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会》2018,(1)
正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同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两岸气候类似,天气相近,互为上下游,经常受到同一个天气系统共同影响,诸如暴雨、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过程。这些气候特点决定了闽台气象的密切关系,所以提高两岸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能力,联合防御各种气象灾害,保障两岸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是两岸气象科技交流合作的主要目标。一、闽台"气象缘"回顾(一)解放前:亲如一家,互动频繁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光复,时任福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的诸葛亮就善于借助大自然气象变化(东风)打击敌人(火烧曹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局部左右天气的变化。早在20世纪40年代,英国就设计了一种被称为“斐多”的加热消雾装置,曾保障2500架次的飞机在大雾中安全着陆,这是现代气象武器的雏形。所谓“气象武器”是指为达到军事目的,运用现代化气象科学技术,通过人工控制风云、雨雪、寒暑等天气变化来改变战争环境,人为制造各种  相似文献   

3.
龚静  郭三刚 《青海科技》2010,17(5):72-74
随着气象现代化工作的飞速发展,网络环境下气象历史资料安全已成为现代气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重要课题。本文概述了气象资料电子档案网络共享的安全要求,指出完善管理制度是保障气象历史资料电子档案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6,(10)
气象环境与公路交通安全是密切相关的,许多交通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恶劣天气造成的,因此加强对气象研究预报,有利于保障公路交通安全。本文从影响滨州公路交通安全运行的大雾、冰雪、降雨等气象灾害出发,分析了其危害程度,提出了保障交通运输安全应采取的必要措施,对于确保交通安全和道路畅通,保障健康生活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达娃 《西藏科技》2014,(6):71-71
“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是气象服务的理念,其中气象防灾减灾的投入则是关注民生的一个重大工程,是气象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何进一步做好气象服务,提高公众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为西藏新农村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文章将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提升气象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业务能力的问题,为推进气象服务型业务建设,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步法,从本级信息网络业务运行实际出发,客观分析了信息网络安全成因,通过合理规划安全策略,逐步重点实施,提出了提升气象信息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探讨突发气象灾害事件中的应急物流与气象保障服务.在突发气象灾害事件中,应急物流和气象保障服务是相辅相成的.灾害爆发时,应急物流首先要为现场应急气象服务提供必要的物流支持,以保证应急气象服务的及时开展;气象部门应急气象服务的及时开展,反过来又可以保障灾害救援中应急物流能够快速、顺利的开展,以保障防灾、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鉴于气象应急服务在应急物流中的重要性,我们应当加强应急物流的气象保障服务研究,以促进应急物流体系的完善,提高我国灾害救援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华夏星火》2009,(1):4-5
刚刚闭幕的第四届海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两岸经贸合作方面形成了富有积极意义的共识,提出了非常重要的9条“共同建议”,反映了两岸各界的共同期待,大陆方面还提出了加强两岸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台的10项政策措施。为了贯彻第四届海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重要精神、进一步推动两岸在农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为两岸农村科技的携手发展共绘蓝图,我们就农村科技合作组织了海峡两岸农村科技发展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携手共进,推动两岸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提高气象服务水平 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中“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新理念,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通过探测系统建设,气象预测预报系统建设,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灾害评估系统等几方面的建设,深入研究提高西藏气象服务水平的思路和措施,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全面推进西藏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气象灾害防御法>的立法构想包括总则、气象灾害防御组织、气象灾害防御计划、气象灾害预防、气象灾害应急措施、气象灾后复原重建、其他及附则等八章,重在构建双重多级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确保国家财政与地方财政有关气象灾害防御的定期投入,建立资源同化与信息共享制度,创建"以民间商业投资为主、以国家基础投入为辅"的气象灾害复原与重建制度并建立一整套违法惩处机制,在法律保障和法律监督的前提下完善"体现民生、实现和谐"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湖南省气象事业快速发展,对网络建设、气象信息安全传输提出了很高的标准。相对安全保障体系的需求,目前,气象基层台站安全维护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从管理、数据备份、网络的权限控制、防火墙控制策略、服务器安全配置策略、杀毒软件配置几方面的具体操作来讨论如何保障气象信息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郭卫刚 《科技风》2014,(17):85-85
气象业作为我国信息产业的组成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式各样的气象信息产品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农户所接收。气象灾害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造成农业生产的减产,气象部门正加大投资服务产品,为保障农业生产提供便利条件,如何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是各地区气象部门共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2000年以来,云南省气象部门大力实施"科技兴气象、拓展领域和人才强局"三大战略,确立了"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经过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天气预报准确率不断提高,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效益不断增加,在我省防灾减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7,(8)
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在气象业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大力发展智慧气象,“互联网+”智慧气象,是新时期气象现代化的更高目标。互联网技术可以提升气象监测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为防灾减灾、公共服务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提供高效的服务平台。网络的稳定运行是气象业务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文章以本单位网络实际运行情况为例,简要介绍了县级气象局域网的设备维护管理和故障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5.
浅析低空飞行安全气象保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风》2020,(15)
现阶段,我国低空域范围正在逐渐的开放,其重要程度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进行低空飞行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向。因为我国低空环境呈现出较为复杂的情况,并且存在着低空飞行安全气象保障技术不成熟的问题,需要建立起一套以地面气象探测为基础,配合以低空雷达进行检测,除此之外还需要通过被动卫星进行辅助,从而形成陆空天全方位的低空飞行安全气象保障体系,需要对低空风速风向、温度、湿度以及气压进行测量,并且通过低空飞行管制中心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并且对相对应的空域进行数据传输与指示,以此来解决我国低空飞行器空中预警、空中计划以及空中救援上的空缺,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我国的低空飞行安全气象保障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各类气象灾害频繁发生,推进气象科普社会化对普及气象科学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湖北气象科普社会化的现状,分析了气象科普社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扩大气象科普社会普及影响力的一些对策建议,为促进湖北气象科普社会化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何郁冰 《科学学研究》2010,28(11):1760-1760
 2010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1分会场——“海峡两岸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研讨会暨两岸博士生论坛于2010年11月1-3日在福建省福州市隆重举行。本次会议作为2010年中国科协年会的分会场之一,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福州大学、台湾东海大学和高雄大学联合主办,旨在促进海峡两岸学者共同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两岸协同发展之路,研究如何有效推进未来两岸在区域经贸、科技、教育、文化和城市发展中的交流与合作。11月2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张碧晖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方新教授致辞。本次论坛得到福建省政界、学界的高度重视,福州大学校长付贤智教授到会并致欢迎词。台湾高雄大学校长黄英忠教授、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穆荣平研究员、牛文元研究员、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赵彬副主任、福州大学苏文菁教授、青岛社科院隋映辉研究员、台湾东海大学宋兴洲教授等做了专题演讲。会议吸引了200余人前来参会。论坛以“海峡两岸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成就、机遇、挑战”为主旨,着眼于在强化两岸区域发展与产业交流中,创造共赢的未来。武汉大学伍新木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刘则渊教授、福州大学郗永勤教授、厦门大学陈喜乐教授等大陆学者,以及来自高雄大学、东海大学、台湾中华大学的台湾学者分别在“经贸合作与产业发展”、“政治、法律与社会政策”、“科技与文化事业”、“城市发展与规划”、“教育交流与合作”、“旅游观光与休闲”等专题下开展了学术研讨。内容覆盖了两岸共同关注的产业协同、科教文化、经贸合作、创新体系问题;同时,针对如何加强两岸区域发展尤其是闽台协同发展,深入探讨了如何实现产业对接,如何有效发挥政府、大学的作用的问题。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是举办了旨在促进两岸青年学子学术交流的“首届海峡两岸博士生论坛”。来自高雄大学、东海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的10余名博士生就两岸科技、经贸等合作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其中涌现出的一些创新性观点得到了两岸专家学者的好评。本次会议通过学者间的交流,增进了与会人员对两岸发展历史、环境的进一步理解,对推进两岸共赢的未来充满信心。与会代表普遍认为两岸合作的必要性已毋庸置疑,希望两岸学者尤其是博士生能进一步拓展两岸的交流合作,为两岸发展共谋大计。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气象学会于1924年10月10日在青岛成立,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全国性自然科学学会之一,由高鲁、蒋丙然、竺可桢等人共同发起,以谋求"气象学术之进步与测候事业之发展"为宗旨。中国气象学会成立后,在开展气象学术交流、出版《气象学报》、培养气象人才、普及气象知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推动民族气象事业发展和现代气象科学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气象学会1951年4月在北京重建,1958年9月起,中国气象学会成为中国科协的组成部分。1966年因受"文革"影响暂停活动,1978年重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对决策气象服务的重要意义、服务现状和优化对策加以探讨和分析,以期能够全面提高决策气象服务水平,最大程度的减少气象灾害损失,从而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空管局气象台气象信息系统的构成,网络划分、管理和气象资料的采集和发布以及软件系统等。目前所使用的气象信息系统由多个独立的气象探测设备组成,该系统能及时、准确的存储、迁移各种气象信息资料,满足不同航空用户的信息查询、共享等,成为航班正常、安全运行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