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棋规问答     
提问:编辑同志,“六·一”前夕,我县举办了一次中小学生象棋比赛,在比赛中出现了两个行棋纠纷。图1,红方拿起马后发觉如走马。帅必被打掉.于是将马放回原位。图2,红方摸了四路仕,发觉如走仕,帅必被打掉,没有走仕。裁判组裁决时形成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摸子必须走子(所摸的子都能走动).走子后形成帅“被杀”,责任自负;第二种意见,图1、2均系摸了不能走动的棋子,走子后形成的是帅“送吃”,只记一次犯规,允许走别的棋子。考虑到是中小学生比赛.裁判组按第二种意见裁决了。  相似文献   

2.
七、象棋与军事象棋也是对战争的一种模拟,象棋中的两军对垒,就是象征古代战争;每方棋子又分为王、军师、上将、天马、步卒等,象征古代社会的不同阶层;各棋子的子力战斗力不同,象征其权利、地位不同。而象棋的对弈过程就如同打仗,双方斗智斗勇。打仗、战争有《三十六计》有《兵法》,而象棋也有《象棋十诀》:不得贪胜、入界宜缓、攻彼顾我、弃子争先、舍小就大、逢危须弃、慎勿轻速、动须相应、彼强自保、我弱取和。下棋"不得贪胜",战争也是如此。"不得贪胜",其  相似文献   

3.
三、牵而擒之谋大子(2)在牵制谋子中,还有一招叫"双重牵制"。《三国演义》中司马水镜有言:"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双重牵制有时也能给我们这样的惊喜,一子双牵,双牵同现;二者得一,可安天下。来看实战:图1,红方少车,主力被封,因急于反击,走马三进五,这步棋露出破绽,黑方随即车1平4一子双牵!既伏进车捉马得骑河炮,又有进车打将得士角炮,红方不能两全,失子落败。一子双牵只是"双重牵制"中的一部分。"双重牵制"的另一种形式,是双子双牵,就是在棋盘上我方同时有两枚大子  相似文献   

4.
博弈名谱(77)     
两度牵制 书接前文,前文介绍的是象棋名手与先知象棋第二局对决,本文介绍双方第一则对局.是局双方以仙人指路对中炮开局,演成先手反宫马对中炮,红方布局满意,第19回合先知象棋进马无目的,脱先,马上被名手准确牵制住车炮,斩获一子.后先知象棋在中盘极力制造混乱,但再次被名手牵制住车马,再失一子.至此两次牵制成功,名手以多二子的优势击败对手.下面让我们欣赏一下名手软件漂亮的牵制组合.  相似文献   

5.
三、牵而擒之谋大子运用牵制捕获敌方大子,和过兵比是"得寸进尺"了,难度也深了一层。不过仍属牵制战术正常的"业务范围"和"盈利模式"。牵制战术很像武术中的擒拿。擒拿是通过对敌关节和穴位进行针对性攻击、进而制服敌手的实战技巧。穴位或关节被对手拿住,力量和招数便使不出来,甚至连起码的自我保护能力都丧失殆尽,遭人荼毒也就不足为怪了。在象棋弈战中,牵制并不总是以最简单的形式出现。它经常会"设置"一点小障碍,像是有意考考你,刁难你,看你能不能洞若观火,"透过现象看本质"。图1,红方上一手走马三进四邀兑,在  相似文献   

6.
象棋是中国文化的伟大创造之一,历史悠久。同其它项目一样,今天的象棋,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变和形成的过程。这里,我想谈谈象棋子的演变。 最初的象棋子是立体“金铜成形”的。八世纪时的“宝应象棋”就是这一种。所谓“宝应象棋”,其实,早在宝应(唐代宗李豫年号,公元762年)以前就已流传了。只是由于  相似文献   

7.
《棋艺》编辑部转来内蒙古包头市棋院张志勇棋友关于一个棋例案例的来信,我觉得这封来信提到了棋例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什么是打的相关子(1987年版规则称“其它有关的棋子”)? 我们知道,打有时产生于“动子”,即在循环着法中所走动的棋子本身作打,习惯称“动子作打”。打有时还产生于“相关子”,即所走动的棋子本身不作打,但它却造成己方别的棋子作打或与别的棋子联合作打,习惯称“相关子造成打”。根据打的性质不同,相关子分别称“捉的相关子”、“杀的相关子”。“将的相关子”,统称“打的相关子”。 动子作打问题在…  相似文献   

8.
第六条:兑子战术——不可避免的“量”与“型”的较量 棋子在棋盘上不停地活动,双方棋子互相接触,互相渗透,难免要进行一些子力兑换.通过棋子互相兑换达到一定作战目的的手段就称为兑换战术.兑换战术是象棋基本战术之一,在我们对弈过的每盘棋中几乎都有兑子战术的身影.  相似文献   

9.
2.走动其他子走动其他子,邀兑子对被邀兑方其他子产生捉,按“捉”处理。如图1,选自苏州棋友朱永明收集整理常熟棋手番棋赛对弈时形成的一则待判局面。红方车五退一,牵制黑方车马,判“闲”。黑方马3进2,黑车邀兑红车,符合兑的术语解释。同时,朱永明棋友敏锐地发现走子前车1退1吃兵会丢马,走子后造成被保护的马以兑的形式摆脱牵制,原做根子车可以放心净吃过河兵,吃子的结果发生了变化,这是走动其他子,邀兑子对被邀兑方其他子产生捉,兑兼捉,从重判“捉”。  相似文献   

10.
第四条:逃子一定要干净不给对方连续抢先的机会 进攻与防守是棋盘上永恒的主题,像一对孪生兄弟,一方进攻,一方必然会作出这样或那样的抵抗,要么以攻制攻,要么矛盾之争,顽强防守.在前面三条战理中,我们侧重讲解的是局面的进攻,在下面的几条战理中,我们将侧重讲解防守方面的原理. 现在象棋理论把防守分为局面防守和战略防守,那么我们先从局面防守的最基本要素"逃子"开始讲起. "逃子"是指一方子力被捉,被捉的棋子逃离开,以避免失子.吃子与逃子是象棋对弈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看似简单,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到棋局的走向.  相似文献   

11.
象棋与宁州     
中国的象棋,最初是“金铜成形”的象形立体棋子。这种棋子就是在工业发达的今天,铸造起来也会很麻烦,在古代就更不容易。因此,古时候棋艺多流传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12,(1):179
"棋"珍异宝:帝王御用之物,历代传奇之宝"金玉紫檀象棋"千年之后神奇复活金玉紫檀镶嵌象棋曾是徽宗皇帝的把玩之物。徽宗酷爱象棋,宰相蔡京为迎合徽宗喜好,特命人游心研制出一副极品棋具,棋盘天竺紫檀,棋子西域美玉,棋字金银镶嵌,工艺更是巧夺天工的骨木镶嵌!棋盘温润如玉,棋子珠光宝气、炫丽夺目。徽宗见此珍物龙颜大悦,连连称好,此后更是朝夕相  相似文献   

13.
由于人类的祖先未将象棋的创制过程记载下来,世界上又流行着两种十分近似而又不相同的象棋——即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人们研究象棋史,只有依靠既爱好象棋而又同时爱好文史的人向无边的文史海洋中去探索觅珠。此文,针对棋子名称,探讨一下棋子名称的起源。至于现在世界上仍在  相似文献   

14.
小伊 《电子竞技》2011,(13):88-90
牵制是象棋棋局中最常用的战术之一。通过牵制,可以限制对方子力活动,从而陷对方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这时,主动牵制的一方,为了发挥战斗效果,需要抓紧时机,围歼对方已被牵制的棋子,以便占取优势,或者利用对方子力受制的良好时机,集中优势兵力,攻其薄弱环节,争取以少胜多,速战速决。在任何一种双方斗智斗勇的对抗中,无论是现实战争,还是虚拟游戏,牵制都是极具威力的高水准技巧。因为只要一方稍有不慎被对手牵制住,就非常容易陷入对手下一轮的牵制,随之而来的还有更大更有威胁力的牵制,一环扣一环的"套餐"会让你应接不暇、顾此失彼,优势一点一点被蚕食殆尽,直到坠入万劫不复之地,无奈认输。星际2作为RTS类游戏中的翘楚,在其1V1的对抗较量中,牵制自然能够发挥非常大的作用。而最近之所以众多玩家高呼"T Imba"也是缘于人类是拥有最多种类牵制手段的种族,从初期的死神、恶狼,到中期的隐身女妖,更有贯穿战局中后期的令人防不胜防的多线空投,一个能够把这些要素应用到接近完美的高端人族玩家必定会让对手痛不欲生。不过其他两族的玩家也无需限馋,神族的凤凰战机来去匆匆,隐刀屠农无形,好不威风;虫族的空投毒爆、埋地蟑螂犀利无比,更有飞龙稳坐牵制之王的交椅。这次就让我们来一探牵制之王的强大之处。  相似文献   

15.
第5条 摸子、落子、纠正错误 5.1 摸触自己方面的哪个棋子,就应走哪个棋子,除非所摸触的那个棋子,按行棋规定根本不能走,才可以另走别的棋子。 5.2 摸触对方的棋子.就必须吃掉那个棋子,只有当已方的任何棋子都无法去吃时,才可以另行走子。 5.3 先摸触自己的棋子,后又摸触对方的棋子,处理顺序如下:前者必须吃掉后者——无法吃掉时,必须走动前者——前者无法走时,必须用别的棋子吃掉后者——别  相似文献   

16.
如图1,红方兵九平八是"闲"。黑方炮4平2捉车是"捉"。红方兵八平九,造成相关子红车出现了新的捉炮,为"捉"。黑方炮2平4,按《07规则》试行本裁决,为"闲"。但根据2012年全国象棋竞赛工作会议《象棋竞赛规则》(2011试行版)相关问题补充说明,对于献兼捉,被捉子逃离后造成的,所"献"的子处于被捉状态,按"捉"判处的精神,炮2平4是"捉"。按《07规则》试行本裁决,本例  相似文献   

17.
点,《辞海》解释是细小的痕迹,几何学上“点”是位置,形态学中“点”还有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造形元素,自然界可构成“点”的物质及现象比比皆是,数不胜数. 在象棋游戏中,“点”是棋盘交叉点上棋子的占位,不是所有棋子可以随意分布,如将、帅、仕不能离开“九宫”之内.“点”是静止的棋子. 面,“面”的前身是点,多个点构成了面(象棋32子之内),除具有“点”的物质特性外,“面”还是形象的呈现,是“线”的起点.“面”就是形,称之为“棋形”.  相似文献   

18.
第52条 运用"劫争",可以让棋更加强硬 围棋、象棋虽然棋种不同,但是棋理相通。像“劫争”这类非常典型的围棋术语,在象棋中也是有所体现的,只不过表现的形式会有不同之处。当一方棋子被捉,选择的办法主要有三种:“对捉”“保护”“逃离”,三种解决办法在不同场合下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从见到的史料中,我们知道早期的象棋是“金铜成形”的棋子,更知道宋代已是平面圆柱形文字的棋子。但是,在“金铜成形”棋子与平面园柱形文字棋子这两者转化之间,有无木质立体棋子呢?搞清这一点,对棋史的研究无疑是有益和必要的。笔者在阅读史籍中发现,试制成木质雕刻成形立体象棋的是唐  相似文献   

20.
象棋秀 为期三天的“三星堆歌舞象棋节”于2004年元旦在四川三星堆博物馆外如期举行。著名国家象棋大师李艾东领衔的棋坛名将在三星堆古祭祀台之巅摆下擂台,接受各路象棋高手的挑战。值得一提的是,32枚棋子分别由32名舞蹈演员扮演,而战场则设在面积约600平方米的巨型棋盘上。 对弈中,“棋子”拼杀或生或死都有特技动作和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