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格萨尔》文学唱词和音乐的调式、节奏规律都是吸收和借鉴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西藏农业区和牧区的广为流传的山歌、牧歌和强盗歌的内容和形式而成的。在说唱的唱腔中,民歌中的三段二句这种程式,正好反映了《格萨尔》曲调的ABC变奏曲式结构,与民歌曲式高度一致,同时,主段重复或变化重复首段,为歌手即兴创作演唱提供了现成的结构模式,艺人或歌手只要根据这程式,填充具体词句就可以完成其创作表演了。  相似文献   

2.
《格萨尔》艺人的创编表演始终是程式化的文化传承,是一种文化行为。这种文化行为是通过格萨尔艺人的表演传播继而得到民众认同、喜爱来达到的。千百年来,人们不仅仅是通过艺人表演追求娱乐的单一价值,同时更多的是走向了体现民族文化价值,传承民族文化精髓的多元价值上。  相似文献   

3.
《格萨尔》与《摩诃婆罗多》的言语结构模式分别呈现了各自的特征。《格萨尔》史诗的韵文部分较突出地表现出了程式化特征,而《摩诃婆罗多》中大量出现的敬语反映了印度史诗言辞委婉的柔情特质。  相似文献   

4.
《梅葛》和《查姆》是楚雄彝族从古至今口耳相传的史诗。这两部活形态的史诗之所以广为传播、在流传区域彝族群众中家喻户晓,与口头程式有极大的关系。运用“口头程式理论”,通过文本分析来探讨《梅葛》和《查姆》的口头传统特征,对史诗语词程式中数字程式、人名程式、方位程式的分析和句法程式中平行句法程式、韵律情况的分析,指出《梅葛》和《查姆》中较为典型的程式运用情况,这些程式的运用为史诗吟诵者提供了记忆上的便利,也加强了史诗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5.
侦探小说作为一种高度程式化的样式,具体表现在其结构安排、情节设计、人物塑造、环境布局等都有一定的格局和程式。文章以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尼罗河上的惨案》为例,从其侦探模式、情节设计、写作技巧三个角度来解读该作品的高度程式化。  相似文献   

6.
对议论文写作尚未入门的中学生,提供一定材料、规定基本结构,能使他们的作文有“案”可稽,有“法”可依,以至顺理成章。基于这种想法,我们进行了“程式”作文的尝试。什么是“程式”作文呢?下面举一例来说明。我们在讲授《察今》时,首先针对“世  相似文献   

7.
论书法程式     
本文着重从程式的结构分析入手,指出程式本身所包含的元程式和二度程式。书法的元程式注重的是书法线条语言的一般性规则,而二度程式则关注的是线条语言的私人性。二者的消长关系蕴含着个性强弱的诗意命题。作者旨在指明程式本身可能具有阻碍书家生命情思表达的负面作用,但它却是书法的物性所在,而且在书家作品的个性风格意义上有建构功能  相似文献   

8.
湖北房县是《诗经》的编撰者、西周太师尹吉甫的故里,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房县民歌传承久远、类型众多,是湖北省省级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口头程式理论"的指导下,探析房县民歌在"引子"、时间顺序、句法、数字、方位、韵律、主题上存在的口头程式特征.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的神话哲学与叙述程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尝试运用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阐释《红楼梦》的神话内容,力图在对《红楼梦》中的神话及其叙述程式剖析的基础上挖掘出潜隐于其中的哲学内涵及象征意义。全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将《红楼梦》中的石头神话、木石前盟神话、太虚幻境神话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加以分析,指出在《红楼梦》的神话系统中隐含着人从何处来,人生于世的价值何在,人往何处去这样一些哲学命题,曹雪芹正是通过神话的创构追寻着人生的意义。第二部分运用中西神话理论叙述程式,认为这种神话叙述程式是《红楼梦》的深层结构,是中国古代哲学观念与传统文化精神的产物,《红楼梦》所描写的人生的悲剧、家庭的兴衰、世事的沧桑、社会的循环诸内容皆包容于这种神话叙述程式之中。  相似文献   

10.
《河西学院学报》2018,(1):22-25
裕固族《格萨尔》研究是格萨尔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裕固族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纵观近30多年来裕固族《格萨尔》研究,主要集中在裕固族地区《格萨尔》的流传情况、裕固族《格萨尔》的文本分析、裕固族《格萨尔》的比较研究等方面,对裕固族地区流传的《格萨尔》不同语言版本、故事结构、文学内涵、文学形象、历史关联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同时也存在着《格萨尔》故事流传地分析不够细致、文本分析的广度欠缺、比较研究缺乏背后的文化分析、研究视角单一等问题,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克服。  相似文献   

11.
格萨尔是藏族历史上的一位英雄人物,《格萨尔王传》是藏族的一部英雄史实,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伟大史诗,是藏族文化的瑰宝.任乃强是中国著名的藏学家,是“格学”研究的奠基人,他不仅在甘孜州发现了《格萨尔》这一文化瑰宝,将他们记录,整理出来,推介于国内外,而且对于《格萨尔》史诗的性质、历史背景、艺术特点、部章结构、版本情况和格萨尔这一历史任务的充实性进行了科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浅议《格萨尔》戏曲的表演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萨尔》藏戏是藏族戏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藏戏的形式来演示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格萨尔》故事。《格萨尔》藏戏艺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格萨尔》史诗的广泛传播,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了《格萨尔》文化氛围,在格学研究、格萨尔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中具有深远的意义,是《格萨尔》文化表现的重要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程式作为一个准备就绪的结构单元,对演述者快速创编诗行、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吴道尔吉在现场演述胡仁乌力格尔《水浒传》的过程中,依靠着程式化表达,但他并没有视程式为一个僵死的解决方案,而是根据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自己的情绪状态等因素,通过扩展和压缩等变化,灵活地使用程式,将胡仁乌力格尔《水浒传》创编成为蒙古族民众易于欣赏和接受的文本。  相似文献   

14.
程式语搭配特征是分析立法翻译规范化的重要方式。本文基于语料库工具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英译本中的高频程式语搭配特征。通过与《魁北克民法典》英文本对比,发现两个文本中的高频程式语在使用频率和搭配上的差异比较大。文章从语言和法律两个维度研究搭配差异,认为造成此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传统法律文化对立法技术的影响、译者对立法文本的理解欠深刻、译者对程式语在原生英语语境下的使用规律掌握不够熟练。  相似文献   

15.
李更春  温丽 《海外英语》2014,(7):17-18,21
以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完形填空测试对他们的程式语知识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1)中等水平学习者对结构完整和不完整程式语的习得程度均较为薄弱,高水平学习者对两类程式语的习得程度均明显地好于中等水平学习者;2)两组学习者对结构完整程式语的习得程度均稍好于其对结构不完整程式语的习得程度;3)两组学习者对两类程式语的习得程度均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6.
《大连大学学报》2021,(4):49-58
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理,从形义构式及分析性角度重新阐述了程式序列的构型使用特点。程式序列本质上体现为程序性知识,其形义整体及(准)词汇化特征是语言过度使用后的结果;程式序列以意义(功能)为中心,它既包括自下而上的词义、韵律、搭配等方面内容,也包括自上而下的构式义、语境(语体)等方面内容。因此,对于程式序列的深加工应是多维的、分层的。本文认为,要实现程式序列由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以促进个人二语(英语)语言能力的快速发展,应凸显以意义为中心的程式序列深加工,从转/隐喻视角、语用推理以及图示(化)结构等认知角度强化其在生成和理解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传统艺术 ,比如戏剧、诗歌、书法、绘画等 ,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程式化特点 ,尤其是传统戏曲和中国画 ,程式化特征更为突出。有人说 :“否定中国画程式就是否定了中国画 ,就是抛弃了它最本质的核心结构。”[1 ] 程式正是以其独有的鲜明民族艺术特色 ,展示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眼中的世界 ,体现出特定的民族审美心理 ,是艺术总体构成的必然存在。由于程式表面上的类型化、规范化以及创作上的相对制约性 ,也一度被认为是中国画发展创新的障碍。其实 ,如果对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作一认真分析的话 ,就会发现 ,程式的这种局限性本身就体现了一种价值 …  相似文献   

18.
通过综述近年来国外有关程式短语的研究,包括程式短语的概念界定、程式短语的识别、基于结构和功能的分类以及目前国外程式短语的研究视角,来探讨国外有关研究给予我们研究方法和外语教学上的启示,以期能对国外研究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并在中国的具体国情下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宗教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可以为解读英雄史诗《格萨尔》打开新的视域。结合"行动者—系统—动态学理论""宗教功能论"对《格萨尔》中所示宗教文化和社会行为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格萨尔》的结构内容与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20.
程式,就是立一定的准式以为法,一点也改动不得。戏剧演员的表演说唱,要有一定的程式,工程技术人员的操作要有一定的规程;但语文教学由于教材的不同,学生的情况不同,运用固定的程式就要妨碍教学工作了。何深同志在《中学语文教学需要程式》中写道:“中学语文教学也应有它独特的科学性和规律性”,这种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规律性”就是一种“程式”。例如“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精讲多练”、“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积累词汇”、“过三关”、“落实‘双基’”、“以作文为中心组织语文教学”等,就是“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训练程式”。(见河南师大学报1980年第二期)但是,何文所举的“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