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是教会学生掌握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和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使他们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逻辑思维训练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如下方法: 在基础知识教学中,结合数学语言、口头表述进行训练。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  相似文献   

2.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数学本身逻辑性较强,根据学科的这一特点,把数学知识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题材,寓思维训练于教学之中,关键在于加强知识发展过程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思维全过程。从儿童思维特点来看:小学生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这时的逻辑思维是初步的,且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具体形象性。因此,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逻辑思维是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和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而掌握和运用这些思维形式和方法的程度,就是逻辑思维能力,即正确、合理地进行思考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中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数学教学中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数学教学中必须从教学内容、教法、教学目标方面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  相似文献   

4.
教学大纲指出: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思维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并积极加以应用,使知识得以内化,使思维得到训练,教学中我...  相似文献   

5.
逻辑学教学应当重视逻辑思维技能的训练樊淑爱思维的逻辑形式是指从具体不同的、千变万化的内容中抽象出共同的、比较固定静止的形式结构。逻辑学教学就是要求学生能准确有效地掌握一些形式结构和方法,并能用这些知识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对思维形式及方法的抽象和运...  相似文献   

6.
逻辑思维是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和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的多种形式,而掌握和运用这些思维形式和方法的程度,就是逻辑思维能力,即正确、合理地进行思考的能力.高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应该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数学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抽象逻辑思维是一种假设的、形式的、反省的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训练是指采用一定的程序,对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抽象逻辑思维方法、抽象逻辑思维知识和抽象逻辑思维态度等进行的系统训练。  相似文献   

8.
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是基础,是物理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时,应注意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掌握思维收敛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胡华顺 《中学教学参考》2011,(23):49+74-49,74
一、掌握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特点 对于刚刚开始学习高中物理的学生来说,虽然认知水平已达到一种形式运算阶段,且已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判断能力,但因为他们从没进行过专业化系统化的物理思维判断能力的训练,加上他们物理知识及其经验的不足,具有很大的制约性和局限性,所以他们的逻辑思维判断能力和思维品质相对较差。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低年级数学教材中,往往是把新的口算方法,转化为学生已经掌握的旧方法,并在例题中提示具体的思路。在这里,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是引导学生思维的关键。学生如能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地想通这一关键,其他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我们应在新旧知识联结点这一思维关键处,编制一些必要的习题,训练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育科学最核心的问题是认识语文教育思维规律、进行思维训练的问题,具体说,就是按照人的思维规律和思维发展规律,激发学生思维兴趣,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加速获取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从而尽快提高语文教育质量。一、语文思维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已被社会承认的常用的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方法是达到目的桥梁。学生掌握了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训练,才能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思维习惯、培养思维能力。不掌握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发展思维品质就是一句空话。按照钱学森教授提出的思维科学理论体系,人的个体思维过程主要有三种形式,即抽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除应安排一些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习题给学生练习之外,还应设计一些有助于启迪学生思维的题目,对他们进行训练。一般说来,以下三种思维训练,对于小学生来说,似乎显得更为重要。第一是思维的逻辑性训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思维训练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为此,我们可安排一些应用已学知识不能直接求解,而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的思雏活动中,非逻辑思维是与逻辑思维并列的一种思维形式,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非逻辑思维大多是在逻辑思维中断时才开始启动,通过想象、联想、直觉和灵感等思维形式,使求解的问题与求解问题的答案“接通”。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科研活动中应充分重视对学生的非逻辑思维方法的培养与训练。  相似文献   

14.
物理是初中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理这门自然科学。学生除了要理解并掌握新课标要求的物理学知识和技能,还要用心体会通过什么方法和途径获取物理知识更有效,并积极思考已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使知识更有生命力。中学时期处于学生形式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初二学生的逻辑思维仍处于从具体运算思维到形式运算思维的过渡时期,处于从经验向理论的过渡阶段。为了适应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初中物理的教学必须以大量现象、事实和经验为基础,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有意识的积累这些物理现象、事实和经验、引导学生运用  相似文献   

15.
一、在概念教学中训练思维的深刻性几何知识的教学,必须使学生正确掌握几何概念,运用概念去揭示几何知识内在的联系,完成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发展思维的深刻性。1.在观察中训练思维的深刻性,形成正确的概念。观察是理解概念的桥梁。在观察中,要注意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克服观察的盲目性。第一,应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如用教具演示圆柱体  相似文献   

16.
教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而初中生的思维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的阶段,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认识的具体形象之间存在着矛盾。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应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数学是一门语言精确、知识抽象、逻辑思维严密的学科。说是语言的口头表达形式,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在数学课上进行说话训练,不仅能养成学生说话的习惯,而且能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课堂上通过学生的说,教师可较及时地获得教学反馈信息,进行教学矫正和补救,做到因材施教。一、积极鼓励,训练学生敢说低年级学生入学时间短,掌握知识少,在进行思维活动和表达对事物理解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要培养他们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必须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动口表达、进行交流的积极性,训练他们敢于大胆发言。训练学生大胆发言重在鼓励,不…  相似文献   

18.
张磊 《考试周刊》2013,(98):85-85
<正>数学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而概念又是数学基础知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对它的理解和掌握,关系到学生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数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说:“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而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儿童时期打下的基础极为重要。”6~11岁是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基于儿童的视角,从学生的思维特点、认知水平、思考习惯、知识经验等出发,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程序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其逻辑思维能力,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20.
袁媛  欧旭生 《考试周刊》2011,(75):95-96
逻辑思维能力是人的一种思维形式,它是正确认识事物、掌握知识和创造性地工作所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但是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遵守逻辑规律,正确地运用分析比较、直观形象、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各种思维形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