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莉 《阅读与鉴赏》2010,(6):34-34,71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之一,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形成主动性、探究性的学习习惯.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新语文课程标准给了语文教师极其广阔的创造空间.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更要把握住教学中各个环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2.
陈温萍 《考试周刊》2012,(73):37-37
师生都想获得一把开启语文阅读大门的钥匙,钥匙当然有.但这把钥匙不是别人直接给的.而是自己获取材料自己打造的。老师能够给予学生的是指点学生获取材料的途径和打造钥匙的方法。这里所说的材料.是指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系统知识;所谓自己打造钥匙,是指不断积累感悟。练好基本功。学生在了解掌握各种语文阅读知识的基础上,要学习并掌握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阅读方法。本文就如果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这个问题作了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重要板块.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长期探讨的话题。语文教师在苦苦探索的同时,也走入了一些误区,如只重视语文知识的讲解、灌输,而忽视语言材料的积累、内化和语感的积淀,急功近利,结果,不但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反而扼杀了。他们的阅读兴趣……近年来,我校开展“个性化阅读”的教研活动。本人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感受颇深:只有深入文本,读出个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其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而这恰恰是学生的薄弱环节。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不但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知识积累,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开拓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只有引导学生对作品自主探究。在学生自主感受、自主理解、自主鉴赏的阅读过程中,阅读能力才得以锻炼、促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6.
张学红 《考试周刊》2014,(43):62-62
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好的阅读能力会使人受益一生。对于基础教育初级阶段的小学生.如何进行正确、有效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加大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主阅读。阅读能力决定阅读质量,只有在现阶段提高阅读能力,才能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最重要的内容。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读”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重视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重视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8.
孙晓艳 《文教资料》2009,(35):64-65
默读.有着别的阅读形式不可比拟的价值与特性.是学生个体阅读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训练、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默读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意义。小学生在默读时,注意力、记忆力及理解力是重要的阅读心理因素。因此在训练小学生默读能力时,应遵循小学生阅读的心理特点,采用合适的方法,把握小学生的阅读心理.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默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牛晓广 《新疆教育》2013,(13):70-70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品质。”即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品质,增加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品质,是我们语文老师共同面临的艰巨任务。从实践来看,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着眼点还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本文我就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阅读能力的高低.是衡量语文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大多数学生而言.语文阅读的兴趣、范嗣是广泛的,阅读量也是不小的。可是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等,却不尽人意。要想使阅读教学真正对提高语文素质起到推动作用.必须十分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在低年级学生中,阅读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素养,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黄金阶段.所以.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抓好阅读这一关.增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使他们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的诸多环节中.阅读教学是中心环节.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依据。加强阅读教学对加快语文教学改革。进一步培养学生素质至关重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用时最多,却不尽如人意,忽视学生的阅读心理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学生阅读心理研究,从阅读的动机与过程两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教学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大纲》对于中职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出明确要求。阅读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素养。我认为如果学生在语文阅读中能够做到读书有法、读书有趣、读书有得,那么他的语文阅读能力自然就会提高。作为中职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王献红 《学周刊C版》2010,(8):149-150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大量实践证明.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阅读质量密切相关。为此,本文就中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方法、阅读内容、阅读数量、阅读效果、阅读积累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从而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借鉴.以期达到不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从事中学语文教学许多年了.在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总觉得力不从心.不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文言文阅读.不论是科技文阅读还是文艺文阅读.不论是平时教学还是应试测验都让人不乐观,也不轻松.甚至还发现厌学者未必阅读水平差.认真的阅读未必答题能力强。这难免让人产生困惑:语文教师怎样才能真正让学生的阅读水平得以提高.怎样才能让学生对阅读考题不产生畏惧心理呢?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究.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一种语言学科.文学的宝库中.我们随时随地都能了解到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名人古迹、天文地理、哲学史诗等。这些社会知识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逐步使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的感悟作品、鉴别评价的能力.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小学阶段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和阅读技巧的培养.是我们一线教师长期研究的重要课题。那么,如何采用多种手段。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能力,也是其他学科学习能力提高和效果有效增强的前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通过灵活多样的阅读方法指导和训练的有效开展,让学生不仅有阅读兴趣和阅读方法,还有很强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有效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李静 《文教资料》2011,(36):181-182
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中尤为重要.面对现今学生不喜欢读书的现象,本文提出阅读教学应回归文本,培养学生稳固的阅读兴趣。回归文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即品味语言,设置悬念.联系生活。  相似文献   

20.
师娘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读书。中小学阶段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丁不同的要求,突出了阅读的重要性,提升了阅读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所以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阅读效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笔者以为提高中小学生阅读效率.应从以下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