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琳 《广西教育》2007,(12B):46-47
“爱”是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老师对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的关爱,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条件。教师对学生的爱,既可以唤起他们积极上进的精神,又可使师生感情产生共鸣。有了这种共鸣,教育才能产生最佳效果。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是爱让孩子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是爱让孩子学会了爱与被爱。  相似文献   

2.
张群 《山东教育》2005,(23):63-64
寻找一架“帮助孩子的眼睛越过围墙”的梯子.意为教师通过寻求各种适合的教育方式去帮助孩子的眼睛越过围墙.使得孩子更有思想、有想象、有创造.这种寻找梯子的过程正是我们教师孜孜不倦的爱心课程探索之路.爱心是一种重要的情感.良好的品行能使生活充满阳光.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位幼儿享受爱心教育.在为他们未来生活作准备的同时.让幼儿学会关心,学会尊重.学会自信.  相似文献   

3.
爱到实处     
苏霍姆林斯基说 :“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 ?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 ,他热爱孩子 ,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 ,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 ,善于跟他们交朋友 ,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 ,了解孩子的心灵 ,时刻都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这就是作为一名好教师的前提、基础。可见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和高尚的道德情感 ,是教师获得成功的基础 ,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但是光爱还不够 ,必须善于爱。要学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尊重他们的愿望和要求 ;科学、合理地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这样 ,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一、融入学生生活 ,…  相似文献   

4.
陆春燕 《山东教育》2005,(30):29-29
情感环境是在教师的带领下,由集体的每个成员共同营造的一种氛围,只有生活在爱、公平、鼓励的环境中,才能使幼儿学会自信,才能使他们健康地成长。古语云:“久居芝兰之室,不觉其香。”要让孩子心中充满爱,就必须为他们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李春英 《辽宁教育》2012,(18):74-75
教师要享受教育的幸福,教师要享受成长的幸福,教师要享受自己发展的快乐,教师要享受教育追求理想的成功。怎样才能使教师过上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只有教师成长了、发展了,他们才能够幸福、快乐。因此,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我校一直把让教师幸福快乐的成长作为我们的目标。一、在学习中享受精神世界的幸福和快乐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我经常说,我们的学生就好像投胎一样来到我们的身边,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缘分啊!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给他们母亲般的呵护啊!  相似文献   

6.
寻找一架“帮助孩子的眼睛越过围墙”的梯子,意为教师通过寻求各种适合的教育方式去帮助孩子的眼睛越过围墙,使得孩子更有思想、有想象、有创造,这种寻找梯子的过程正是我们教师孜孜不倦的爱心课程探索之路。爱心是一种重要的情感,良好的品行能使生活充满阳光。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位幼儿享受爱心教育,在为他们未来生活作准备的同时,让幼儿学会关心,学会尊重,学会自信。  相似文献   

7.
刘新建  张波 《农村教育》2006,(12):49-49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如何做到关心爱护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用爱构筑教育的生命线,建立和谐教育.促使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笔者认为育人要有“四心”。  相似文献   

8.
<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爱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与交流的基础,特别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爱更是我们做好工作、教好书、育好人的重中之重。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我们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的情感魅力。所以,师爱不是抽象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触动孩子爱的心弦,启迪孩子爱的情感,萌生孩子心中爱的春芽,播撒孩子意识中爱的种子,点滴渗透。爱施于优秀生,应是锦上添花,百尺竿头更进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教师是一种爱的职业.当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在他的教育生涯中遇到一些在生理和智力上与正常孩子都有所偏差的特殊学生时,他一定会对这样的孩子充满同情,给予许多特殊的照顾.然而,假如能再用心一点去爱这些孩子,你也一定能发现,其实他们需要的不是特殊的爱,而只是一份普普通通的爱,一种把他们当作正常孩子看待的平平常常的爱.我们不仅应该使他们与正常儿童享受同等的教育,更要用正常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用普通的方式去评价他们,使他们在平等的生活氛围中得到充分的关爱、充分的发展、充分的潜能开发,从根本上驱除"低人一等"的心理障碍,卸下"我天生比别人差"的心理包袱,提升对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踏入与正常孩子相同的竞争行列,为今后自主、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万美 《今日教育》2010,(5):38-38
爱是心灵的交融,爱是世界上最温暖的情感。在我园开展的市级科研课题“幼儿关爱情感培养的实践研究”活动中,我决定和孩子们一起修一条爱的小路,让他们在小路上享受爱的温暖、爱的幸福,让爱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残疾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特别渴望也需要旁人的关怀与支持,于是我们决定带领孩子们走进残疾儿童的世界,以此来帮助孩子们真正学会关爱他人。  相似文献   

11.
感恩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和帮助由衷的认可,并真诚回报的情感和行动。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有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不报非君子”。感恩更是一种素养,是学会做人的支点,同善良、爱心一样,感恩是做人的最基础素质。然而,现在许多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生活在爱的包围之中,已习惯了被爱:他们总希望别人爱自己,但缺少爱人之心:喜享乐,淡亲情,对自己拥有、享受的一切少有感恩之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工作的起点是爱——对学生的爱、对教育的爱、对生活的爱。在班级工作中,我认为这种爱不应是教师一个人的付出,而应形成一种集体成员相互关爱的氛围,使爱成为一种班级文化。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爱,关键就是让学生感受到爱,并懂得爱,用爱的行动去表达爱的情感。这样学生从体验爱,到懂得爱,再发展成为爱的传播者,把他们所感受到的爱人爱己的精神品质步入社会,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汪水清 《教师》2010,(4):79-79
教师会在体验学生丰富多彩的童心世界的同时,体验到教师的价值、教育的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动起来,挖掘其潜能,教师要学会欣赏孩子的优点,学会给他们喝彩,学会和孩子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4.
爱心与奇迹     
盘周莲 《广西教育》2009,(31):29-29
“爱是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对学生的爱,既可以唤醒他们美好的心灵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又可以产生情感的交融,有了和谐统一的动力,教育才得到升华。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是爱让学生学会做人,是爱让学生学会了生活,是爱让学生学会了学习。  相似文献   

15.
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很多爱,爱对一个人是那么重要。我生活在一个温馨快乐的家庭里,爸爸、妈妈给了我太多太多的爱,我是一个快乐的小天使。而在我们没有注意的地方却有许多孩子,他们没有像我们拥有这么多爱。我们应该把爱带给他们一些,让他们也享受一下沐浴在爱的阳光里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文明最精细地表现在情感的文明里。”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的溺爱、娇惯,加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造成了他们个性上的许多缺陷。学生能否成才,情感因素占主导地位,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思想、身心健康。教师应充分利用自己的情感这一无形的教育力量使情感教育产生巨大的心里效应。一、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是对学生的爱。当教师真诚主动反复地向学生传递爱的信息时,必然会激起学生的情感,进而产生爱的交流。我的班上有一个缺少情感的孩子,他…  相似文献   

17.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如何做到关心爱护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用爱构筑教育的生命线,建立和谐教育,促使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笔者认为育人要有"四心"。  相似文献   

18.
正有位学者说:"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在学习中知恩,在实践中感恩,给了学生展示爱的平台,让留守儿童在感恩的盛宴中汲取营养,让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使他们在生活的磨练中,学会适应,学会改变,学着以自己的力量振奋自己的精神,增强自己的斗志,活出一个感恩的、自豪的、快乐的自我!孩子是世界上  相似文献   

19.
我曾读过一篇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孩子若生活在批评中,他学会谴责。孩子若生活在接纳中,他学会爱。孩子若生活在赞美中,他学会感激。孩子若生活在鼓励中,他学会充满信心。孩子若生活在赏识中,他学会生活要有目标。”是的,我们教师面对的这一群群可爱的学生,他们需要你的表扬,需要你的喝彩。  相似文献   

20.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换句话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个性世界。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不同个性,走进他们独特的心灵世界给予帮助和指导,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爱的阳光雨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