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第三届亚冬会组委会第二次会议于1995年7月20日在哈尔滨举行。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工作、正视问题、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振奋精神,坚决打好筹备工作的攻坚战,确保亚冬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如期完成。会议通报了前一阶段亚冬会的筹备工作情况,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黑龙江省委书记岳岐峰,省长田凤山在会上分别对下一步的筹备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希望。国家体委副主任袁伟民、徐寅生,黑龙江省领导孙维本、马国良、单荣范、周铁农等以及亚冬会组委会有关部门同志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受国家体委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的委托,全国冰雪轮滑情报网第三届亚冬会信息工作研讨会于1995年3月6—7日在哈尔滨市召开。来自国家体委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国家体委办公厅、吉林体科所、长春市体科所、东北师大、沈阳体院、哈尔滨体院、哈尔滨体科所和黑龙江体科所等九个单位的二十名各级领导及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第三届亚冬会组委会、黑龙江省体委派人列席了会议。“管理中心”副主任朱承翼同志在会议上做了讲话,他阐述了当今信息工作的重要性,介绍了我国参赛第三届亚冬会面临的严峻形势;就冬季运动信息工  相似文献   

3.
第3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组委会成立大会,前不久在北国冰城哈尔滨中山宾馆隆重召开。 它标志着亚冬会的领导机构和指挥中心完全配套并正式建立;标志着亚冬会各项筹备工作,在国家的领导下从1月19日组委会筹备工作会议以来,进入到全面推进、迅速发展的新阶段。会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荣毅仁为亚冬会名誉主席,香港知名人士霍英东先生为亚冬会名誉顾问。 出席大会的领导有,国家体委主任、组委会顾问伍绍祖,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组委会副主席单荣范,黑龙江省副省长、组委会常务副主席周铁农,哈尔滨市市长、组委会常务副主席索长有,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组委会委员郑海  相似文献   

4.
1992年8月,朝鲜放弃了第3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承办权.历史的契机又一次向我们这个亚洲第一大国招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全力申办”不约而同地成为国家体委和重点开展冰雪运动的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决策者们的共识.1992年12月初国家体委决定:以中国奥委会的名义申请在哈尔滨市举办第3届亚洲冬季运动会. 规模空前的北京亚运会举办的成功,给我国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教育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将为我们今天申办乃至今后承办亚冬会提供许多值  相似文献   

5.
“人人当好东道主,大家都来做贡献”,7月18日—在距第三届亚冬会开幕还有200天的时候,哈尔滨及松花江地区尚志市开展了各种宣传活动。正在我省考察亚冬会筹备工作的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副主任袁伟民、徐寅生等一行24人,也参加了宣传活动。围绕“积极参与”的主题,亚冬会组委会推出了一系列活动,如“哈邮杯”十华里长游、亚冬会礼仪小姐选拔赛、书画收藏品义卖、组织新闻单位进行系列  相似文献   

6.
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自 1993年12月 2日经亚奥理事会第12次代表大会决定1996年在哈尔滨举行 以来,一年多的时问里,笋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在国家体委和黑免江省委、省政府的重视、顿导下. 等各工作己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戍果。随着“96亚冬会”召开日期的临近,人们迫切希望了解有关筹 备工作的一些详细情况;为此,在勺6亚冬乡”筹各工作进入倒计时的时刘.找们征得第三届亚冬会组委会列 海云秘书长的同意,将其千今年三月向亚奚理享会所做的关干筹备工作的第二次报告全文转载如下,以飨读 音。  相似文献   

7.
银装素裹的北国,即将燃起亚冬会的圣火;流光溢彩的冰城,即将演奏锋刃流转的交响。 1993年12月2日,波斯湾畔的科威特,亚奥理事会主席法赫德亲王郑重宣布:中国哈尔滨为第3届亚冬会的主办城市。 冰,火。 1996年2月4日至11日在中国黑龙江省会、北方名城哈尔滨举办的第3届亚洲冬季运动会,设置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自由式滑雪、冬季两项共8大项43个小项和表演项目跳台滑雪一大项两小项。与前两届相比,速滑、短道、高山滑雪、越野滑雪未作变更,其余5项不同程度扩大了小项目的设置,与奥运会趋向一致。同时,中亚5国首次参加角逐,本届亚冬会将成为亚洲冰雪运动史上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亚洲冰雪  相似文献   

8.
全国冬季项目科研工作会议于94年5月21日—22日在哈尔滨召开。科技委员会部分委员,吉、黑两省冰雪处代表,速滑、短道速滑、花样滑冰教委会主任,国家体委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有关领导及国家队、科研处等单位共十七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学习了国家体委“奥运争光计划”中有关科研工作的内容,听取了三个教委会主任关于我国冰上三个重点项目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的汇报;研讨了冬季项目科技工作的任务内容,重点讨论研究了围绕1996年第三届亚冬会和1998年第十八届冬奥会科研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重点科研攻关课题。会议还研究了我国冬季项目“九五”期间的科研工作发展规划,并通过了全国冬季项目科技委员会工作条例。  相似文献   

9.
<正> 1月9日至13日,记者在哈尔滨召开的第六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秘书年会议上得知,第六届全国中运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已进入倒计时阶段。 由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和共青团中央主办、武汉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六届全国中运会将于8月26日至31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本届中运会的筹备工作总体方案已经国家教委审查同意。按此方案,赛会的主要特点是主旨突出、规模适度、综合性强、开  相似文献   

10.
7月13日下午,第三届亚冬会组委会在北京国际艺苑皇冠假日饭店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向与会的中外记者介绍亚冬会的各项筹备工作情况。国家体委副主任、组委会常务副主席徐寅生,省委副书记、组委会副主席单荣范和副省长、组委会常务副主席周铁农,组委会副秘书长、哈尔滨市副市长陈云来等领导出席了新闻发布会。与会有国外8家驻京新闻单位和首都29家新闻单位共50名记者。  相似文献   

11.
今年体坛盛事虽多,2000年奥运会能否在北京召开和中国能否在第14届世界杯足球预选赛中出线,可能是最令国人瞩目的两件事。向有鸡年大吉之说。果不其然,由于朝鲜拱手交出第3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承办权,已经将北京亚运会办得红红火火的中国当然不会对亚冬会熟视无睹。哈尔滨欲搭亚冬会大舞台能否如愿?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三千五百万父老乡亲,为了发展冰雪运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于92年8月至93年末,历时年余波澜壮阔的以哈尔滨市名义申办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活动,在中国奥委会的关怀下,在亚奥理事会的支持下,终于获得了历史的厚赐——第十二次亚奥理事会于1993年12月2日决定:1996年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中国哈尔滨举行。 申办成功后,黑龙江省暨哈尔滨人民立即掀起了“承办”的热朝……从本期开始,本刊拟陆续选登有关第三届亚冬会的信息资料和科技文章。李云连同志的文章比较详细的介绍了黑龙江与哈尔滨有关“承办”的各种“软、硬件”设施和“争献爱心,百川汇海”的群众热情,具有史料价值,我们欣然推荐给大家。  相似文献   

13.
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筹备工作从去年1月3日开始,历经组织策划,以场馆建设为重点的实施工作,现已进入全面试运行阶段。 1 场馆和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完成 第3届亚冬会建设工程项目分为赛事项目、配套项目、相关项目共50大项,现已完工45项,占建  相似文献   

14.
1993年12月2日,第十二次亚奥理事会在中国哈尔滨举行。至此,历时一年多的亚冬会申办活动有了结果。三千五百万黑龙江人既迎来了一次机会,也面临着一次挑战。 申办成功后,黑龙江省特别是哈尔滨市立即开始了多方仕的紧张筹备,力争办成有史以来亚洲最大规模的一次冰雪运动盛会。 设项目多于前两届 第三届亚冬会预计有15-17个国家或地区的近千名运动员、教练员参加比赛,规模将超过前两届。比赛定于  相似文献   

15.
1993年7月在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注册成立的黑龙江省威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全体员工,得知第3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由我国哈尔滨申办成功的喜讯后,精神无比振奋,毅然决定向亚冬会筹委会捐赠一批价值116888元的无线电通讯设备。1994年1月14日上午,在黑龙江省体工队会议室举行了捐赠仪式,黑龙江省副省长周铁农  相似文献   

16.
1990年9月下旬,第11届亚运会将在北京举行。这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的规模最大的综合国际性运动会,其意义之大,为世人所瞩目。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筹备工作,犹如一个庞大、复杂的杜会系统工程,仅靠传统的管理方法显然已不能适应,必须引入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国家体委主任、第11届亚运会组委会执行主席伍绍祖同志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到“亚运会计划网络图”。究竟“计划网络图”是依据哪些科学方法研制出来的?它在第11届亚运会筹备工作中有何重大的指挥、协调、管理、监督等作用?“计划网络图”的执笔者梁晓龙同志的论文,很值得一读。鉴于版式处理的技术问题,网络示意图只得忍痛割爱。特向作者及广大读者致歉。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系统科学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得到了积极的研究和应用,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科学技术和方法给体育工作带来了令人瞩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系统科学在体育工作的应用中,影响最大、最成功的就是组织和管理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下面仅就一年来系统科学在第三届亚冬会筹备工作中的应用谈几点看法。 1 运用系统科学组织管理第三届亚冬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第6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于2007年2月4日在吉林省长春市落下了帷幕。本届亚冬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在国家体育总局和省、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省及长长、吉林两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兑现了“举办一届最成功、最具魅力的冰雪体育盛会”的承诺。  相似文献   

19.
1993年3月将在中国体育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为它竟成为国际体育组织对中国的“考察月”:做为2000年奥运会举办地候选城市的北京,于6—9日迎接了国际奥委会考察团;做为1996年亚洲冬季运动会举办地候选城市,哈尔滨又在28—31日接待了亚奥理事会第3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申办城市考察团。三月的哈尔滨虽仍有阵阵凉意,市民申办亚冬会的热情却在与日俱增,街头巷尾处处漾溢着春的气息。  相似文献   

20.
银色的盛典     
李宁 《新体育》2011,(12):70-71
举办亚冬会的设想是日本奥委会于1982年提出的,在亚奥理事会通过后,日本北海道的札幌成为了1986年第一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举办地。从1986年到2011年,亚冬会一共举办了7届,其中日本承办了3届,中国承办了两届,韩国承办了1届,哈萨克斯坦承办了1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