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学导读,明目的。本组重点训练项目是“注意积累材料”。目的是“要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了解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和积累材料的,并把学到的积累材料的方法用于自己的写作练习。”教学本组课文前要开宗明义地向学生交待这一任务和目的。同时,为了让其了解“材料”一词的意思,对于刚升入五年级的学生可让他们阅读本组读写对话第一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见闻和感受,这些见闻和感受往往可以成为作文的内容。”并明白告诉学生,这里所指的可以成为作文内容的见闻和感受就是写作文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标》要求:"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是如何结合语言的实际应用,进行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呢?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小学生的习作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鼓励写作的个性化,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认识感受和想象大多不一样。[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王连福 《成才之路》2010,(20):44-45
《语文教学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一改过去大纲中“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等笼统提法,重在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的感性经验中取材立意,抒发真情实感,做到。我口说我心,我笔写我志”。  相似文献   

5.
一、学生做作文主人的原则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因势利导地和学生一起确定作文题目,选学生想写的标题,让学生充满情趣地进行作文。同时,让学生写“放胆文”,把文章写开,把思路写活,把笔头写顺。激励学生怎样看就怎样写,怎样想就怎样写,鼓励他们按自己的思路写出立意新颖、内容精彩的作文,发掘学生的创造意识。引导他们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法清楚明白地写出来,做到感情真实、内容具体、语句通顺,避免成人化、文学化,让学生按自己心理和智力的发展水平,尽情地表达自己的心声,真正做到以我手写我心、抒我情。这样做,才能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关于作文教学的阶段目标共有28条,分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二学段(3—4年级),“留心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像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三学段(5—6年级),“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笫四学段(7—9年级),“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独特感受”是自己独有而别人没有的感受,它靠的是观察发现,靠的是感悟体现。只有全身心投入生活,  相似文献   

8.
潘秋桂 《广西教育》2004,(7A):37-37
修订版小语教学《大纲》对小学阶段习作的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在修订版的大纲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两个明显的改变:一是提法改变:修订版大纲中多处回避了“作文”二字,用“写话”和“习作”来替代“作文”,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9.
付承葳 《辽宁教育》2008,(12):34-34
作文应是“说真话、诉真情”的自由天地。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生习作要求: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怎样才能做到感情真实呢?一、转变观念.要学生敢吐真言学生在作文课上往往会出现愁眉苦脸的现象。这时教师往往会拿出范文供学生们参考.学生大多会照猫画虎地一味模仿.这样会使大部分学生想写却又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可是学生在作文实践中往往不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把指导学生将作文内容写具体作为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1.
所谓个性化作文,褓程标准勘中提到:“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写自己想说的话”、“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爱感动的内容”、“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等,指出写作的愿望应发自学生内心,写作的内容应来自学生见闻、感受和想像,写作应不拘形式,作文的思想发自学生肺腑,语言应让学生自由表达。而当前学生作文的现状如何呢?  相似文献   

12.
古人提倡写作“文以载道”,但具体到孩子来说,他们的写作是一种感情的宣泄,或者说是一种“游戏精神”的体.现。他们把眼中的世界,心中的感受写出来,就高兴了。所以,与其说让他们学习写作,不如说是教他们用写作感受快乐。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学识的增多,他们的习作内容会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写作文要不要列提纲呢?我们不妨先来研读一下课标对小学阶段习作的具体要求:三、四年级,“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五、六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相似文献   

14.
一、质疑入情 :出示课题 :鸟情。(理解课题的意思 :鸟情 ,即鸟的感情。)鸟怎么会有感情?与谁有感情?为什么会有感情?读读课文你就会知道了。二、初读悟情 :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 ,要求读通课文 ,并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初步感受“我”和小鸟之间的感情。三、精读品情 :1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 ,说说鸟与谁有感情?2 默读课文 ,找出表现“我”和“小花”感情深厚的句子 ,认真读一读并圈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词语。3 结合学生讨论 ,主要抓住以下几句话体会“小花”对“我”的感情 :(1)它常常伴我左右 ,和我玩耍。(2)暑假开学后的第一…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教师要多方面引导儿童的想象和善于引导儿童的感情。”因为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培养儿童的感受能力,目的在使他们逐渐能够独立思维,能够独立掌握知识。根据我们平素在教学上的一些体会,认为真挚的感情是  相似文献   

16.
<正>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作文明确指出:"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可是学生在作文实践中往往不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把指导学生将作文内容写具体作为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下称《课标》)提出了一个“想象作文”的新概念和新要求。“阶段目标”提出3—-4年级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5—6年级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这里把写“想象”和写“想象作文”提到了与“见闻”、“感受”的“记实作文”并列的地位、同等的高度。而且,在“教学建议”部分还指出:“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等等。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呢?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 1.通过品尝一些食品,培养学生五官并用的观察习惯和能力,引导他们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2.根据新课标提出的第三学段的习作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引导学生抓住细节进行描写,在表达时适当地融入自己的想象,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 3.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并体验快乐,将作文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培养他们在生活中积累习作素材的意识. 课前准备 秀逗、榴莲糖、芥末花生、竹炭花生等食品.  相似文献   

20.
常常有小朋友问周.com,“为什么我写不出生动的作文来呀?”“为什么我总是觉得没什么可写的?”其实答案很简单,简单到只有两个字,那就是——观察! 良好的观察力是写好作文的重要条件。“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乐于书面表达”的目的,从而“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