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曹懿 《科技创业月刊》2013,26(5):165-166
布洛是英国心理学家、美学家,原为瑞士人,后入英国籍,长期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授,兼通意、德、法、俄、西班牙、中等六种文字,著述涉及文化、文学、美学等许多方面。他在1912年的论文《作为艺术要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中提出"心理距离说",用"心理距离"解释一切审美现象,认为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只有保持适度的、非功利的、非实用的心理距离,审美才能够进行,"心理距离"是产生美与美感的根源。扩展开来,"距离"在审美经验中统称为审美距离,包括时间距离、空间距离、情感距离和心理距离等。从以上几个方面对"距离产生美"进行粗浅分析,进而强调"距离产生美"也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技术创新扩散是创新驱动发展的传导器和放大器。通过将影响创新扩散的距离变量从传统的空间距离扩展到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从多维距离视角分析创新扩散的分布特征。通过理论梳理和实地调查发现,技术创新饱和扩散的静态结果在空间上呈现出由多个企业集聚区构成的"岛屿"状分布,这些"岛屿"是逆邻近扩散形成的"种子企业"邻近扩散的结果,在时间距离上呈现出同一区域内采用时间的邻近性和不同区域之间采用时间的离散性,在社会距离上呈现出所有采用方与直接扩散源之间的邻近性。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4,(1)
正[导读]今年春节期间,微信红包"可谓一夜走红,几角几块钱的相互讨要与分发中,不仅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让微信旗下支付平台财付通一夜之间激生千百万移动支付新客户。当传统红包遭遇社交网络今年春节期间,"微信红包"可谓一夜走红,几角几块钱的相互讨要与分发中,不仅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让微信旗下支付平台财付  相似文献   

4.
何吴明 《百科知识》2013,(11):34-35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身体距离太近会让人不安。这是由我们的生理结构决定的,这种天生的能力来自于大脑中的杏仁核。它是人脑部的一个结构,因形似杏仁而得名,位于人脑前颞叶背内侧部,海马体和侧脑室下角顶端稍前处。心理学家对比过一个43岁妇女和一群普通人的个人空间需求。这个妇女由于脑部  相似文献   

5.
如何增进与朋友之间的友谊?多多了解吗?这可不是什么好主意。事实上,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最佳方法,就是与他或她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了解得太多,包括对自己的亲人也是这样。在人际关系上,"距离产生美"可谓是永恒的真理,因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了解得太多,反而会对他产生反感。  相似文献   

6.
毛琦梁 《科学学研究》2019,37(3):422-435
本文基于多维距离视角,探索了时空压缩背景下空间知识溢出对于地区产业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区产业升级受空间知识溢出的正面效应,但作用程度受地区间空间距离、技术距离与文化距离的综合性影响,表现出随着距离增大而衰减的特征,而且这种空间溢出效应及其衰减性与多维距离复合作用有关。时空压缩有助于缓解地区间技术距离对于空间知识溢出的限制作用,但对文化距离的影响不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因此,在考察空间知识溢出对地区产业升级的影响时,需要从多维距离角度分析空间知识溢出,否则可能遗漏有价值的政策信息。各地区在促进本地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除了要不断加大对自身知识与创新的投入外,还要进行有效的地区间互动,重视利用相邻地区的知识溢出效应。通过发展交通等措施,提高可达性、促使地区有更多机会与可能利用外部地区的生产能力禀赋,可能实现产业升级更大程度的“跳跃”。  相似文献   

7.
我们都知道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多种间隔距离,其实动物也一样,他们之间也存在着间隔距离。比如逃离距离、关键距离以及社会距离(也有称之为相聚距离的)  相似文献   

8.
技术创新扩散是创新驱动发展的传导器和放大器。通过将影响创新扩散的距离变量从传统的空间距离扩展到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从多维距离视角分析了创新扩散的分布特征。通过理论梳理和实地调查发现,技术创新饱和扩散的静态结果在空间上呈现出由多个企业集聚区构成的“岛屿”状分布,这些“岛屿”是逆邻近扩散形成的“种子企业”邻近扩散的结果;在时间距离上呈现出同一区域内采用时间的邻近性和不同区域之间采用时间的离散性;在社会距离上呈现出所有采用方与直接扩散源之间的邻近性。  相似文献   

9.
四四 《百科知识》2007,(12X):20-22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泰戈尔的这句诗,常常被引用在各种煽情时刻,它也恰好抛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彼此有爱的两个人之间,物理距离与心理距离到底哪个决定了我们的亲密关系?那令人揪心的亲密距离,到底可以有多远?  相似文献   

10.
38万公里,这是从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这个距离,相对光速30万公里/秒而言只是一瞬间,可是对于人类而言却是一段遥远的路程. 中国"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天体化学学科的开创者欧阳自远,有中国"探月计划第一人"之称,几十年来,他"跳"出地球,站在宇宙更大的空间范围内研究地球,矢志在月球上留下中国人的脚印……  相似文献   

11.
《软科学》2018,(3):97-101
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以海底捞火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组织中领导距离的形成过程和影响机制,提出了领导距离形成的过程模型。研究结果揭示了领导距离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阐释了领导互动意愿与行为对领导距离形成的影响作用,以及组织制度的导向性作用,辨识且突显了下属在领导距离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姬朝阳 《情报杂志》2015,(2):164-167,110
对微博用户间的潜在关系进行挖掘,有利于促使微博用户圈子的形成,使微博用户圈作为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圈的网络映射而存在,有利于更好实现微博用户推荐以及广告的定向推送。以微博用户标签数据为例,基于用户间的标签耦合来挖掘微博用户间的潜在关系,对标签耦合强度从标签余弦距离和标签Jaccard距离两个角度进行规范化处理,并结合样本数据对两种方式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战略地位、自主权及其绩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在华子公司在跨国公司全球网络中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在华子公司之间的绩效差异逐渐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以子公司的自主权为切八点,研究子公司的战略地位、文化距离对自主权以及子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存在何种影响。通过对132家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进行实证研究,表明自主权在文化距离与子公司战略目标实现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在子公司战略地位与战略目标实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子公司的战略地位对自主权以及战略目标的实现都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自主权与战略目标实现之间也存在显著正向关系;文化距离与自主权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系,文化距离与战略目标实现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冬雪 《百科知识》2010,(1):40-41
今天我们常用一个词,同理心,指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站在对方立场思考,将心比心。其实,早在达尔文的第二部重要的著作《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就提出了人与动物同理心的概念,指的是人不仅与动物有相似的解剖特点,而且有相同的心理特征,以此来证明人是起源于动物。  相似文献   

15.
变电所中限制雷电侵入波过电压的主要措是安装避雷器,变电所中有许多电气设备,不可能在每个设备旁边装设一组避雷器,这样,避雷器与各个电气设备之间就不可避免地要沿连接线分开一定的距离,这段距离称为电气距离.究竟最大电气距离不得超过多少,设备才能受到避雷器的保护?本文主要研究这个问题,即变压器与避雷器之间的最大允许电器距离.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中国人》2007,(9):F0003
新研究发现.当人受到凶猛动物威胁时.与凶猛动物的距离决定了大脑的哪个部分参与这个情况的处理。确定人类大脑中涉及对付威胁的部分也许能帮助患有焦虑紊乱的人。Dean Mobbs和英国的这项研究是建立在用大鼠研究得到的类似结果之上的。在他们的这项研究中.志愿者用一个计算机游戏装置.用一个红点代表凶猛动物.它能通过键盘电击游戏者使其感到疼痛。  相似文献   

17.
在将制度距离分成三个维度的基础上,本文以178家中国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层级回归探究了管制距离、规范距离和认知距离对跨国公司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国际经验和社会资本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管制距离、规范距离和认知距离越远,中国跨国公司越难以在总部和东道国分支机构之间进行有效的知识转移;国际经验作为"距离桥接"变量,减弱了管制距离、规范距离和认知距离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社会资本减弱了管制距离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国际化程度较低的中国跨国公司在制度距离下提高知识转移效果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并为国际学术界提供来自于中国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孙玉涛  张一帆 《科研管理》2020,41(9):113-122
如何建立深度融合的产学研合作网络已经成为当前区域科技的重要议题,异质性连接机制是产学研融合的重要动力之一。本研究探讨了知识异质性或者知识距离、体制异质性或者体制距离和复合异质性或者复合距离在产学研组织合作网络动态演化中的作用机理,并运用随机效应面板模型和2001—2008年北京专利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知识异质性对新进入者间建立连接呈负向作用,对新进入者与在位者、在位者之间建立连接呈正向促进作用;体制异质性对新进入者间建立连接呈正向促进作用,对新进入者与在位者、在位者之间建立连接呈负向抑制作用;复合异质性对三种连接的建立均存在显著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指出Vague集(值)之间的距离公式应遵循的公理,并提出两个新的Vague集之间的距离公式。证明了这些距离公式满足这些公理,使得在进行Vague规则聚类时,对距离公式有选择的余地,以便当规则库较大时,降低Vague推理时的搜索规模和减少计算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0.
王建强 《今日科苑》2010,(6):251-251
适当的心理距离可以把人与物之间由实用关系转变为审美关系,使人们虽然置身于实用世界里,却可以用非实用的眼光,把现实生活当做审美对象去欣赏。利用这一审美规律,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