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告受众指广告宣传的接受者,是广告媒体的服务对象。广告受众的心理主要表现为需求心理、好奇心理、从众心理及表现心理,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会导致受众某种消费行为。广告受众应突破一些广告的"心理策略",理性消费。  相似文献   

2.
石悦 《池州师专学报》2008,22(1):101-102
消费时代的电视传媒版的民生新闻和娱乐新闻,因贴近生活、贴近民众,满足了受众的需求而异军突起,但这只是新经济社会时代媒体“喉舌”功能表现的一种新的形态和方式,这决不意味着电视媒体“喉舌”功能的丧失或过时。新闻媒体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与时俱进的同时,不能弱化或丧失其原本的“喉舌”功能,切实负起“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新闻故事化报道是媒体适应受众心理,挖掘深度报道的重要方式.不断提高新闻故事报道质量,是当今市场经济下,记者适应新闻竞争,挑战发展机遇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桂贤 《华章》2011,(27)
虚假新闻是新闻工作者在为了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的情况下产生的.在当下激烈的媒体竞争下,新闻工作者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以假新闻来吸引受众的目光,同时虚假新闻已经对社会造成了诸多危害.  相似文献   

5.
从新闻传播者和受众两个角度对软性假新闻的成因进行心理学的分析。要防止软新闻造假失实,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是自律的前提,而严厉的事后追惩措施能有效遏制各种造假的心理。同时,媒体要担当起新闻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的责任,使虚假新闻失去市场。  相似文献   

6.
从受众心理看新闻报道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媒体面临着空前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在新闻传播的两极,“受众”与“传者”的关系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研究“受众”心理,总结归纳他们的新要求、新愿望,有的放矢提高新闻报道水平成为各媒体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韩流背后的文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流在近些年来作为一种新的时尚正携其文化内涵席卷着中国,其背后的所蕴含的韩国民族心理及思维方式对受众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本文从韩国影视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概况、韩流在中国广泛传播的背景及原因分析、韩流文化对受众心理的影响及对相关消费产业的拉动和促进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释,试图从中得出启示。  相似文献   

8.
虚假新闻之所以能够突破媒体制定的严格编审关口登堂入室,甚至在一些大刊名台上传播,说明目前媒体在报道的口径上普遍存在着重制度建设轻过程管理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暴露了新闻制作过程中的缺陷;二、反映了受众心理的关注度;三、评判、制裁的标准不足。对虚假新闻,媒体工作者要具备高度的警觉性。  相似文献   

9.
透视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浅析传媒与消费关系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这个消费时代,媒体文化已成为展示社会冲突和建构社会现实的重要舞台。不同身份认同和价值观念通过交锋和调和,成为构建当代个体、社会和文化的主要动因。媒体文化对人们消费的内容和方式也在进行着无孔不入的渗透。媒体文化在消费社会的格局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标题作为新闻的头面在报刊英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了新闻受众的两种心理效应:从众效应和逆反效应。在探讨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和基本翻译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受众的心理效应,分析大量实例,提出一些实用的翻译技巧。笔者认为在对英语新闻标题翻译的过程中,除了结合一定的翻译原则外,还需要注重译文受众的心理分析,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媒体批评作为当代文学批评的新兴范式,生存在大众媒体市场化运作的兴盛之中,必然要接受来自于大众媒体传播内在的规律的要求:重视受众地位,满足受众需求,研究受众心理,引导受众。媒体批评传播过程内部的受众及其所代表的微观市场,成为影响媒体批评重要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分析和引导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大学生的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消费的心理和行为往往产生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形成特有的群体消费心理特征。本文从大学生消费的心理需求、社会消费环境对大学生消费心理产生的影响出发,以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为主题,针对他们的消费特点,提倡大学生消费责任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从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公共新闻到时政新闻民生化,中国电视新闻传播观念在不断更新。这一嬗变过程的重要意义在于激发了业界、学界的探索力,促使人们认真审视新闻的本质、媒体的角色、媒体与受众及政府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前电视受众心理的基本特征是:一、认知心理,受众需要通过电视媒体感知周围环境、认识生活。二、认同心理,受众认同感的产生,来自信息传播的真实性。三、参与心理,受众需要通过电视媒体体现主体意识,进行表达与互动。四、娱乐心理,受众需要通过电视媒体丰富生活内容,消遣娱乐。电视栏目应当主动适应变化、适应受众的心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新观念随之而至,受众心理需求在不断改变和提升,电视台数量急剧增加和新型媒体的不断涌现,对电视媒体不断形成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媒体之间出现激烈竞争、新闻的严重同质化等现象在所难免.电视媒体如何创新新闻策划,如何优化技术环节,最终实现报道效果的提升,值得思考.文章以黔东南为例,针对如何优化电视新闻效果策划环节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假新闻是新闻业的顽症,在具体的新闻传播实践中,假新闻、不实报道屡禁不绝,愈演愈烈.假新闻是由综合因素造成的,迎合受众的"期待视野"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的主导概念由受众的"期待视野"角度可从假新闻的种类和受众心理两方面来解读假新闻的出现.受众和媒体始终处在矛盾的统一体中,所以,要坚持受众的"期待视野"和新闻价值并重的二元论.  相似文献   

17.
新闻播音与受众心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受众心理角度出发,对受众心理规律、新闻播音规律以及二者的关系做粗浅的分析和探讨,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对新闻播音提出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接受美学与新闻传播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实践迫使新闻学的研究关注受众与新闻传播效应,而这正是传统新闻学理论中的薄弱之处。接受美学对文本与接受关系的全新理解,为新闻传播效应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这一切又与马克思关于生产与消费的理论暗合。  相似文献   

19.
媒体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争夺受众的竞争。要在竞争中取胜,就要持续地满足受众的需要,即制造连续不断的看点。虽然如今人们处在信息泛滥的时代,却又是一个原创和独家信息匮乏的时代,新闻同质化让媒体颇为头痛。那么,面对雷同的新闻题材,技高一筹地运用策划:从内容设置到版面包装,从媒体延伸到受众互动,让新闻事件、报道话题立体、丰满起来,能给受众极大的冲击和阅读满足,就成为媒体制胜的法宝。新闻策划,这个原本颇受质疑的词,现在被媒体不声不响地玩转于股掌,不谙此道,媒体就很难真正引导受众、贴近生活、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20.
以《西安晚报》为例,本文分析了受众与媒介对调查性报道及其公信力的影响。本文认为,受众的心理接近性与地理接近性是营建媒介公信力的起点,媒体在进行调查性报道时应根据受众的不同分类、社会关系来选择和解释媒介内容;媒介在调查性报道的研究中是公信力营建的支点,媒介组织现存的制度弊端、潜规则现象是削弱媒介公信力的重要因素;媒介从业人员新闻专业主义缺乏、报道独立性弱化和面临重重压力是制约媒介与受众关系的主要原因。最后,针对如何改善调查性报道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