的内涵与特点《礼记·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某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试其意;欲减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就是所谓的“修齐治平”理论。那么,到底什么是修身呢?“修”的本意,《说文解字》云:“修者,饰也,”引申义有“整治、学习”等;…  相似文献   

20.
白居易闲适诗中搏动着一颗“知足”之心。诗人常以不足为满足,与不如己者比,故能知足,甚且知愧。“兼济”之志是其“知足”、“知愧”心积极方面的根源;官场生活的教训、天命论以及佛、老思想的影响,是其“知足”心消极方面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