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集……于一身(体)"的表义特点"集……于一身(体)"("集":动词,集中;聚集;"……"是"集"的宾语,一般是名词性成分;"于":介词,在;"一身(体)":全身;自身)也可以说成"将(把)……集于一身(体)"(这两种形式以下简称"该格式")。该格式的表义功能主要有两种:一是表示将几种事物或事物的属性集中在一个人或事物身上。例如:  相似文献   

2.
一、核心词汇(一)"四会"单词(略)(二)"三会"单词(略)(三)拓展词汇:序数词:(1)英语序数词第1-19除first,second与third有特殊形式外,一般情况下在基数词后面加"th",如:four-fourth,six-sixth。但fifth,eighth在写法上有细微变化。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普通话用在动词后面表动作行为可能性的"得",<歧路灯>对应的有"得"、"的"、"哩"三个,其中表可能的"得/的"见于"动+得/的+补+(宾)"、"动+得/的+(宾)"、"动+宾+不得"、"动+不得/的+(宾)"四种格式;表可能的"哩"仅见于"动+哩+(宾)"和"动+不哩+(宾)"两种格式.普通话保留了<歧路灯>表可能"得"的绝大多数格式,区别仅在于<歧路灯>尚存的"动+宾+不得"在普通话中已经消亡;河南方言上述格式则均未沿用下来.  相似文献   

4.
一、确定定义格式下定义有两种格式:m是(就是,是指)S_1,S_2,S_3……的M。S_1,S_2,S_3……的M是(就是,叫做)m。"m"是被定义的名词,"M"是m所属的类别,"S_1,S_2,S_3……"是被定义名词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5.
"诸"是不是合音词的况总共有三种:(一)"动词+诸",(二)"动词+诸+乎",(三)"动词+诸+名词(或词组).文章对这三种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讨论,发现上述(一)、(二)两种情况的"诸"字都只相当于代词"之",由"诸"字煞尾时,"诸"字并不是"之乎"的合音.第(三)种情况的"诸"字,有称代作用时,只相当于代词"之",认为"诸"字是"之于"的合音,是忽视了古代汉语中"于"字可用可不用的客观事实而误会的结果;"诸"字无称代作用时,只相当于介词"于".最后得出结论:"诸"没有合音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6.
黔东苗语"no~(44)"在"?u~(31)+no~(44)、o~(33)+?u~(31)+no~(44)……""?iɑ?~(55)+no~(44)、■hiu~(44)+no~(44)……"等结构中表示概数或约量。黔东苗语概数助词"no~(44)"的结构可以划分为进位制数词+no~(44)、度量衡单位量词+no~(44)、数量结构+no~(44)三种类型。通过对语言事实的考察分析,发现在概数结构中,no~(44)的词义可以表示"左右""略超于""略多"与"略等于",其中,"左右"占绝大多数,"略多"和"略超于"次之。  相似文献   

7.
<正>记叙文,不论是用第几人称写,基本内容都可以用习作者自己的语气,但对于文中人物的原话就不能,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四种书面格式。作文中人物的原话,除了都要用上引号之外,围绕"说"字的交代,还有四种格式: 第一种:在一般的情况下,说话人在前面交代,"说"字后面用冒号,例如: 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 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2012,(1):18
正起源于"沪江法语网"网友贴出的一篇《学法语的人你伤不起啊!》的帖子。标准格式为"×××的人你伤不起啊!!!×××啊,有木有!!!!!(即有没有的意思)"每句  相似文献   

9.
V1与V2是"动作与结果"义的"数+V1(+而)+V2"式动量表示法,其各小类的发展演变可概括如下:"数+V1+V2(+O)"、"数+V1+不+V2"和数词为非"一"的"数+V1+而+不V2"三种表达式的发展过程和原因相似:随着动量范畴和动补结构的发展成熟,动量词分别于隋唐、南北朝和元明时期进入第一、二和三种表达式中数词后面的位置;第三种表达式中的数词是"一"时发展过程与"数+V1+连词+V2(+O)"相似:数词"一"发展成为副词,原动量结构发展出"一…(而)不…"、"一…而/就…"的表达格式;"数+V1(+O)+连词+S+V2(+O)"随着汉语连词的迅速发展和形合法复句的普遍运用,到南北朝时期就开始被表义更加清晰的形合法复句代替了。  相似文献   

10.
好书架     
①地下惊魂第二章地板下面的世界(接上期)"我?"招风耳大惊失色。"对,就是你,招风耳。"老国王说,"还有你的这三个伙伴,大头菜,皮蛋,当然,还有这位聪明可爱的娜娜。""您……认识我们?"伙伴们无不惊骇起来。"当然认识。"国王说,"在选中你们之前,我对你们的身世做过详尽的调查。你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或多或少有一种  相似文献   

11.
教学中,我发现无论是人教版还是北师大版教材,"想"字后面都有三种不同标点出现。即":想"字后面加冒号;"想"字后面加冒号、引号;"想"字后面加逗号。  相似文献   

12.
"fight"可作及物或不及物动词用,也可作名词用,词义为"战斗"、"斗争"、"打仗"、"打架"等等。作及物动词用时,可直接跟宾语。如:fighttheenemytoafinish(与敌人战斗到底)。一般情况下,作不及物动词用,后面尾随"against(with)"表示"与(和)……作斗争(抵抗)"。如:ThepelplewerefightingagainsI(with)theFascisinmanyplace.(人民在许多地方抵抗法西斯。)尾随"for"表示"为争取  相似文献   

13.
一、动词be的形式口诀展示:be动词三变化,am,is还有are,"我"(I)用am,"你"(you)用are,is紧跟"他(he)、她(she)、它(it)"。"我们(we)、你们(you)"和"他们(they)"。全用are来表达。  相似文献   

14.
<正>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去照亮别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一天早自习,我急匆匆地走进教室,便有同学站起来告状,"董老师,巴××他一早来到学校就在黑板上乱画。"听着同学的汇报,我的脸不由阴了下来,厉声说道:"你个调皮蛋!你在黑板上乱画,哪个像你?"巴××低着头,涨红了脸,"我……我……"说不出话  相似文献   

15.
论点     
关于职业教育的本质研究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我国学者对职业教育本质的研究可简略归纳为以下10种:(1)"生利性"说。认为职业教育是在提高受教育者造福社会与他人的能力之时,同时给与他人获得生计的手段和本领。(2)"社会性"说。认为职业教育属于社会范畴,是一种人类社会实践活动。(3)"职业性"说。认为职业教育具有以职业为导向、为就业服务的特点。(4)"生产力"说。认为职业教育就是生产力。(5)"民众性"说。认为职业教育具有"大众性"、"平民性"、"普及性"的特点,即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6)"适应性"说。以职业教育本质的"多样性"、"适应性"为代表,认为"多样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适应性"表现在职业教育制度的适应性与  相似文献   

16.
《景阳冈》(义务教材五年制第十册)中有一句:“却把大虫吓唬我?”其中“把”宜改为“拿”。普通话中,“把”有三种用法:①“把”的宾语是后面动词的受事者,整个格式有处置的意思。如“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②后面的动词是“忙、累、急、气”等加上表示结果的补语,整个格式有致使的意思,如“把我累坏了”。③“把”的宾语是后面动词的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所"字词组应包括"所+动"、"主(之)+所+谓(动)"、"宾(之)+所+动"、"状(之)+所+动"四种结构方式。四种结构中,"所"皆用于动词或动词词组前,皆具有将与之结合的词或词组变成自己的逻辑定语或后面名词、代词的结构定语的作用,由此构成的结构功能上相当于一个名词。  相似文献   

18.
“不比…(更)……”,“更”字后面接形容词,意为“同……一样不……”。例如:你这个主意不比我的更高明。(两人的主意同样不(怎么)高明)a、这一格式不说明程度上的差别;而且比较的双方都带有否定的意味,也就是说“更”后面所接的形容词在实际上所表示的是其反义词的意思。b、这是一种  相似文献   

19.
一部分同学认为,冒号的使用很简单,只要在"说"字后面加上冒号就行了.殊不知,引文前面用"××说","说"字后面用冒号表示停顿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如果说"××说"之类的话放在句子中间或者句子末尾,就不一样了,这个时候就必须谨慎对待,不能滥用冒号.……  相似文献   

20.
<正>李弗不老师在《大众化错用语举隅》(见《中学语文》上旬刊2014年第12期)一文中谈到"‘非……不可’断后用"现象,例如:"……那是是非之地,大家提醒说不能去,可他却非去。"(毕福剑,4月22日星光大道频道)"这死孩子,脾气就是倔,叫他不要来,她却非来……深圳有啥好?"(央视一台晚间新闻《留守儿童》,2014年6月1日)李老师指出:"‘非……不可’是用双重否定来表达肯定意的,现在,很多人喜欢把后面的‘不可’略去,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