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学生鼓掌     
我曾经给学生布置过一个作业:给妈妈洗脚.孩子们的经历大致相同.唯有一个学生说,当他端着水走到母亲面前时.母亲问:做什么?他说:洗脚.母亲说:你这么大了还要我给你洗脚?我累了.他说:不是,是给您洗脚.全班哄堂大笑.其实,父母、老师很多时候都没意识到孩子懂事了,长大了,以致忽略了他们的进步,不但不能及时地给他们掌声与赞扬,反而会说出不合时宜的话,伤害了孩子.  相似文献   

2.
<正>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兴趣、孩子的心情、孩子的尊严等,都是我们作为父母必须重视和思考的问题,别把这个时代的问题看得简单,有句话说得非常好:没有意志的人认为什么事情都很困难,而没有头脑的人认为什么事情都觉得简单和应该是这样的。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一代代的父母只为孩子的成长费尽心机,看了《三字经》几则故事,心中感受颇多。事件一:一天下午,我放学后,孩子和往常一样与很多小孩在隔壁车站区域玩。不知道一个小孩怎么哭起来了,孩子们平时玩得都很和谐,很快乐,我们大人也就顺便聊了起来。一位妈妈说:"你  相似文献   

3.
1980年夏天,我参加了第一次高考。毫不意外地,我落榜了——化学和物理都没有超过40分。母亲决意让我去当木匠。当时木匠还是个很让人羡慕的职业。我们当地有很多有名的木匠,但我母亲请不到,她请了家里的一个亲戚。这个木匠因自己是有手艺的,觉得自己特别牛,很是凶悍。他对我母亲说,这个孩子笨手笨脚的,不严厉是学不出来的,我要是打他你会舍得吗?母亲只得说,你打吧。  相似文献   

4.
王东华 《师道》2013,(1):13-18
这些年我们和全国数百位最优秀的父母接触,单独说某个优秀的父母,很多人会说是特例、是个案,别人学不到,但有这么多优秀的父母和你在一起,你会发现有很多共性。对于这些优秀父母的共性,我们总结了这样的六句话:第一句话是"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第二句话是"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第三句话是"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第四句话是"好成绩都是帮  相似文献   

5.
我只是一个孩子的母亲,而我的孩子,正是你的学生。 我的孩子今年初中二年级,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也是个很淘气的孩子。可以说所有聪明又淘气的孩子身上的优点和弱点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反应快,好提问,上课好说好动,好接话,好提出不同观点,成绩也太不理想。于是,他成了你眼里的个别生、“差生”。那次,他在课堂上对你提出了几个你无法回答的问题。据孩子回家说,你当时脸红红  相似文献   

6.
人情大过天     
木楣:我很不快乐。在很多人看来,我是一个优秀而幸运的孩子,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品学兼优,在学校和家里,我都深受老师和父母的宠爱。可是,我觉得其实我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我总是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我知道无论我说什么,同学们都会觉得我的优越感太强。所以我没有什么太好的朋友,更谈不上知己了。因为这样,我的心里总是有着深深的自卑感。这件事真让人烦恼。钟苑钟苑: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这句话: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之外,还要学习怎样和人相处,即为人处事。一个人无论他事业多么成功,如果他的人际关系很差的话,也是失败的。实际上…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目光     
我曾经看过两则小故事,一则是斯大林母亲的故事。1953年,斯大林在豪华的克里姆林宫会见了垂垂老矣的母亲。母亲问:约瑟夫,你现在究竟做什么官?斯大林说:你还记得沙皇吗?我现在差不多就是沙皇了。母亲大笑,说:其实我想让你当个神父。另一则是杜鲁门母亲的故事。当杜鲁门首次参选并一举成功,成了总统时,消息很快传到家乡。乡亲向他母亲祝贺:“太好了,您真应该为有这样的孩子而自豪!”他母亲微笑着平和地说:“我还有一个同样值得自豪的孩子。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呢。”在一个淳朴的母亲眼里,一个神父与一个国家最高领导没有什么两样;在另一个…  相似文献   

8.
远距离关注     
因为经常做家庭教育讲座,所以会遇到父母们各种各样的问题,父母们渴望、焦虑的眼神会深深地触动我。现在年轻的父母不缺文化知识,他们当中有硕士、博士,有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员,但这些都不足以使他们成为成功的父母,他们同样存在很多问题和困惑,其实他们最缺少的可能是教养孩子良好的心态和与孩子相处的技巧。现在家庭教育的问题不是我们对孩子的爱太少,也不是太多,而是我们在付出爱的时候缺少理性的思考,所以,在很多年以前,我就一直在思考,作为父母,怎样付出自己的爱才可以让孩子有理想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可能就是要学会“远距离关注”,通俗…  相似文献   

9.
常听到有的家长说:“如果让我再有一个孩子,我就知道怎么做家长了。”这说明家长在通过比较的方式学习家庭教育方法,常与自己以往的教育经验相比较,也常与别人的教育经验相比较,其实这都是从家庭生命周期的角度学习做家长。但不适宜的比较妨碍家长获得家庭教育的真谛。有个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他妈妈就给他安排了从周一到周日的翔实的课外学习计划。问她为什么要把自己和孩子都搞得这么累,她说同事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儿,现在北京一所著名的高中读书,是被保送进去的。这个孩子每天都学到深夜,没见过她出来疯跑,家里静得跟没有孩子似的。她得…  相似文献   

10.
斯宾赛曾经说过,教育不应在学校由教师开始,而应在家庭里由母亲开始。科学的素质教育体系的基础正是家庭教育。素质教育出自素质父母之手。孩子在学习上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家庭教育,并由于家庭教育而得以继续。每个孩子的身上都蕴藏着不可估量的潜力,只要启发得当,就可以很好地开发出来,而赏识你的孩子正是打开他潜能之门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1.
我只是一个孩子的母亲,而我的孩子,正是你的学生. 我的孩子今年初中二年级,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也是个很淘气的孩子.可以说所有聪明又淘气的孩子身上的优点和弱点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反应快,好提问,上课好说好动,好接话,好提出不同观点,成绩也太不理想.于是,他成了你眼里的个别生、"差生".那次,他在课堂上对你提出了几个你无法回答的问题.据孩子回家说,你当时脸红红的,眼神里有一种愤怒的光芒.可我们无论如何想不到你竟然会在第二天把我叫到你的办公室,并当着孩子的面对我说"管你一个孩子的工作量是我管理班级工作量的一半,你们最好给他转学"!  相似文献   

12.
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后不久,有位记者前去采访他的母亲。记者说:“有哈里这样的儿子,你一定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他同样让我自豪。”“是哪位?”记者掏出笔准备大书特书。“噢,他在外面挖土豆呢。”母亲深情地说。读了这则故事,我惟一的感受是,杜鲁门的母亲真是一位好母亲。养育儿女是一项艰辛而又快乐的工作,父母对子女充满期望是很自然的事。孩子尚未出生,父母已在心中有了一个理想宝宝:漂亮、健康、聪明而又乖巧;孩子出生后父母又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出色,听话,受大家欢迎。因此天资优异和…  相似文献   

13.
《教育》2007,(7)
不久前,一个10岁男孩的母亲给我写信,讲了自己的诸多困惑和不解。她说:我一直觉得,我还不算一个无知的母亲。我的父母很爱我,但我的童年不幸福,这种缺憾再也无法弥补,所以,我很早就下决心,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但是,这么多年过去,我发现自己其实很失败,孩子并没有朝着我希望  相似文献   

14.
女儿性格活泼外向,经常一回家就给我讲各种趣事.她在讲的时候,我会放下手中的事认真地听,并作出回应,这是亲子沟通很重要的一点.有一本书叫《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写得很好,书中提到了不少亲子沟通的有效方法.我们很多家长抱怨说孩子什么都不跟父母讲,宁肯跟同学说.其实,父母要反思一下:是不是在孩子想给你说的时候,你没有用正确的态度回应他?是否对孩子缺乏起码的尊重?  相似文献   

15.
深压在心底     
曾经有个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父母都是很平常的工人,没有显赫的地位。小孩子总爱做梦,常常会梦见自己的父母是市长或是明星,醒来后孩子就很懊悔,为什么自己会生长在如此平凡的家庭呢?于是孩子很努力地读书,他知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果然,孩子很有出息,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名牌大学。孩子的父母很高兴,他们住的条件并不好,厨房是公用的。孩子早晨醒来,听见母亲和邻居拉家常,嗓门很高很大,充满着喜悦和激动,说孩子如何有出息。孩子很烦,他忽然感到这个家的狭窄,还有粗鲁。他心头火起,冲到厨房,大声对母亲说:“你怎么这么烦?”母亲正…  相似文献   

16.
扫描     
中国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王东华以及全国优秀家长吴章鸿给所有的母亲敲响了警钟:要想孩子成功,自己必须优秀。王东华指出:中国正面临严重的家教危机,目前,传统精华的家教模式和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都未被吸收,家长们沿袭的多半还是上一辈的教育方式。很多家长一味要求孩子该如何如何,自己却未去做。王东华说,一名母亲烦恼地告诉他,她6岁的儿子最近学会了撒谎。经了解,有一次,这位母亲带着孩子开车接朋友,朋友问她到了哪里,她未说出真实的地点。结果孩子就是从那次学会了撒谎。王东华认为,家庭教育的根本之道在于教育家长自己,父母是孩子问题的…  相似文献   

17.
黄女士的两个儿女现都在美国读博士后,问她如何把儿女教育得那么优秀,她说,其实她所做的只是尊重孩子个性的发展及陪孩子做他们喜欢做的事。她说了两件小事,我们认为很值得一般父母参考、深思,所以多花些笔墨把它叙述下来: 小事之一女儿从小就喜欢天文,对星座特别感兴趣,常常半夜邀母亲陪她出去看星星。也许很多父母会很自然的反  相似文献   

18.
1980年夏天,我参加了第一次高考,毫无意外地,我落榜了——化学和物理都没有超过40分。母亲决定让我去当木匠。 当时木匠还是个让人羡慕的职业。我们当地有很多有名的木匠,但我母亲请不到,她请了一个家里的亲戚。这个木匠因为自已是学手艺的,觉得自己特别牛,很是凶悍。他对我母亲说:“这个孩子笨手笨脚的,学不出来的,我要是打他你会舍得吗?”  相似文献   

19.
亲子邮件     
主题:我很惭愧收件人:水冰发件人:一贝自从我懂事以来,说实在的,我并不快乐。因为爸爸妈妈给我的压力太大了。我的父母似乎和别人的父母不一样。我知道有很多同学的父母一天到晚就对着自己的孩子唠叨,提醒他们要好好学习。如果成绩考差了,说不定还会挨个“男女混合双打”。我的父母从不骂我,更别说打我。他们都是知识分子,爸爸妈妈都很优秀,多才多艺。而我,简直就是他们缺点的集合体,我太平庸了,连长相都是,别人看到我都会吃惊,说我长得不像爸爸妈妈。所以,我知道,爸爸妈妈对我很失望。看到我永远都波澜不惊的成绩,他们的脸就阴阴的,也不说什么。和他们的同事、朋友的孩子一起玩的时候,我也觉得自己远远比不上那些同龄的孩子, 我觉得自己很没有面子。我试图去做个优秀的人,但我做不到,真的,面对我有很多光环的父母,我时常陷入深深的惭愧之中。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作用重大,但是,似乎许多家长没有发挥好家庭教育的作用。一、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一)偏离实际的过高期待在学校中,当老师和学生交流时,经常会听见孩子很郁闷地说,某次考试父母一定要让他进入年级前100。其实如果我们静下心,会发现"年级前100"是一个有限的范围,实际也就只能有100人在该范围。而大多数被家长要求达到该目标的孩子,往往都是以往成绩不在该范围,甚至是远离该范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