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欧洲的一些独生子女的父母,如果出门旅行,习惯于借个孩子一起去,使自己的孩子有个伴儿。他们明白,再好的父母也替代不了同龄伙伴的魅力。旅居加拿大的华人张诗铭介绍了她借孩子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她写道: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们全家移民到了加拿大。我们的邻居是一户加拿大居民,他们家里有两个孩子,都是男孩。刚来的时候,因为语言问题,我们很少和那家人交往。有一天下午,邻居家的女主人突然按响了我家的门铃。原  相似文献   

2.
“大拇指教育”告诉我们:蹲下身来,赢得孩子们的信赖,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因为我坚信,孩子的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原因,让我们多一些聆听,少一些判断,成为孩子真正的朋友;因为我坚信:蹲下身去会更接近孩子的世界;因为我坚信:心与心的交流,能让我们和孩子走在一起!1、重拾“自信”,走出“盲从”  相似文献   

3.
正【血缘是有魔力的】直到多年后父亲去世,送走他的那天晚上,我才第一次和母亲一起睡。出生后,我由外婆带,自然也跟着外婆睡。在我家住了一年多后,外婆带我回了乡下的老家,直到我快上学时,我才回到父母身边。但并没为此和父母产生隔阂,一个孩子和自己家人之间的相互熟悉,几乎不需要什么过程,血缘是有魔力的。回到家里,我便开始一个人睡,单独的小房间里有一张温暖的小床,粉红色的卧具,枕头边还有一只毛茸  相似文献   

4.
妞妞 《快乐阅读》2014,(9):42-43
<正>【血缘是有魔力的】直到多年后父亲去世,送走他的那天晚上,我才第一次和母亲一起睡。出生后,我由外婆带,自然也跟着外婆睡。在我家住了一年多后,外婆带我回了乡下的老家,直到我快上学时,我才回到父母身边。但并没为此和父母产生隔阂,一个孩子和自己家人之间的相互熟悉,几乎不需要什么过程,血缘是有魔力的。回到家里,我便开始一个人睡,单独的小房间里有一张温暖的小床,粉红色的卧具,枕头边还有一只毛茸  相似文献   

5.
故事的妙用     
孩子们在一起玩,总免不了要争吵,用讲故事的方法化解他们的争吵,常可收到很好的效果。有一次,我的孩子和邻居的几个孩子在一起玩,不知道怎么搞的,几个孩子一下子都把兴趣集中在一个玩具上,都想玩,于是就你争我夺起来。在他们争得不可开交时,我走了过去  相似文献   

6.
田媛 《大学生》2014,(20):50-51
正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就是走一程少一程。我永远都只留给他们背影,他们用日益深陷的眼窝目送我。虽然我和他们相差了二十多年,但所幸我们还可以像伙伴朋友一样谈天说笑。如果说四年是一个代沟,我们之间的数个代沟同时教会了我思考爱情、思考阅读、思考梦想。  相似文献   

7.
执教多年,我一直把我所任教的班级比作一个"家",这个家里有我们各位任课老师,有活泼可爱的孩子,还有他们的爸爸妈妈和众多亲朋,大家在这个家里一起学习,一起生活,有欢笑,有哭闹,每天都在发生着一个个小故事,在这里,我选择几个和大家一起分享. 家长沙龙 送走了一届毕业生,还沉醉在他们带给我的回忆中,一群活蹦乱跳、天真可爱的孩子又撞入了我的眼帘,一年级的新生,67个孩子,像一群小鸟一样,飞进了我为他们搭建的"家"——一年级五班,我教他们上课怎么做,教他们下课怎样做游戏,给他们讲故事,和他们一起玩耍……看着他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我打心眼儿里喜欢他们,可是,在这其中,总有那么几个孩子和别人格格不入,显得是那么不和谐.  相似文献   

8.
正谈起孩子的教育,我真有些不知从何说起。感觉这应该是很温馨和轻松的话题,同时也是很严肃和认真的问题。孩子是父母的宝贝,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类拔萃,将来有所作为。总想将最好的东西给予孩子,想尽可能地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可是孩子也许并不这样想,他们需要的是什么呢?在伴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的要求是很简单的,用简单的方式也可以让他们快乐成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快乐游戏  相似文献   

9.
惠平 《大学生》2016,(Z2):42-43
一个人出去旅行得太多,看过名山大川,繁华都市,阡陌小镇,和朋友出去也是太多太多,只是不管走得多远,总会最先想把自己的所见所感分享给父母,离家越远的时候,越有一份来自于家的牵挂,又想会回归到那个给我温暖的家里去,那为什么不带着父母一起见证这一切呢?想带爸妈出去旅行的想法已经萌生好久了,撂下繁杂无聊的工作事务,丢开人际复杂纠结的猜度;  相似文献   

10.
正旅行,始于足下,向往未来。在自由的艺术与发自内心的欢笑中发现自然的神功,获得分享的快乐,这是旅行最大的魅力!我的孩子:在一次又一次的旅行中长大从小受到摄影家老爸的影响,我从独立生活开始,就喜欢背包旅行,一路走一路拍。有了孩子以后,为他们安排好玩的假期成了我最重要也是最快乐的作业。生活在荷兰,旅行有很多便利。学校几乎每两个月就有一个短假期,我也会以每两个月远行一次的频率带着孩子们  相似文献   

11.
相超亚 《河南教育》2014,(11):76-76
<正>国家资助政策像一道阳光,温暖着我的心。资助金发到手中,我带着理想和自信,带着父母的期盼和奋发向上的求学精神,在学校度过了愉快的学习生活,向着梦想扬帆起航。资助政策伴我成长我是一个生活在偏僻农村家庭的孩子,家境贫困。父母都是农民,家中四口人,有一个正在上学的妹妹,生活的艰辛让父母的容颜过早地苍老了。因为父母没有文化,只有靠辛苦种田来维持我们的生计,并供我和妹妹两人上学。我很多次都有放弃学业外出打工的冲  相似文献   

12.
一个小女孩拉着我的手,问我能否当她的大姐姐。原来她看到楼下人家有许多孩子在一起玩,很开心,而她的家住在高层,没有伙伴可以一起玩,感到孤独,所以希望自己也能有个姐姐。小女孩的话,引起我的许多感慨:是呀,孩子需要伙伴。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物质生活可以说是相当丰富的。可是居住在高楼大厦单元房里的孩子,被一个个分隔在小天地里,他们只有在幼儿园才有小朋友一起玩,回家后就会是孤零零的,没有了伙伴。不少父母还不让孩子与邻居的孩子一起玩,自己  相似文献   

13.
孙立平 《河北教育》2008,(11):32-32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收费较高,可以实行全寄宿制的学校,因此,来到我们身边的孩子有两大特点:一是家庭经济基础普遍较好;二是留守学生数量多。我的班上就有19个这样的留守孩子。很多父母只能寄钱回家供孩子上学,无暇在意孩子的情感需要。有的孩子一年才能和父母见一次面,有两个孩子近3年没有见过父母了。在他们的意识里,父母只是一个长期飘忽在外的身影,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期盼。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孤独的,他们的成长是寂寞的,他们的心理往往是残缺的。  相似文献   

14.
在《小麦进城》这部电视剧中,看到这样几句父母有关孩子问题的对白,感觉非常受益.妈妈说:"做父母的管孩子也都是为了孩子好,自己吃过的苦不想让孩子再吃,自己受过的罪不想让孩子再受,自己走过的弯路不想让孩子再走.他们怎么就不懂做父母的心呢?"爸爸说:"该经历的就得让他们经历,他们有自己的路要走,说不定他们会生活得比我们更好.  相似文献   

15.
语录     
《中国德育》2014,(5):5-5
正@俞敏洪:适当的逼迫能把我们的惰性"逼"走,把我们的平庸"逼"走,把我们的勇气"逼"出来,把我们的前途"逼"出来。凡是那些"逼"过我的老师,我到今天都记忆犹新,由小时候对他们的恨,转变为如今对他们的感激。@包凡一:很多中国父母表达爱孩子的方式是在经济和生活方面给予无所不在的庇护,但保护过度反而造成孩子像温室苗圃,自理能力差,缺乏爱心。父母也应该关注孩子的抗挫折教育和爱心、孝心教育。早些让孩子了解生活并非一帆风顺,理解父母的不易,反而会让孩子的内心更强大,学会爱父母,爱他人,具备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6.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家庭都有了汽车,出门能开车去的地方就绝不走路。曾跟一个朋友聊天,她得知我都是带孩子走十几分钟路上学时,表示敬佩和难以做到。我说:"你也试试吧,带孩子走走路,是个很不错的亲子体验。"从孩子一岁半上托班时,我们就开始了上下学的走路时光。  相似文献   

17.
我执  沈建国 《高中生》2012,(19):10-11
昨天有个同学跑来找我,说他在学校里遭受别人太多的白眼,问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我是一个普通的中学生,因为人们总是喜欢用各种条条框框来划分人群,所以我被划分在"外来务工子女"这一块,昨天跑来找我的那个同学也是。我的家乡有我可以上的高中,它们当然不能够跟大城市的相比,但也是正规的公办中学。然而,父母还是坚持把我带在身边。他们始终觉得一家人就是要生活在一起才像一家人。留守孩子的问题总是接二连三地被报道,母亲有时候会唏嘘:他们就像是被抛弃的孩子。我相信有很多外出打工时执意要把孩子带在身边的人,他们都是负责任的、热爱家庭、热爱孩子的父母。我们应该庆幸,父母在那么高强度的工作当中和辗转艰难的生活压  相似文献   

18.
那是一个小小的城,在那个小小的城里有一个每到周末就很热闹的地方.热闹的地方有很多人,他们彼此熟悉又陌生,除了几个年纪大一点的阿姨,剩下的都是跟我一样被人丢弃的孩子. 1 从懂事的那天起,我就生活在孤儿院,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成了孤儿. 每天,我都和同屋的女孩子一起去上学,我们的衣服不是大就是小.这些衣服都是好心人送来的,我们不能挑剔,只能将就着穿.  相似文献   

19.
父母是对爸爸妈妈的总称。父母一方,仅仅指的是爸爸或妈妈。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至少需要父母一方来照顾他们。有的孩子从小到大,可能都是和自己的亲生父母住在一起,有的孩子可能是和养父母在一起生活,还有的孩子因为父母离婚或是逝世等原因,他们可能只跟父母一方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小朋友可能还会有继父或继母。  相似文献   

20.
孩子都天性爱玩,我也不例外.我读小学的时候最享受的,就是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响起,我并不为即将到来的周末感到兴奋,而是期待于周五下午放学后短暂的玩耍. 因为大学里环境相对安全,所以父母一般都会同意我和几个同学去玩,而且我们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玩到天黑才回家.鉴于我每次都十分守信,父母对我很是信赖.然而有一次,一个稍微胆大的同学提议几个人一起去广场的新华书店,大家欢呼雀跃地同意了.我清楚家人是不会让我这样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小女孩离开父母走那么"远"的.但我为了一时的开心,还是向父母撒谎说去同学家过生日,并偷偷拿了自己的压岁钱,与同学会合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