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易卜生一系列戏剧的"收场白",三幕剧《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是一部探索人性、解剖灵魂、审视艺术与自我的反思性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与深刻的内涵,具有多重阐释的代码,同时也为现代戏剧艺术开拓出一个神话般的表现领域。本文以《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剧中四组地理空间的设置入手,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分析易卜生对象征手法的具体应用,挖掘这些地理空间的象征内涵。  相似文献   

2.
不同于早期的浪漫主义和中期的现实主义戏剧的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旨意,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晚期的易卜生开始怀疑个性反抗能否成功,怀疑个人理想能否实现,开始踏进他的第三个创作阶段:象征主义戏剧创作阶段。本文主要通过对"野鸭"的象征意义的分析,对易卜生的第一部象征主义戏剧《野鸭》进行解读,借以管窥易卜生后期象征主义戏剧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不同于早期的浪漫主义和中期的现实主义戏剧的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旨意,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晚期的易卜生开始怀疑个性反抗能否成功,怀疑个人理想能否实现,开始踏进他的第三个创作阶段:象征主义戏剧创作阶段。本文主要通过对"野鸭"的象征意义的分析,对易卜生的第一部象征主义戏剧《野鸭》进行解读,借以管窥易卜生后期象征主义戏剧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曹禺作为现当代戏剧界著名的作家受到了西方戏剧巨擘易卜生戏剧的巨大影响,易卜生主义以及易卜生戏剧的结构艺术、创作手法等方面都对曹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易卜生的第一部心理悲喜剧《野鸭》在曹禺的《雷雨》中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记,无论在人物对应、结构艺术、还是写作手法上都及其相似,但是在情节框架、写作方式和矛盾冲突中,《雷雨》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创新之处。因此,毫无疑问这两篇文章有着极强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戏剧理论界,对易卜生作品的评价分为两派:一是以“问题剧”界定,认为易卜生剧作的宗旨是讨论社会问题,其主要价值在于给人以伦理的教育和理性启示;一是以“社会剧”指称,认为易卜生剧作的要义是揭示人丰富和深邃的心灵世界,其主要价值在于让人们在情感共鸣和精神的陶冶中,把握社会本质性的内涵。前者存在着巨大的迷误。然而,长期以来,它却成为中国戏剧理论界包括戏剧观众对易卜生作品约定俗成的一种认知。结合易卜生的创作,对理论界以“问题剧”界定易卜生剧作的迷误进行剥视,可以还易卜生作品本真的面貌。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照分析了作为艺术创作手法的象征在戏剧领域中的特殊作用,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荒诞派戏剧的象征主张,现代主义戏剧各流派运用象征手法的不同特征,象征的多重性与立体性,象征的多义性与朦胧性。  相似文献   

7.
英国著名易卜生研究家迈克尔·迈耶在他写的《易卜生对现代戏剧的影响》一文里说:“易卜生的成就可以与他同时代的三位伟人达尔文、马克思和弗洛伊德在他们各自领域中的成就相媲美。易卜生的剧作登上舞台,使戏剧的面目为之一新。其影响深远,无与伦比。……易卜生是戏剧史上的罗马,条条大路出自易卜生,条条大路又通向易卜生。”的确,易卜  相似文献   

8.
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以其多变的表现主义手法开创了美国现代戏剧的新概念。他用"舞台化"的表现主义手法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示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人多重而矛盾的人性,痛苦而迷惘的灵魂。试从尤金.奥尼尔中期剧作中常见的心理象征、视觉象征和听觉象征三个方面梳理和总结他的戏剧创作手法,以期更准确地解读奥尼尔的戏剧作品并为表现主义文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易卜生戏剧中的神秘倾向与西方化传统关系密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北欧民族化心理积淀的滋养和激励;二是来自对欧洲学中神秘因素的借鉴和吸纳。此两条路径,不仅成就了易卜生独特的戏剧品格,而且为准确理解易卜生戏剧所承载的西方民族化积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以其多变的表现主义手法开创了美国现代戏剧的新概念.他用"舞台化"的表现主义手法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示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人多重而矛盾的人性,痛苦而迷惘的灵魂.试从尤金·奥尼尔中期剧作中常见的心理象征、视觉象征和听觉象征三个方面梳理和总结他的戏剧创作手法,以期更准确地解读奥尼尔的戏剧作品并为表现主义文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易卜生通过他的戏剧《人民公敌》体现出他对生态的忧虑和重视。中国对易卜生的关注与引进,从1908年鲁迅对易卜生的介绍,胡适在《新青年》的引进,到现在有一百年的历史。胡适在《易卜生主义》里推崇的是易卜生的写实主义和斗争精神,人们对环境危机的忽视,使我们深感易卜生在当今社会的价值与意义。新时期,关于生态的戏剧出现在中国的舞台上,这是值得欣喜的,这也可以说是《人民公敌》对中国现代戏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名作《群鬼》中,“鬼”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鬼”不仅暗示剧中人物犯下或承受的种种罪孽与痛苦,也象征压抑、束缚、摧残人性的传统伦理道德.易卜生妙笔生花、布局精巧,借这出人间悲剧揭露、鞭挞了上流社会的虚伪与丑恶,对饱受当时社会伦理道德压迫与扭曲的灵魂给予了深切的同情.深入地探讨、挖掘“鬼”的象征涵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群鬼》的思想内涵,把握易卜生本人的真知灼见与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3.
历年高考对文学作品的考查。尤其是对有关文意的理解与把握考查上,几乎都涉及对象征手法的准确理解与把握。以全国卷为例,看看象征手法在文学作品阅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走近易卜生     
笔者对易卜生的兴趣来自于一个巨大的疑问:为什么但凡西方的戏剧史、文化史乃至思想史,都无比尊敬地称他为“现代戏剧之父”?为什么在西方戏剧界关于易卜生的评论汗牛充栋,并且有人总结为“条条道路出自易卜生,条条道路又通向易卜生”?  相似文献   

15.
《小艾友夫》是易卜生后期戏剧的代表作,戏剧同名主人公小艾友夫只在其中第一幕短暂登场便早早落水身亡,看似无关紧要,但实际上却是理解戏剧内涵的关键所在.通过对该戏剧文本的细读,探究小艾友夫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及其对戏剧情节的推动作用,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易卜生的这部戏剧.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挪威杰出的诗人和剧作家亨利克·易卜生(1828—1906)在中国并不是陌生的,早在“五四”前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就介绍过他的戏剧。“五四”前后,易卜生及其戏剧对中国人民反对封建礼教,争取妇女解放运动起过积极作用。即使是现在易卜生的作品,仍然启人睿智,发人深思。易卜生不仅对挪威文学、斯堪的纳维亚文学有重大的贡献,而且对整个世界文学有显著的影响。他是欧洲近代剧的伟大创始者。在欧洲戏剧发展电上,他的戏剧可以和莎士比亚、莫里哀的作品媲美。易卜生出身于破产的商人家庭,生活与创作在挪威资本主义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初,中国人最初接受西方话剧的时候,对于现实主义的戏剧并不热衷,而其时正是易卜生的现实主义戏剧风靡全世界之际。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一些新文学的倡导者,对于在新浪漫派的名义下的西方唯美戏剧,却一度格外加以提倡。胡适在1918年6月《新青年》的“易卜生专号”上说:“易卜生的文学,易卜生的人生观,只是一个写实主义。”易卜生把家庭社会的实在情形都写了出来,叫人看了动心,  相似文献   

18.
从摹仿说到表现说,从哑剧到台词剧,戏剧从单一的滑稽杂耍到艺术表演,逐渐走向成熟.随着哲理意识的不断深化,观众审美欲求日渐提高,戏剧的表现手段也越来越丰富,诗歌中的意境、象征、隐秀手法也开始被戏剧所运用.新潮剧在表现方法上,反对直抒胸臆,强调“暗示”、“象征”,以构成一种朦胧、隐晦、谜语式的艺术总体个性.这一艺术特质集中地体现在戏剧内容的主观性和神秘性.作品的深层意蕴不是现实主义的典型化手段所能获取的,更不是自然主义的细节描写或印象主义对外观的印象所能把握的.一般地说,新潮剧所摄取的象征体,多是凭主观直觉感受和内心梦幻直接产生.  相似文献   

19.
曹禺戏剧成功运用了象征手法,无论在主题展现、形象塑造、环境设置、结构安排等方面,象征色彩都非常明显,这种表现手法贯穿于曹禺整个话剧创作。这些手法的运用,使曹禺戏剧的风格热烈而激荡,内容深刻、含蓄、富于哲理性,洋溢着一种缠绵淡远的诗情画意,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徐小说的美感来自作家对审美距离的把握。他通过叙述时态、人称的选择、小说社会环境的隐蔽和情节的虚化、突转与巧合 ,并用象征的手法或象征化的整体叙述等来调适审美主客体之间的距离 ,从而使作品的通俗性故事具有了现代性思索与情感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