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外星人一直都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其常见的争论无外乎就是外星人是否存在,外星人可能长什么样子等等。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能让人脸红的问题:如果外星人存在,那么,外星人是如何生育的?他们会像人类一样需要性来生育吗?地球生命繁殖的普遍模式迄今为止,有性繁殖是地球生命繁殖的普遍模式。有性繁殖相比无性繁殖有种种优点,但其过程也非常复杂。期间,人们需  相似文献   

2.
正如果有人问您,"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是什么?"您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以集成电路为基础的电子信息产业"吗?如果有人问您,"集成电路产业最重要的核心是什么?"您会毫不费力地回答,"是芯片制造"吗?如果有人接着问您,"半导体芯片制造业中最核心的设备是什么?"您能紧跟着回答,"是光刻  相似文献   

3.
蝌蚪互问     
以下是读者提出的问题,欢迎广大读者对此各抒己见。如果真有外星人存在,那它们是以什么为食?会不会也像人类一样吃饭,睡觉?大科技读者唐糖现在人类有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以后随着环境的改变,会不会进化出新的人种呢?会是一种什么趋势的进化?大科技网友孤行者  相似文献   

4.
正如今,天文学家已经探测到了引力波。宇宙中还有什么在等待着人类去发现呢?下面就是一些令人困扰的关于宇宙的谜团。1.是什么引发了宇宙大爆炸?大爆炸理论是迄今关于宇宙起源的最有影响力的一种学说。但是,一个令人"脑洞大开"的问题是:是什么引发了宇宙大爆炸?137亿年前宇宙时空诞生之前发生了什么,或者所谓的"之前"根本不存在?科学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如"大反弹""多元宇宙""循环宇宙""平行世界"等。根据多元宇宙理论,  相似文献   

5.
地球会遭到天外星体的撞击吗?地球在最近期间经历了哪些宇宙碰撞?这些碰撞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人类目前的防范策略是什么?发生在20世纪的大碰撞通古斯:西伯利亚的大破坏20世纪最重大的陨石撞击发生在中西伯利亚的一个边远地面。1908年6月30日上午7时17分,数以百计的波德喀马尼亚通古斯河谷的居民目睹一个巨大的火球呼啸而来,光焰万丈地出现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答案无疑是生存和繁衍。但偏偏有这样一群人,生存和繁衍对他们来说是最大的奢侈,而死亡则成为了责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的良知从何而来,又会建立起怎样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7.
未来设计将怎样发展变化?未来设计的目的将是什么?未来设计评价的标准将如何变化?未来设计时人类的发展将意味着什么?在现代设计塑造了一个"人为世界",而"人为世界"又反过来塑造人类自身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辉 《百科知识》2014,(9):16-17
正"宇宙中最不可理解的事情,就是宇宙是可以被理解的。"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关于宇宙的起源,影响深远的理论之一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论。近日,科学家宣布找到了宇宙大爆炸的证据。这一结果表明人类将会知道:宇宙是如何诞生的?我们是怎么来的?引力波——宇宙大爆炸的证据1932年,比利时牧师兼物理学家乔治·勒梅特首次提出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  相似文献   

9.
正一个成年人每天要笑20次,儿童最高可达200次,就连不会说话的婴儿也会笑。今天,你笑了吗?其实笑并不是我们人类的专利,动物也很爱笑呢。今天,我们就来会一会爱笑的动物"笑星",看看谁笑得最欢乐吧!猫头鹰:你问我为什么笑成这样?嘿嘿,这是一个秘密,大哥我不会随便告诉别人的哟。斑马:豪迈是我的本色,要笑就要笑得大气!什么,你叫我先去刷牙?  相似文献   

10.
正在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5单元《人体的"司令部"》的第1课《大脑》中,同学们了解了大脑的大小、形态,结构和功能,明白了大脑有记忆力和创造力,还深入学习了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对于人工智能这个人类智慧的产物,我们感到既熟悉又陌生。也让很多人心存疑惑: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它能帮助我们做些什么?未来的人工智能会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1.
杨冬 《百科知识》2021,(10):25-27
在我们的肠道里定居着上万亿个细菌,它们构成了肠道中的正常菌群.这些数量庞大的人体"肠道居民"是怎么生活的?它们对人类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呢?让我们来看看肠道细菌的"日常",你就会找到答案了.  相似文献   

12.
<正>别看人类早已冲破地球引力的束缚,在"飞天"征途上凯歌长鸣,"入地"却还没有什么太大进展。给地球打洞可不像打口水井这么简单。地球上最会战斗的种族苏联人在西伯利亚创下了人类目前为止最深的挖洞记录,他们从1970年到1989年,钻出了深达12公里的地洞。然而这也只是地球直径的千分之一。穿越地心究竟需要多长时间?刚开始学地  相似文献   

13.
正语言无疑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之一。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承载着太多的含义;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果没有语言,人类的世界将会怎样?也许新的信息载体将替代语言。上帝关上了一扇门,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就拿昆虫来说,它们虽然不会像我们一样开口说话,但它们彼此之间照样交流、沟通着。它们是如何做到的呢?信息的载体昆虫是不是也像人类一样使用"语言",传递信息呢?没错,昆虫也会使用"语言",然而它们并不懂得用口器(相当于"嘴巴")说话,昆虫的"嘴巴"主要用来"吃饭"。  相似文献   

14.
正"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什么地方去?"人类总会对自身产生无穷无尽的好奇心。小的时候孩子会问妈妈:"我是怎么出生的?"稍大一点又会对身体构造产生兴趣。好奇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存在。居里夫人曾经说过:"好奇心是学习者的第一美德。"对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杜忆来说,人脑如何加工声音信息以及如何感知和理解言语是她倍感兴趣的所在,也是她近年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跨越专业,追踪兴趣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普华永道今年公布的全球C E O年度调研,对于问题"未来五年里,什么因素最有可能塑造行业利益相关者的业务期望",CEO们明确表态,指出科技进步是目前最有影响力的因素。当"科技进步"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那么哪些科技会对企业造成最重大的影响?我们该从何处着手探索新兴科技?我们该投资哪项技术携手科学家促成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人死如灯灭",多数人都觉得死了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一了百了。我们很容易理解,人死之后,不论火化还是土葬,肉体最终都会化为了灰烬,与自然融为一体。不过,人类除了看得见的躯体以外,还有肉眼看不见的意识。意识也会随着死亡而消失吗?它最终会变成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人类自从诞生伊始,就一直被几个问题所困扰。比如,我是一个全息图吗?我是一个真实的存在还是僵尸?存在另外一个我吗?自我是什么,等等。这些绵远而恒久的问题激起了无数科学家的兴趣。他们穷尽毕生心血,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这些答案或许远非最终答案,但俗话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探究和追寻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是人类这个宇宙中最奇特的存在最大的存在理由吧。  相似文献   

18.
思想的边界     
正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从降临人世,人就有了思想。最开始,思想如茫茫宇宙,没有止境。什么是世界?什么是自我?孩子的脑海中总有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一篇题为《爱教字的大人》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大人们不会关心一朵花盛开后的香味是怎样的,不会关心冬天早晨的第一缕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老祖先最初的发音是喊"妈"吗?如果不是,那么——婴儿第一声说的,就是老祖先说的吗?早些时候,人们认为,要想知道人类第一声说的是什么,发的什么音,这要从婴儿身上探寻,因为婴儿在没有受到后天的文化熏陶之前,显现的都是人类的原始特征。为此,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就对  相似文献   

20.
制度更是第一生产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历史.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实践活动.发展生产力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任务.那么,什么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