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画报《科学画报》月刊,社长吴智仁、总编辑胡大卫。1933年创刊。中国最早的一本科普杂志。致力于向广大读者传播科学知识,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都从《科学画报》中得到过启迪和推动。曾获上海市十佳期刊、上海市优秀科技期刊等称号。大众医学《大众医学》月刊,主编王伟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1948年创刊。以科学内容推动广大读者对健康观念的思考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对我国几代人的健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等18部门联合发文,对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要求将科学教育作为课后服务最基本的、必备的项目。本文从《科学大众》“盘活存量、打造品牌、研发课程、虚拟展馆”四位一体课后服务实践案例出发,探索科普期刊“进校园”助力社会大课堂形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学科普     
党和政府自五十年代就宣传科普教育的重要性,这可以从当时许多出版社出版的科普书籍弓似为证。 我自五十年代中期从事翻译工作之后,经常利用自己学过的专业知识,给《科学画报》、《科学大众》、《化学世界》、《电世界》等  相似文献   

4.
李文英 《编辑学报》2014,26(5):473-475
科技期刊应承担普及科学知识的社会责任,利用行业优势开展科普教育工作,实现广泛的社会效益。以《湿地科学与管理》为例,阐述科技期刊在科普舆论导向、普及湿地知识、突发事件的应急科普等方面的实践,并就科技期刊编辑如何做好科普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葛璟璐 《传媒》2021,(23):35-37
科普期刊一方面积极倡导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普及方面成效显著;另一方面对青少年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参与公共事务能力的培养上尚显薄弱.本文从青少年科学素质内涵定义出发,围绕科普期刊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进行研究与讨论,在肯定科普期刊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的同时,指出依然存在表现形式单一、精品栏目凤毛麟角、服务科学素质提升意识薄弱等问题,建议科普期刊从提升阅读理解度、加强媒体融合、联系生活实践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精神”,是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之一。但如何让科学走近大众,如何让科学传播变得喜闻乐见?这是许多媒体都在研究和琢磨的问题。杭州的《都市快报》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正>现今社会,对于我国来说,科普工作对于我国的科学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很大的作用,对于我国的国家建设以及民族兴旺有着很大的影响。国家对于科普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视,为了加强科普观念的发展,必须要更新科普观念,确立新型的传播理念,使科学传播可以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发展,从而来加强科普观念的发展。1大众媒体在科学传播中存在的问题科学传播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而大众媒体则是传播科学的主要媒介,将科普观念传播给大众,从而来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促进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普期刊是弘扬科学精神, 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 普及科学知识,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载体,是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期刊办得如何,作者队伍况状非常重要。然而,目前科普期刊的作者队伍情况并不乐观,科普作品质量不理想,原创作品少、高质量稿件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思想上不重视,政策偏颇,影响科普作品创作。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简单,同样是一个具有一定能力的人,如果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科研及其论文撰写上,那么加薪、晋职易如反掌,  相似文献   

9.
少儿科普期刊的读者对象是少年儿童群体,他们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承载着社会进步的希望,因此做好少儿科普期刊意义重大.本文以少儿科普杂志《我们爱科学》(趣味画报)为例,浅谈如何打造少儿科普期刊特色.  相似文献   

10.
在央视众多栏目中,《走近科学》以“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为宗旨,以轻松活泼的方式将生活中的推理故事与科学热点、疑点话题的解析相结合,使《走近科学》从最初的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到如今已成为老百姓喜欢看、看得懂的品牌栏目。  相似文献   

11.
一提到科普图书,十有八九的读者会想到《十万个为什么》。这套书1959年首次出版,此后屡创佳绩,并带动了20世纪60—80年代中国科普图书的出版大观。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科普图书出版开始呈现下滑之势,而且“科普”的概念也发生了进化,除了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精神及其背后蕴藏的历史、人文因素,都被纳入大科普的概念之下,“科学文化”这一称谓被越来越多的科学传播人士所认可。  相似文献   

12.
《科学画报》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一本综合性科普期刊。从1933年创刊到现在走过了七十多年,期间经历了停刊、更换刊名等波折(1966年因故停刊,1972年以《科学普及资料》为名恢复出刊,1974年改名为《科学普及》按月出版,  相似文献   

13.
技术性科普期刊择稿的价值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确定选题到稿件审定,我们可以笼统地把它看作是一项选择稿件的工作。这项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稿件和刊物的质量,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技术性科普期刊是相对于知识性科普期刊的一类传播、推广各个专业的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的科普期刊。如工业类的《大众机械》、《无线电》、《汽车之友》,农业类的《农  相似文献   

14.
刘晶 《编辑学报》2019,31(6):600-605
我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内容总监,迄今已在该杂志做采编工作20年,亲身经历了她从《地理知识》杂志改版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发行量从1.5万册/期增长到100万册/期、杂志社从十几个人发展到拥有几百人的传媒集团的全过程。本文通过总结在《中国国家地理》20年的采编实践,探讨了自1999年以来中国科普期刊内容特性的几个发展阶段,探究了该杂志在近20年间是如何将其内容制作的性质从简单科普向科学传播转变的,介绍了其在内容制作方面是怎样完成了对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从学习和模仿到质变和超越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有中国特色的“地理味儿”是如何制造出来的一些经验。我最想表明的意思是,《中国国家地理》的实践给我们以信心:中国的科普期刊,只要坚持科学传播理念、遵循媒体传播规律,完全可以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科普道路,并成为向全世界展现中国的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15.
龙亮海 《青年记者》2021,(2):121-122
《科学大众》是我国近代重要的科普期刊,办刊实践深受王天一受众观的影响。王天一注重兼顾刊物内容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并用共情传播建立刊物与受众的信任,用通俗性文本引导受众解读,用互动性沟通促进受众参与,从而推动大众科学化。  相似文献   

16.
顺应时代领异标新──浅析《少年科学画报》的办刊特色川水北京少儿出版社主办的《少年科学画报》,以其满蕴时代气息的特质,在少儿期刊的百花园中馨香四溢;又以其高雅的品位和朴质的风格,在少儿科普期刊的圃苑中独树一帜。《少年科学画报》创刊于1979年,是我国第...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科协“六大”上指出:“科学精神是人们科学文化的灵魂。”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科普理念从“传授科学知识”向“公众理解科学”到“科教节目得到了迅猛发展。它突破原有的狭窄定位,变部分人需要为人人都需要。但媒介应充分认识到,在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弘扬科学精神、理解科学思想、提高国民科学素养。这样,才能抵御和防范邪教与伪科学的侵蚀,在突发疫情、灾难面前处变不惊、从容应对。  相似文献   

18.
徐匡迪贺信     
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并《新发现》杂志社:大众科普人文杂志《新发现》创刊以来,通过与世界知名科学媒体的合作,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为人们打开了一扇瞭望世界最新科技成果的窗口。值此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和《文汇报》等联合举办《新发现》研讨会之际,谨向你们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19.
《奥秘》成长的奥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秘》是云南省科协于1980年2月创办的全国第一本科普连环画刊。20年前,是“科学的春天”孕育了《奥秘》,云南省科协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科学界、美术界专家学者,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首创了这本探索神奇大自然、普及和宣传科学知识的科普连环画刊,并赋予了她一个具有无穷魅力的名字——《奥秘》。《奥秘》一出世,便以它独特的内容和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受到广大读者的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普及(简称科普)是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它是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了解掌握科学技术知以的有效途径,日益成为新时期我国迈向科技强国领域的重要保证。少儿科普作为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方面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因为,我国要步入世界科技强国,就必须从培养少年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