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胡滨认为,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在“言”上,人文性体现在“意”上;“言”在语文教学中具体表现为学习文章的语言形式,“意”在语文教学中具体表现为学习文章的内容,并由此提出“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观”。新粤派语文的形成需要丰富多彩的教学流派。这些教学流派既能充分体现“粤”味的语文现象,又在教学理念、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方法等方面具有浓厚的“粤”韵。因此,本刊倾力支持创建百花齐放的教学流派的实践活动。本期推荐胡滨的《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观》及教学课例《拣麦穗》,并同时约请一线语文名师撰写了两篇评剖课例的课例观察《让“言意统一”引领语文教学》及《深情“品”语言,从容“拣”麦穗》,正是这种努力的一种探索,并期冀大家共同关注语文教学流派的建设,推动新粤派语文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堂获奖课的课堂实录。这是一堂获得第四届"四方杯"全国语文教师选拔大赛高中组一等奖的课。这是一堂展示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观的普通课。深圳是中国最具创造力最具国际大都市品质的年轻城市。在这座美丽又充满活力的城市中,活跃着一群富有创造精神的语文教师,胡滨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胡老师带领着一个团队在深圳这片热土上探索、实践着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观,向着语文教学流派的目标前进!劳晓雪老师是幸运的。她的幸运在于虽仅有三年教龄,但有幸融入探索实践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观的群体中,与智者同行,不仅有机会参加全国性的选拔大赛,而且第一次登上"四方杯"全国语文教师选拔大赛的竞赛场就取得无数语文教师一辈子都可望不可及的成绩——一等奖!这不仅仅是劳晓雪老师的荣耀,更是全国语文界对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观的肯定!劳晓雪老师的这节课具体实践及展示了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观。胡滨老师认为:"‘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观'的‘言'指文章的语言形式,包括遣语造句、篇章结构、修辞手法、表现方式等等;‘意'指文章的内容,包括主旨、作者情感、观点等等。所以,语文教学必须言意统一,既因为教材是‘言意融合'的经典,也因为学生需要语言的滋养,还因为它能明确语文教学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3.
胡滨老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语文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举起“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理念之旗,大力倡导“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积极组织和指导一批教师进行“言意统一”语文教学实践。不仅如此,他还多次到教学第一线上研讨课。4月15日,他在沙井中学高一年级上《拣麦穗》,就是用“言意统一”的理念上好语文课的又一次示范。这堂课的教学与传统的教法大不一样,最明显、最突出的有两点。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的胡滨老师立足语文学科本体教学,突出语文学科特点,提出了“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观”,从而在情感派、导读派、思维派、管理派、语感派、情境教学派、目标教学派等流派纷呈的语文教育界,打开了语文教学的又一片新天地。目前这一教学观正指导着宝安区各学校的语文教学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由胡滨老师提出的“言意统一教学观”,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它的理念的逻辑思辨变得更加严密,实践操作也变得更加直观。“言意统一教学观”越来越多地受到老师们的关注和重视,得到了许多一线教师的认同与响应。  相似文献   

6.
自深圳市宝安区践行胡滨教研员提出的“言意统一”的教学观以来.新课标的精神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成为避免低效语文课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言意统一”的教学观主张“语文教学重视吟诵、品读、体味、领悟等学习方法”.主张“语文课应该是‘语言学习课’,  相似文献   

7.
《五猖会》是鲁迅先生《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选入粤教版选修4《中国现代散文选读》。这篇散文运用层层铺垫、先扬后抑的叙事方式,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和简洁生动的词语,记述“我”童年时心灵受到父亲的“好心”的伤害,而留下的永久的伤感和困惑。按照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观,学习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8.
自从接触了语文味教学理念,我便魂牵梦绕、心驰神往,于是寻着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的思路进行与此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的初步探索。因为有了思路的沿袭,也许就有模仿、抄袭的嫌疑,但我从语文味流派的掌门人程少堂老师希望‘语文味’枝繁叶茂的话中找到了安慰。目前初三正值总复习阶段,我想以人教版初中文言文必考篇目《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陋室铭》为主要切入点,从语文  相似文献   

9.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诗歌鉴赏的教学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感知体验,培养文化的感悟能力。因此如何从感知本文的“言”出发,准确把握本文的“意”,从而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命题。作为一堂实践“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观”的研讨课,本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通过反复诵读,  相似文献   

10.
李维鼎先生曾说过:“语文学习是据言得意(吸纳)、由言表意(倾吐)的转换、融合的过程。”他在作品《语文言意论》里特别指出:开展言意互转过程是语文教育的基本途径。根据这一理论,语文教学就应将眼光瞄准语文本体,着眼并坚持言意互转,演绎出崭新的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11.
“语文味”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或教学理念提出已将近10个年头了。近10年中,《中华读书报》、《教育文摘周报》等有影响的报刊都对“语文味”理论和实践探索进行过深度报道,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上海《小学语文教师》杂志、《现代教学》杂志等媒体不约而同组织了关于“语文味”的专题讨论。十年磨一剑,霜刃已曾试。今天,“语文味”不仅在互联网上和语文教师口头广泛流传,而且事实上已经成为现代汉语的一个新新词汇,成为一个雏形初具的教学流派的核心理念和响亮名称。我们甚至可以乐观地预言:  相似文献   

12.
学习的最大意义莫过于运用。技术的学习是这样,知识的学习也是如此。审视我们的语文教学,总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对思想内容的挖掘,不遗余力;对于朗读的指导,花样百出;但对表达方法的体悟和学习运用,却或有或无。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对照课标要求,反思我们的实践,追求语文教学的“言意兼得”已不容置疑。那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言意兼得”呢?  相似文献   

13.
四、作文教学的序列观:从线性的系统化走向非线性的模糊化 为了寻找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科学途径,近二十多年来,广大语文教师和研究工作者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与实践,其探索的成果分别在1978年、1987年、1993年的语文教学大纲及根据这些大纲所编写的语文教材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我们从这些大纲及教材中可以看出:小学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4.
根据语文课程的性质"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强调语文教学的言意兼得,从品味句式、学习描写、关注篇章结构、强调诵读、提倡说写训练几方面阐述如何言意兼得,回归语文本位。"言意兼得",应该是我们所期待的理想阅读教学状态,它应该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遇,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落到实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积极融入安全等主题教育,以语文形态的安全教育,安全形态的语文教学双向教育收获的实践诠释语文教育的生命价值,是一线小学语文值得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强调以人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自动获取知识,即以学定教;同时还需要言意兼得,即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双“丰收”。在课堂中,如何以学定教,实现言意兼得是每一位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爱之链》的教学为例来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教学流派是教育思潮、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风格的综合反映。教学风格是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有稳定性和独特性的教学个性特点和审美风貌。分析我国古代与当代的语文教学流派与教学风格,探究我国语文教学流派的变迁与教学风格的蜕变,可为语文教师的教学风格养威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进入“十一五”.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开展了省级规划课题《小学智慧型教学研究》的实践与探索.以语文教学为突破口.把研究重点聚焦于每一个鲜活的课堂场景。在探索与实践智慧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推出一个“智慧型教学研究”的案例——《关于〈半截蜡烛〉(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6课的校本研讨》,与知者交流.求行家指正。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改革给了我们“大语文观”,给了我们现代意识,给了我们创新精神,语文教学在课改下讲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探求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注重实践性和综合性。怎样贯彻课改精神,实现语文教学的新突破呢?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了几点思考,想与读者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20.
课程改革给了我们“大语文观”,给了我们现代意识,给了我们创新精神,语文教学在课改下讲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探求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注重实践性和综合性,怎样贯彻课改精神,实现语文教学的新突破呢?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了几点思考,想与读者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