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综观世界高等教育分流的发展,其分流策略渐趋科学化:分流依据从偏重知识向综合选拔发展,分流方式从偏重考试向灵活多样发展,分流时机从进校分流向适时分流发展,分流比例从片面适应向动态平衡发展,分流次数从一次到位向多次选择发展。我国在发展高等教育的过程中,还须从多方面努力促进高等教育分流策略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2.
试析我国高等教育分流中的结构失衡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高等教育分流结构是高等教育系统中学生分流进入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形式、不同区域的高校的比例构成与纵横联接方式。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分流还未形成一个较为合理的分流层次、类型、形式与地域结构 ,主要问题是在流层结构、流向结构、流型结构、流域结构等四个方面表现出分流结构失衡。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分流是个体和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变化产生的必然结果,同样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合理的高等教育分流包括对高等教育分流取向的整合、对高等教育分流依据的确定、对高等教育分流时机的把握、对高等教育分流形式的选择、对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以及对高等教育分流机构的定位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等教育不断改革,对其进行合理分流已成为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这也对高等教育机构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地方普通高校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本文从高等教育合理分流的基本概念着手,介绍当前我国地方普通高校在教育分流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转型发展路径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分流问题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合理的高等教育分流 ,具有分流取向的兼顾性、分流依据的科学性、分流时机的适宜性、分流形式的多样性、分流结构的协调性 ,以及分流机构定位的合理性等特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分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分流取向偏颇、分流依据不足、分流形式不活、分流结构失衡与分流机构定位不当等 ,应高度重视和加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的合理分流成为必然。德国高等教育在传统的学术性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内部或之间进行两阶段的合理分流,分流时机适宜,形成了类型多样、结构协调、内外兼顾的机制,具有鲜明的特色,这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分流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由数量型增长、规模化扩张为主的发展阶段进入以提高质量、改善结构的新发展阶段。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关键在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文章以本科生群体为对象,探索在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建立专业分流和学校分流两个主要分流方向,构建起"一个中心、两个方向、三层保障"为主线的分流机制,以期对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的合理分流成为必然。德国高等教育在传统的学术性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内部或之间进行两阶段的合理分流,分流时机适宜,形成了类型多样、结构协调、内外兼顾的机制,具有鲜明的特色,这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分流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一、构建合理的职业教育立交桥德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相互衔接,层次合理、适时的分流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选择机会,职业教育没有成为终结性教育。我国的职业教育,主要形式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及表现特征,与主导高等教育分流的国家政策紧密相关。目前,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分流手段不完善、终身教育体制没有实现贯通、高职教育的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以及传统观念束缚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分流中“职普比”失衡现象依然存在。通过借鉴教育分流的理念,梳理我国高职教育在教育分流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尝试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路径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促进社会的合理分化,必须进一步优化我国高等教育分流结构。主要应向四个优化目标努力,即调整高等教育流层结构、协调高等教育流向结构、优化高等教育流型结构和平衡高等教育流域结构。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进程,在高等教育分流中由谁来选择和选择谁的问题日益凸显,只有全面谋划,才能使分流合理有序,才能协调好各方利益,促使人才培养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分流的依据,主要从分数标准、金钱标准、地域差异,三者合理与否需要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分流是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和社会对人才多元化需求的重要教育机制。目前,高等教育分流存在对普通本科教育过度依赖、与社会实践脱节、不同类型高等教育间合作不畅等问题。对此,建立结构合理的多元化高等教育体系、推广产学研结合的高等教育培养方式、建立全国范围内不同高校间的学分互认制度等是实现高等教育分流目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价值是人们对于能够满足自己某种需要的客观事物重要性的认识与评价,目标是人们在一定价值观念支配下作出的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或对某种结果的追求。高等教育分流的价值目标是高等教育分流主体对有关分流活动的价值取向与目标选择,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矛盾性,需要高校主体采用"兼顾"的分流目标加以协调。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教育分流依据中的教育公平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分流依据,从分数标准、金钱标准、地域差异进行分析与探讨教育分流依据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以及如何促进教育分流中的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7.
略论我国高等教育分流结构的优化目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促进社会的合理分化,必须进一步优化我国高等教育分流结构。主要应向四个优化目标努力,即调整高等教育流层结构、协调高等教育流向结构、优化高等教育流型结构和平衡高等教育流域结构。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意味着培养渠道的多元化和生源选择的多样化。要构建一个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其内在潜能之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分流体系,核心问题就是在发展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始终从宏观层面上遵循高等教育分流的三大原则:适才、适量、自由。  相似文献   

19.
“双减”政策虽然表面针对中小学为主的义务教育,但实质上极大影响着以大学为主体的高等教育,本质上亟需高等教育予以回应,指明出路。推行初期,我国相关政策主要体现为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限制课外机构开展学科培训,更多着眼于“堵”,还未全面“疏通”发展路径。就实施进程看,“双减”政策对高等教育的招录方式、生源质量、专业分流、培养模式和学业评价带来了巨大挑战。直面“双减”,高等教育亟需完善多元招录制度,联合提高生源质量,实施自由专业分流,协同重构培养模式,健全学业综合评价,发挥高等教育促进社会流动性作用,创建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分流主体间的利益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分流主体依其拥有的资源量、分流中的权力及地位可分为高位主体、中位主体和低位主体三类利益主体,他们具有各自不同的实现其利益的方式选择,从而形成了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矛盾的利益关系,由于需要协调矛盾,他们结成了三类利益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