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益同志离我们远去了,我们失去了一位好领导好老师,心中十分悲痛。1947年我从山东大众日报调入山东新华书店,在他领导下工作,以后又一起南下上海,新中国成立后又一起调到北京,在新华书店总店工作,及至上世纪末他主导筹建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一直得到他的帮助和教诲。这里回忆几件事,以表纪念。  相似文献   

2.
我在新华书店工作过十三年.前五年(1946-1950)是在山东新华书店和华东新华书店,后八年(1951-1958)在新华书店总店.在山东工作的情况,已写过一篇<解放战争时期的山东新华书店>,作为<战争年代的山东新华书店>一书的一部分,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篇<杂忆>从1951年离开新华书店华东总分店调到总店工作时写起.  相似文献   

3.
李何同志和我们永别了!8月5日,长期严重的心脏病,终于夺去了他的生命。党失去了—个好儿子,新闻战线上失去了—个好战士,我们失去了—个好战友! 他虽然离开我们了,可是他的音容宛在。我们会在一起工作,朝夕相处一段时间。这些天,许多记忆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我们在省总公司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化转换发行机制改革、图书购销体制改革和农村图书发行改革,充分发挥主渠道的作用。按照我们提出的“主业兴、多业发、机制活、人心齐、效益好”和“立足德州、面向山东、打入全国、走向世界”的奋斗目标,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今年8月份,经新华书店总店推荐,中央电视台来我总公司专门摄制了反映中国图书发行风貌的专题上星节目,向全世界播放。  相似文献   

5.
1996年,已届知天命之年的王书铭被山西省新闻出版局聘为省新华书店总经理。几年来,他与新组建的领导班子成员紧密团结,奋力搏击,与全系统一百多家新华书店的4000名职工一起创造了一流的工作业绩:  相似文献   

6.
简讯     
华东六省一市新华书店业务研讨会在烟台召开 华东六省一市新华书店业务研讨会,于5月17日至20日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各省市店经理、业务科长及山东青岛、烟台市店的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议。长期从事图书发行工作、在理论研究方面有较高声誉的浙江省店周一苇同志和福建省店张有能同志,也应邀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7.
华应申同志是毕生从事革命的文化出版工作的老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是1935年成立的新知书店的创始人之一。1942年到解放区后,他先后担任过《苏北报》总编,华中、山东等地新华书店经理。建国后,他历任新华书店副总经理、出版总署出版局副局长、文化部办公厅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局长、国家文物管理局副局长等职。他对我国文化出版工作有过卓越的贡献。1980年5月2日,华应申同志因病不幸逝世。本刊特请王益同志写这篇回忆的文章,借以表达我们的沉痛悼念。  相似文献   

8.
搞新闻的钱干事虽是我的顶头上司,但只比我大几岁。所以,平时和我们在一起时格外显得亲近,如兄弟般,和他在一起时,从未有过那种在领导面前的拘束、紧张的感觉。特别是每当从报刊上看到他的名字时,心里就涌起一种难以名状的亲切感。这位像大哥一样的领导,不仅人品好,让人心中佩服,而且他的英语水平在部队首屈一指,叫人羡慕不已!但前不久,他向组织提出了去西藏工作的申请,这个消息使我大吃一惊。我知道,这将是他在自己人生旅途上又一次艰难的跋涉,当然,也是使他的新闻采写水平更上一层楼的大好时机。想到昔日的友情,就更加使…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7,(6):107-108
<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唯一出版的新闻学著作,即恽逸群的《新闻学讲话》。这本小册子近4万字,原为作者1946年2月在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的讲演稿,学员将其授课内容整理以后发表于《新华日报》华中版副刊"新闻工作"上,随后由华中新华书店出版。1947年又有冀中新华书店、山东新华书店、胶东新华书店等版本。1948年4月,恽逸群对《新闻学讲话》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10.
二冬和我是北京大学硕士、博士同学.毕业后又都留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工作。多年在一起学习、生活和工作.我们相互之间已经是心领神会。他稳健的脚步声,他的微笑.他的一声老陈.总让我感到亲切和可信。2004年五一过后,当我听说二冬气管上长了恶性肿瘤.情况异常危险,我简直不敢相信。二冬是我们同学中最酷爱体育的人、我们经常在一起踢球.他是主力前锋.平时很少生病。这时候我突然感觉到我们毕业以后太忙了,没有多少时间来交流。现在他病了.我更怀念我们过去经常在一起的日子了。  相似文献   

11.
我与许中田同志在工作上接触较多,他担任副社长时分管离退休干部局,我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后来他担任社长时,我已调人事局,又经常向他请示汇报人事工作。在多年的配合工作中,我感到许中田同志是位可敬的好领导,也是位可亲的好兄长。政治意识非常强1996年9月,江泽民总书记来报社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谈话。一周年时,许中田同志提醒我们说:"那是新闻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党的一件大事。期间报社出现了很多可喜的变化,我们怎么用实际行动与党中央保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建立伊始(1949、9——1950、9)出版总署在胡愈之署长领导下,完成了新华书店集中统一领导和出版工作分工专业化两件奠基工程,功绩很大,在文化出版界已属尽人皆知。在此之后,他的注意力集中在哪方面呢?根据文献记载和大家回忆,他抓了出版物质量  相似文献   

13.
《华东新华书店简史(1949—1954)》,在18位离退休老同志4年多奋战,以及上海新华书店几届领导和有关同志的大力支持下,最近已由文汇出版社在上海出版发行。该书出版座谈会日前在北京新华书店总店举行。当年在华东区新华书店工作过的老领导、老同志王益、刘子章、周天泽等35人参加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14.
张中军1991年穿上了橄榄绿,自投身部队这个火热的天地后,军营中的一些新人新事不时在他的心中荡起阵阵涟满。由于他入伍前在县广播站搞过报道工作,有一定的文字功底,他便用自己的笔去汇歌军营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小伙的才气很快得到部队领导的赏识,将他分到武警山东总队二支队专职搞新闻报道工作。这下张中军如鱼得水,写得更勤了一H要有好的新闻线索,他保证不过夜,有时通宵达巴地写作,眼睛都熬红了,但他乐此不疲,从不叫苦。张中军对新闻有一种执著的劲头儿,他说,要写好新闻,一是要善于发现好线索;二是要有一股拼劲。1993年…  相似文献   

15.
我有一位亲戚。位居某名牌大学校长,但他的朋友有很多是平民百姓。对工作。他是一位好领导,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空闲的时候,他更愿和朋友在一起,谈谈诗画,聊天打牌,打牌输了,一样钻桌子,一样贴纸条。他常说的口头禅:“人生本来就短暂,没有必要成天把自己包装起来。”他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闻周刊》2006,(27):53-53
夫是个飞人,因工作原因经常出差,于是我们俩少聚少离多,明天,他又得去东京,不过这回我们俩不用再尝分离之苦了,他要带我一起去!因为他参加了美国西北航空的“环宇里程优惠计划”,积累的里程又可以为我换取一张免费客票了。  相似文献   

17.
继承发扬优良传统更好地发挥新华书店的主渠道作用□汪轶千李廷真新华书店于1937年4月24日在革命圣地延安诞生,今年迎来了她创建60周年。新华书店自创建时起,就一直得到党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和关怀。毛泽东主席曾两次为新华书店题写店名,现在全国新华书店统一...  相似文献   

18.
吕齐 《新闻导刊》2009,(5):10-10
1950年1月中旬,我们到了进军大西南的终点站一重庆市。我和另外六位同志到中共中央西南局宣传部报到。宣传部一姓王的处长找我们谈话,和每个人商量分配工作的问题。他对我说:“你去新华日报吧!”我说:“我不太喜欢搞新闻工作。”然后,他又提出要我去新华社西南分社、新华书店西南总店,我都摇头。  相似文献   

19.
有机会与内蒙古同仁在一起交流档案工作的发展情况非常荣幸。2005年8月底9月初,上海市档案局馆的同志曾到内蒙古学习档案工作经验,内蒙古档案局馆的领导和同志们给予上海同行以盛情的接待和周到的安排,通过交流,进一步加深了两地的友谊。内蒙古档案工作在工作目标管理、档案馆库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档案专业人才工作等方面的好经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相似文献   

20.
《出版参考》2005,(4S):i002-i002
3月6日-12日,教辅图书的领航者山东世纪天鸿书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志鸿率其高管一行对山东、江苏、浙江、江西四省的新华书店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该系统物流信息化建设和连锁经营的先进经验。这是国内民营企业首次和国有的新华书店进行战略发展方面的“亲密接触”和交流。考察组一行所到之处均受到了各省市新华书店高层的高度重视和热切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