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在列宁、毛泽东的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削除两极分化"及"共同富裕"分别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条件、生产关系方面的特征和终极的价值取向。这一理论澄清了在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上的模糊认识,为探索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与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尤其是邓小平的社会发展动力观紧密联系的。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观点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考察邓小平社会发展动力,毫无疑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尤其是毛泽东对此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探索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中,毛泽东站在哲学的高度指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性及辩证法,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及"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等。尽管毛泽东最终未能成功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是这些优秀理论成果为今后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重要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与构建,是当代中国社会得以稳定、良性的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执政党在当前阶段所面临的最为迫切的政治课题之一。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是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理论创新的重要基础,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只有践行以"实践的唯物史观"为核心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始终坚持唯物性、辩证性与实践性的基本原则,才能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就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思想与中国文化发展实际相结合并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奠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与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以苏为鉴,倡导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建设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艰辛的探索过程中,明确地回答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奠定了理论基础.他着眼于我国国情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是建国初期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纲领.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思想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8.
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唯物史观中的核心内容,也是任何社会都普遍存在着的矛盾。在不同的社会中,在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社会基本矛盾都有其特殊的内容和形式。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位伟人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都进行过分析和论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本文针对他们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的不同论述,谈点粗浅之见。  相似文献   

9.
值此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到来之际,谨献此文以(讠志)缅怀.毛泽东思想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从几个方面展开阐述,即:毛泽东同志创立的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规律性的启示,奠定了哲学理论基础;他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起了奠定基础的作用,在理论方面,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思想从思想理论、社会历史实践和哲学的方法论基础等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从历史角度看,毛泽东思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阶段和环节;从实践角度看,毛泽东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丰厚的实践基础;从理论角度看,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思想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适应新阶段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最新理论成果是对我党历代领导人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中我党第一代领导者毛泽东关于发展的思想中就蕴涵着丰富的科学发展思想。毛泽东发展思想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经济是基础,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紧紧扣住经济的协调和谐发展。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我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了人民的主人翁地位,为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阶段划分 1、以20世纪50年代为起点的三个阶段划分。有的学者认为,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孕育和准备阶段。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的最初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最初的制度基础,并成为其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关于时代特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等问题的新认识新理论,为中国社会主义模式的变革奠定了理论认识基础。中国社会主义模式的变革,对坚守世界社会主义的阵地具有重要的意义,对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也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萌芽、形成和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艰难探索,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等人的积极思想成果,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经济理论,以此作为行动指南,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崭新的事业,毛泽东提出走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要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反对关起门来搞建设。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有局限性,但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17.
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新思想,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理论,深化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从而赋予了唯物史观新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在长期革命实践活动中,不仅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而且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也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表现在当国内战争结束后、当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甚至当他把主要精力转向抓阶级斗争后,在历史的每一个重要关头都告诫全党大力发展生产力、搞好经济建设。毛泽东将他高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丰富的社会主义实践紧密结合,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指出社会主义制度改革的必然性。同时还积极倡导向外国学习。这些都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日臻完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三、东西方革命的互动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性事业"的思想,即"共同胜利论",不仅为他们的世界革命中心转移的思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为他们关于东西方革命互动的思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因为东西方革命的互动也是以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前提和最终目标的.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理论基础。因此,研究毛泽东建设理论有利于把握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笔者着重探讨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形成过程内容及其现实意义,意在探究毛泽东建设理论形成的基本思路、发展思维,并恢复毛泽东建设理论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