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幸福教育”这个概念可能产生两种理解,一是把幸福作为一种有待教、有待学的情感内容,这样“幸福教育”就是“教幸福、学幸福”;二是把幸福当作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情感体验,把教育当作一件幸福的事情来做,这样“幸福教育”就是“幸福地教、幸福地学”。这两种理解都是可以成立的。但是,把幸福作为教育的内容,是一种较为肤浅、更加危险的理解,它有可能允许以不幸的方式进行“幸福”的教学工作,很容易使“幸福的内容”蜕变为学生的沉重负担;把幸福作为教育过程的根本性情感性质,使幸福与教育在本质上统一起来,则是更为深刻、可靠的理解。当然,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在幸福的感受中进行幸福内容、幸福观的教育,“幸福教育”才能取得完整的意义。幸福教育是为“人”的幸福的,教育不是主要与教师或学生某一方“人”有关,它是师生双方的实践,所以没有教师方面“幸福地教”,也就无法真正给学生“教幸福”;反之,不能教学生幸福,教师实际上也不存在幸福地教。有一种说法:教育的过程是苦的,但果子是甜的。这如果不是骗人的,就是对幸福有误解。幸福既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要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目的与过程总是内在统一的。我们无法设想不幸的过程会突然推演出幸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过程是人体验幸福的过程,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用教育智慧实现人生的幸福.在当前创建幸福中国、幸福教育、幸福学校的时代背景下,鄞州区高桥镇中心小学从实施“幸福教育”的核心,即“让学生接受到幸福的教育”和“让教师享受到教育的幸福”两个方面来探讨基础教育小学阶段开展智慧型幸福校园创建的新策略,构建幸福校园育人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有一种态度叫享受,有一种感觉叫幸福。人可以拒绝名誉和金钱,但不能拒绝幸福。“幸福教育”作为教育的目标,教育过程应该是洋溢着幸福的,让学生成为幸福人生的创造者,这是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提出,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教育部部长,贵仁诠释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追求幸福呢?究竟什么是幸福教育呢?康德认为,“教育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发展,最后达到人人都拥有幸福的人生为终极目标”。费尔巴哈在《幸福论》中提出:“一切有生命和爱的动物,一切生存着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根本的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育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自己培养出来的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我们认为,幸福是指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教育的幸福梦是在教育过程中人生养成的目的、需要、欲望得到实现和满足后的心理体验,它意味着主体的生存和发展进入更完满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幸福,是充满美好温暖的字眼、具有理性的词汇,也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的标志性词语。将“幸福”嵌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价值,形成“幸福思政”理念,是强化新时代思政课人文关怀的新范式。它将幸福内涵融入教学,幸福教学模式运用于课堂,从“人的现实幸福”逻辑出发,强调对人自身本质力量全面占有的培育,突出“实现人民幸福”的价值观教育,形成“共创人类幸福”的目标指引,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价值性、彰显教育人民性、提升教学亲和力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罗堂武 《教育》2012,(4):52-52
“幸福教育成就学生幸福人生”,这是广东省惠东明珠双语学校的教育使命。这句话听起来很平常,但是能够做好却不平常。教育是使人幸福的事,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着“学生幸福”运转。  相似文献   

7.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教育要成全一个人的幸福。”这是北师大于丹老师两句很有名的话。教育怎样成全一个人的幸福?或者说,教育这双“鞋”,怎样去适应孩子那双“脚”?这确实是今天的教育人需要思考的问题。在邵东县采访心理健康教育,就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为了让教育的“鞋”适应孩子的“脚”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探索。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需要信仰的事业,它需要有教育信仰的教师。有教育信仰的教师才能从他所从事的职业中体验到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到人生最大的幸福。马克思认为“,我们在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自我完善”。教师选择教育这一职业并具有教育信仰是与人类的幸福和自我完善亦即个人的幸福密切相关的。信仰教育并选择教育而且把它作为一种事业来追求,将使人在这一追求的过程中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知识是属于人的一种对象性的具有客观内容的意识形式”,知识论把人生作为对象来认识,获得的是人的知识,未必理解人的价值。而…  相似文献   

9.
幸福是个体现实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永恒主题。关涉个体幸福是教育的应然追求,教育不能背离“幸福”这一价值旨归。然而,当今的种种教育实践行为却往往深陷于有悖个体幸福的重重矛盾之中。事实上,不管教育以何种形式和程度迷失了路向,归结到一点上都是对“人”的扭曲,它扭曲了受教育者本身,也扭曲了教育者。因此,教育应回归“幸福”本真,向学生的幸福还原,也要向教师的幸福还原。  相似文献   

10.
“让师生享受教育的幸福”是杭州市朝晖中学在办学过程中的不懈追求。作为一所成长中的学校,朝晖中学本着“追求人本、走向校本、关注生本”的现代管理理念,以“让人活得更加美好、幸福”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将集团化办学与学校成长同步结合,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其中,“联盟式”集团办学是学校发展的助推器,而“质量取胜”基础上的“文化取胜”则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本期视点,我们将从“联盟式”集团办学、基于教育生态理念的校园文化建设、让师生享受教育的幸福等方面介绍朝晖中学的办学实践,以期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周庆锋 《小学教学研究》2010,(12):118-119,121
教育的价值在哪里?人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因此,从根本意义上说,教育就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幸福,培养人创造幸福的能力,最后达到“让学生感受幸福、让教师享受幸福的教育”的终极目标。那么,学校应该如何开展幸福教育呢?  相似文献   

12.
“教育-智慧-幸福”构成人类生活的一种基本链条。追求幸福生活需要人的各种智慧,而教育是通过知识促进人智慧发展,提升人智慧力量的活动。但现实的教育并不必然指向智慧、通达幸福,大量背弃智慧和幸福的教育实践活动,阻隔了人们通过教育得享幸福生活的愿望。为此,教育要回归生命智慧,在“转识成智”中收获幸福;提升智慧力量,通达幸福;追求智慧人生,得享幸福。  相似文献   

13.
《政治课教学》2008,(10):5-7
“让师生享受教育的幸福”是杭州市朝晖中学在办学过程中的不懈追求。作为一所成长中的学校,朝晖中学本着“追求人本、走向校本、关注生本”的现代管理理念,以“让人活得更加美好、幸福”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将集团化办学与学校成长同步结合,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其中,“联盟式”集团办学是学校发展的助推器,而“质量取胜”基础上的“文化取胜”则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本期视点,我们将从“联盟式”集团办学、基于教育生态理念的校园文化建设、让师生享受教育的幸福等方面介绍朝晖中学的办学实践,以期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刘建军 《湖南教育》2010,(12):37-40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幸福的追求”。教育是师生共同创造幸福的一种智力劳动。学生到学校来接受教育同样如此。幸福是人的一种积极追求,追求幸福是一个人主体性不断增强,人的本质和生命境界不断拓展的过程。学生幸福生活的创造,需要我们教师为其导航。  相似文献   

15.
和谐是学校的根本,健康是人的基石,幸福是人的追求。浙江省衢州二中不仅是求知之所,更是人文之所、幸福之所。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之中,大力倡导“和谐发展”、“健康成长”和“幸福体验”的理念,积极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力提升师生内心的愉悦度和幸福指数。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我校特色校园文化的品牌之一,是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6.
人生的最大需求是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一种心灵的体验,要用心去感受,用情去触摸.幸福是人生活的永恒目标,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其直接目标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其终极目的则应为了人幸福地生活.这其中的“人”,不仅包括学生,也应包括教师.教育丰富的主客体内容使得教师这一职业拥有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情感体验.当代社会呼唤“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7.
教育之所以被当作一项道德的事业,是因为其根本价值在于能够增进儿童的幸福。在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框架下,儿童幸福难以成为教育目的,因为单调的、强制的、工具化的受教育过程,导致了儿童“完全性幸福”、“内在幸福”和“过程幸福”的失落。要想完善儿童德性与增进儿童幸福,则需要重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8.
温婷 《中国德育》2008,(2):17-19
幸福是个体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中所获得的一种体验。人获得幸福体验最有效的途径是教育。幸福教育可视为在知识上科学“求真”、在品德上积极“扬善”,两者完美统一,最终达到“唯美”境界的教育。只有达到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幸福教育才能使受教育者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日参与一个关于幸福课堂的研讨,其间有教育者认为,幸福课堂不能全凭感觉,应该有一些具体的标准和要求;也有教育者认为,幸福是一种心理体验,因此幸福课堂不需要具体量化。笔者以为,适当量化也未尝不可,但量化之前更重要的是提炼梳理出幸福课堂有别于其他课堂的基本特质。幸福课堂有哪些特质呢?我以为核心特质当是“幸福”。曾几何时,课堂上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涵盖了教育的全部,但随着社会和教育科学的发展,追求人生幸福逐渐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同愿景。人,生则为幸福而来,为了生存不再是学习的唯一目的,学习应该是为人生幸福而为;学习也不只是为未来生存作准备,而是为当下的幸福而学习。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说:“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幸福的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这对传统的“教育是为未来的幸福作准备,学生当先苦才会后甜”等观念作出了严重的颠覆。幸福课堂正是追求学习过程幸福的具体落实。那么,幸福的课堂具体有哪些特质呢?  相似文献   

20.
论生命视角下的幸福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芳 《中国德育》2008,(1):17-20
幸福是人生美好的主题,是人之追求的终极目的。幸福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途径,实现人对幸福的追求并在追求中获得幸福。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对人之幸福的特殊价值就在于为幸福的实现奠定生命基础。教育应把幸福作为对人生命关怀的终极着眼点。幸福教育要始终立于人的生命基础之上,使教育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幸福生活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