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许丽荔 《教师》2019,(10):79-80
空间观念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抽象、综合分析、运用的过程,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2.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小学生学习几何形体时产生的各种错误,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大多数错误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建立起正确有效的表象造成的。帮助学生建立表象,要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着力于课堂教学实践,指导学生观察、实践和想象,启迪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3.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它既有直观性,又有抽象、概括性。这实际上是一个包括观察、想象、比较、综合、抽象分析,不断由低到高向前发展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从能力方面看。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空间观念是数学新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小学生受生理和心理特征、知识结构以及认知能力的影响,很难建立及强化物体的空间观念,也较难形成完整的空间意识,这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4.
空间观念是在对图形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发展的,小学阶段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关键时期。而空间观念的建立和发展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是包含观察、想象、比较、抽象、综合、分析,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持之以恒地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感知、在试错中领悟、在操作中体验、在交流中优化,让学生的空间观念之“根”长得更深、抓得更牢。  相似文献   

5.
空间观念是数学新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应注重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联系生活事例,指导观察方法,强化从做中学习,激励大胆想象,走进生活应用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6.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距离、方向等形象在人脑中的表象,建立完善的空间观念对学生理解几何图形、思考数学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学生经历猜测和验证、动手和表达、画图和计算等过程,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丰富的空间表象。  相似文献   

7.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二课时。2.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节内容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空间观念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能够想象出空间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根据语言描述或通过想象画出图形等。发展空间观念的过程是一个基于观察、想象、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不断由浅入深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也是建立在对周围环境直观感知的基础上,理解空间与平面之间关系的过程。想象是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思维活动,然而很多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最大障碍也恰恰在于“眼中有物,脑中无形”,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9,(51):52-53
数学核心素养是指适应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数学品格"和"关键数学能力"。空间观念是学生重要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空间观念离不开学生的空间想象,而空间想象也是小学生几何学习活动中重要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发展空间思维、建立空间观念的关键因素。本文结合"圆柱和圆锥"一课的听课感悟,谈一谈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帮助学生很好的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立体图形的教学是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小学生受年龄和认知特点所限,他们对立体图形的概念十分模糊,空间想象能力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巧用多媒体来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帮助他们建立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1.
<正>立体图形的教学是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小学生受年龄和认知特点所限,他们对立体图形的概念十分模糊,空间想象能力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巧用多媒体来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帮助他们建立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一、巧用多媒体,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小学生思维的特点一般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形成表象,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才上升到理性认识。因  相似文献   

12.
想象是一种心理活动形式,在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中,一方面,要采用直观手段,让学生通过充分感知去建立几何形体的概念;另一方面,也应组织一些简单的初步的空间想象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奠定基础。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与空间观念的建立应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一、在概念的抽象中进行再造想象几何图形的概念抽象是对因感知而获得的表象进行“深加工”的结果。而表象是客观对象外部形态在大脑中的反映,是一种具体的、个别的、暂时性的形象储存和记忆。如学生感知一个三角形后,这个三角  相似文献   

13.
要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首先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培养基本的空间感以及存在感;其次,要教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图形,从而发展空间观念;再次,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增强空间观念;最后,我们在教学时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深化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4.
怎样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需要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怎样的表象?如何将“致力于空间观念的建立”这一理念切实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行为?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空间观念是建立在观察、感知、操作、想象、思考等基础之上的,而且是一个长期的螺旋上升的过程。观察和操作能丰富学生对表象的认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想象和思考能对表象进行再次加工,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它们相互依存、综合运用、同生共长。  相似文献   

16.
小学阶段是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时期,要激发孩子们探究空间知识解决空间问题的兴趣,适当使用数学教具帮助孩子培养观察想象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通过合作交流,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逐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7.
"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需要的基本要素。小学生形成、发展空间观念主要依靠"视"和"触",即观察与操作,这一过程中伴随着想象。观察、操作、想象是生长空间观念的土壤,在"什么是面积"的教学中着力打造这样的土壤,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生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这不仅是对素质教育观念的响应,更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以及综合能力的重要步骤。初中教师通过开放式的课堂,不断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既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图形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几何图形的运动过程,观察几何图形的构造,掌握图形转化过程的位置关系,还可以帮助学生想象和联想几何图形,使学生学会将立体图形展开后重塑,从而获得直观的空间体验。  相似文献   

20.
怎样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需要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怎样的表象?如何将"致力于空间观念的建立"这一理念切实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行为?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