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嘉应学院学报》2013,(6):F0002-F0002
<正>嘉应学院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04年,2007年列为广东省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单位。"中心"前身是化学系化学实验中心,后由原隶属于化学系的无机  相似文献   

2.
《嘉应学院学报》2013,(12):F0002-F0002
<正>11月22日,广东省"哲学与现实"学术研讨会在嘉应学院举行。省哲学学会会长、原中山大学副校长粱庆寅、嘉应学院校长邱国锋、湛江师范学院副校长李江陵,以及来自省社科联、省社科院、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等省内高校的3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3.
《嘉应学院学报》2012,30(3):101-F0003
<正>嘉应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成立于2004年。该学科依托嘉应学院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广东省信息科学与技术教学示范中心,组织年轻精干的研发团队开展信息处理技  相似文献   

4.
《嘉应学院学报》2013,(7):F0003-F0003
<正>为适应我国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充分发挥嘉应学院地理专业优势和人文地理学科特色、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嘉应学院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下称"研究中心")于2005年1月9日成立2008年2月,经广东省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认定委员会审核认定为国家旅游规划丙级资质单位(粤旅规第010号),成为嘉应学院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具有专业规划设计资质的研  相似文献   

5.
《嘉应学院学报》2013,(1):101-F0003
<正>"大学生就业环境与就业道德研究中心"成立于2008年4月,由多年从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胡解旺教授担任中心主任。该中心是广东省高校最早成立的大学就业问题的专门研究部门,隶属于嘉应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的校级研究机构。该中心现有研究人员1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博士3人,硕士5人。  相似文献   

6.
《嘉应学院学报》2014,(4):F0002-F0002
<正> 4月25日至26日,由嘉应学院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教育科学学院、组织部人事处承办的广东教育学会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深化课程实施:南方教育高地崛起的基础"研讨会在嘉应学院召开。广东教育学会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7.
《嘉应学院学报》2012,30(10):2-F0002,F0003
<正>嘉应学院音乐学院成立于1993年,学院的"音乐与舞蹈学学科"是嘉应学院2012年第三轮校级重点扶持学科。为支撑音乐学院的学科建设,2008年经学校批准成立了旨在为全体教师参与学科建设、围绕客家音乐文化进行科研的平台——"客家音乐文化研究所"。围绕"客家音乐文化"为核心的学科建设,形成了由13位教师为骨干的建设团队。其中有教授1人,副教授8人,具有硕士学位3人。近三年"客家音乐文化"学科建设成果中,省级以上科研立项40余项,发表论文300多篇,获省级以上表演奖  相似文献   

8.
《嘉应学院学报》2013,(5):F0002-F0002
<正>嘉应学院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创建于1983年生物系实验室。依托"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2010年)"和"广东省高等院校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项资金(2011年)"而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嘉应学院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成立于2010年12月,现有专职人员3人,兼职人员47人,办公面积246.5平方米。中心现任主任为杜德栎教授。该中心依托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和教师教育研究的学科优势,在整合学校人事处师资培训职能、教务处教学研究职能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一个专兼职人员相结合,集教师发展研究和青年教师培训为一体的教师发展专业性研究机构,是学校新成立的机构之一。中心以适应国家教师教育改革及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校师资水平与  相似文献   

10.
《嘉应学院学报》2010,(12):F0002-F0002
<正>嘉应学院数学学院是2008年10月根据学校整体布局和发展需要,在原数学系基础上成立的。原嘉应学院数学系是嘉应学院设置最早的系之一,是由嘉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系、嘉应大学基础数学教研室,嘉应教育学院数学系相继合并而成,1 977年开办大专教育,1 998年开办本科教育学院以师范教育为主体,目前拥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本科专业和数学教育专科专业、在校学生1 392名,学院下设两系一部一所(数学与应用数学系、信息与计算  相似文献   

11.
<正>嘉应学院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2004年,2007年列为广东省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单位。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前身是化学系化学实验中心,后由原隶属于化学系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环  相似文献   

12.
《嘉应学院学报》2007,25(6):F0002
<正>嘉应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教学重点实验室是2002年7月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由广东省教育厅和嘉应学院两家共同投资建设的IT重点实验室,本实验室建设总投资500万元(不含基本建设费用),其中省教育厅拨出专款100万元,嘉应学院拔出配套经费400万元,由嘉应学院承担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13.
2月26日,由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教育学会领导的中国硬笔书法等级考试培训中心成立。长春市原副市长于福今、省教育学会会长张茵、省教育学会副会长杨强、长春市教育局副局长周国韬、省教育学会秘书长张少华参加了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14.
2月26日,由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教育学会领导的中国硬笔书法等级考试培训中心成立。长春市原副市长于福今、省教育学会会长张茵、省教育学会副会长杨强、长春市教育局副局长周国韬、省教育学会秘书长张少华参加了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15.
正清苑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成于2009年。2012年8月,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河北省青少年校外教育示范活动中心"。去年9月12日,作为河北省校外教育现场推进会分会场迎来了省教育厅巡视员葛素梅、各市县教育局局长和活动中心主任200多人前来观摩。一、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活动中心成立后,省市领导多次视察指导,县委、县政府更是高度重视,加大投入,逐步完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2月20日上午,梅州市客家研究院成立暨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广东省客家文化研究基地挂牌仪式在我校国际会议中心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省政协副主席周天鸿,梅州市委书记刘日知,梅州市市长李嘉,省教育厅副厅长魏中林,我校党委书记李俊夫,省社科联副主席李蒲弥,分别为“一院两基地”挂牌揭幕。李嘉市长、李蒲弥副主席、嘉应学院程飚校长和嘉宾代表中国社科院民族所何星亮教授、中山大学人文学院陈春声院长等在仪式上作了讲话。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林碧红,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雷近芳,我校党委副书记王舒平、副校长邱国锋、侯宪华和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昌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等院校和《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学术期刊的专家、学者,以及我校师生代表等200多人参加了挂牌揭幕仪式。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局、广西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单位和个人发来了贺信贺电。嘉应学院1989年就在全国率先成立“客家文化研究室”。1990年又在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了“客家研究所”。2006年4月起,与梅州市政府联手,整合全市资源和全校研究力量,成立了“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梅州市客家研究院”,实行“一套人马,两...  相似文献   

17.
<正>嘉应学院体育学院的前身是嘉应师范专科学校体育教研室。1988年嘉应师专与嘉应大学合并后,被统称为"嘉应大学体育教研室"。1993年成立嘉应教育学院体育系,1996年成立"嘉应大学体育系",并开始招收体育专业本科生。  相似文献   

18.
历经数次艰辛迁徙、远离中原故土后形成的客家人,有着根深蒂固的家国情怀.客家人的家国情怀深深体现在嘉应学院的发展历程和人才培养中,是嘉应学院的精神底色与育人特色.它具有情感陶冶和教育导向功能,内化在嘉应学院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学校通过强化课程思政、景观文化、社会实践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9.
2015年12月26日,江西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在南昌大学揭牌成立。省政府副省长殷美根和省委教育工委书记黄小华、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罗勇兵、省政府副秘书长刘晓艺等共同为协同创新中心揭牌,省教育厅巡视员周金堂主持仪式。江西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以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南昌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教育厅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省高校思政理论课教  相似文献   

20.
征稿启事     
《嘉应学院学报》2007,25(6):130
<正>《嘉应学院学报》是由嘉应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广东省优秀期刊,全国优秀学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嘉应学院学报》是反映我院教学科研成果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刊登有独创性的学术论文为主,侧重于发表具有理论创新、实践探索的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的文章。本刊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的办刊思路,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推动学术交流和教学科研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