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县临猗,有一批重教兴学的好干部。全区重教先进个人——角杯乡乡长武金锁同志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被人们誉为带着感情抓教育,舍得花钱办教育的榜样。村级校改由于历史欠帐太多,各村学校校舍均属土木结构,加上年代久远,旧房、烂房比例高,每年都有...  相似文献   

2.
论明清商人重教兴学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商人重教兴学是较普遍的现象,立家塾、置族学、兴义学、捐助地方官学与书院等,是明清商人重教兴学的主要方式。明清商人重教兴学的特点主要有:重教对象的宗族性、方式的多样性、地域的广阔性和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3.
探索构建素质教育运行机制庆阳地区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重教兴学风尚的革命老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区人民的观念意识日益更新,精神风貌发生着巨大变化,他们更加重视支持教育,对教育的期望也越来越高。面对党和人民的期望,如何办好全区近4000所学校,培...  相似文献   

4.
一个校长和三所学校──记河南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王保林郜玉华,白书庄,袁玉璋安阳市第四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王保林,年方35岁,当校长已经5年,且换了3所学校。这3所学校在他任职期间,校风校貌有明显改观,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有的学校从薄弱校跨入了全市教...  相似文献   

5.
周强 《湖南教育》2009,(8):16-21
一、坚定不移地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教育是国家大计,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湖南历来有重教兴学的传统,特别是近现代以来,湖南的教育走到了全国的前面。在原有的较高起点上,在新的形势下,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是事关湖南长远发展的战略之举。  相似文献   

6.
封面说明     
马越,回族, 西宁市人大代表。 现任大通县二中 校长,校党支部 书记,中学高级 教师。自1994 年任该校校长以 来,他锐意改革, 大胆创新,在全 县中小学中率先 完成了“三制” 改革。他运用教 育科学理论,结. 合本校实际,同 全体教职工一道, 制定了一整套科 学合理的教育教 学管理制度和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并把竞争机制引入了教学管理,提出了“教研兴校,教研兴教,教研兴学”的方略,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德、智、体、美、劳等各项工作的发展。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他不断更新观念,形成了坚…  相似文献   

7.
《南昌教育》2004,(2):1-1
1月29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余欣荣在南昌十中多媒体报告厅与市教育局中层以上干部和市属学校校长、书记座谈,共话南昌教育改革与发展,共谋人才强市、教育强市大计。  相似文献   

8.
永川区地处渝西,历来有兴学重教的优良传统。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永川区教研室针对当地实际创建了“四四”教研模式,“校本教研”在分层引领中推动着教师专业化成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一位好校长首先要姓“教”。要以“教”为主。育人为本,集中主要精力,抓好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对校长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范仲淹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教育改革家。范仲淹从政初期,就重视教育,着手兴办学校。公元1044年,范仲淹在宋仁宗和改革派大臣的支持下,主持了北宋历史上第一次兴学运动,史称“庆历兴学”。范仲淹不仅勤奋治学,积极兴学,还善于发现人才,注重培养和推荐人才,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重教兴学荐才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1.
●洛●城●教●苑●奇●葩●香——洛阳一高素质教育见成效●赵艳丽陈如陵洛阳,九朝古都,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驰名中外。这里不仅是“河图”、“洛书”的发祥地,而且早在数千年前的夏代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学校。从那时起,洛阳重教兴学,人才辈出……在古城...  相似文献   

12.
一、重教尚文的民风——社会经济发展与泰州教育重教尚文的民风,是泰州地方教育发展的一大特色,也是泰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民众基础。这种民风的形成,植根于泰州历史上小康富足的地方经济、敦厚纯朴的居民性格和重教兴学的文明传统。  相似文献   

13.
醴陵地处湘东,扼湘赣通道,饮“陶瓷、花炮之乡”美誉,是湘楚文化的发达之地,历来人文荟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重教兴学的优良传统,曾孕育出李立三、左权等一批杰出人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不断深入,醴陵市形成了“领导重教,全民支教,改革兴教”的良好氛围,教育事业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前,醴陵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18所,其中公办高中7所、  相似文献   

14.
本文略叙益阳人文,首言龙洲书院,次述胡氏家学,再及先贤成就,用意在于鉴古观今,再鼓重教兴学之风。  相似文献   

15.
湖湘文化与湖南教育的交互关系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湘文化与湖南教育发展两者密不可分,一脉相承,具有兼容性、台一性、同一目的性,表现出一种十分牢固的交互关系。湖湘文化的主要内涵和特点是忠君爱国,忧国忧民;传道求仁,经世致用;汇合百家,兼容并蓄;图变求新,敢为天下先;重教兴学、“磨血”育人。  相似文献   

16.
阮克信     
阮克信,男,福建省霞浦县实验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胡虎基金会奖教奖”获得、省德育先进工作、宁德市“名校长”、宁德市“星星火炬奖章”获得。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们学校的教学质量有较大幅度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改的深化。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是改革。校长作为“教头”,既然姓“教”,就要重“改”。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学校把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一项重点工程,并着重强化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永川区地处渝西,历来有兴学重教的优良传统。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永川区教研室针对当地实际创建了“四四”教研模式,“校本教研”在分层引领中推动着教师专业化成长。  相似文献   

19.
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醴陵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醴陵地处湘东,扼湘赣通道,饮“陶瓷、花炮之乡”美誉,是湘楚文化的发达之地,历来人文荟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重教兴学的优良传统,曾孕育出李立三、左权等一批杰出人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不断深入,醴陵市形成了“领导重教,全民支教,改  相似文献   

20.
袁世凯与中国教育科技现代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袁世凯与中国教育科技现代化很有关系,他注意兴学重教,培养人才,主张并实施引进和推广科学技术,从而拉动中国经济近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