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米莉·狄金森和席慕容的爱情诗,描写了因对所拥有的爱情不珍惜或粗心而导致爱的失去带给主人公们的哀伤、痛楚、悔恨与留恋,带给她们的对爱情真义的反思,对崇高爱情内涵的思索.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在与诗人、与作品主人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的同时,反思自己过去的情感,思索现在所拥有的和将来的情感,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美好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爱情是美好并且令人向往的,尤其是在动荡与漂泊中的爱情,带给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更多人生哲理性的思考。无名氏的《北极风情画》与徐訏的《吉普赛的诱惑》,在书写爱情的缠绵与纠葛时,也映照出主人公在高贵与卑贱、美丽与丑陋、幸福与存在中的选择和取舍,小说中人物对个体自由的追求及生命存在状态的反思,使得作者在描写男才女貌、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的故事中,表达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思索。  相似文献   

3.
《黑骏马》是张承志的成名作与代表作,评论者往往将目光集中在男女主人公身上,关注特殊背景下文本对爱情的思索与吟咏,而忽略了其中的父亲形象。诚然,父亲形象在《黑骏马》中时常出现却不够突出,甚至不及与之对照同构的母亲形象,但将文本父亲形象与张承志早年经历结合起来时,苍白的父亲形象与文本的着力追寻父爱所形成的情感张力,透露着文本对父爱缺失的思索。  相似文献   

4.
《桥》是废名颇具代表性的一部小说。通过解读《桥》中的"桥"意象,探寻作者所表达的爱情主题。废名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投射到了这部小说中,通过小林、琴子和细竹之间的情感关系,诠释了对爱情的向往、抉择以及对女子命运的思索。"桥"作为小说的中心意象,具有浓厚的彼岸色彩。  相似文献   

5.
张欣对物欲都市中女性的生存和情感体验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在情感方面,她通过女性的爱情之殇、友情之殇和亲情之殇揭示世俗化和功利化社会所造成的人性异化和人情的冷漠疏离,在隐含现实批判性的同时,也唤醒人们对人类美好情感的向往和珍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海明威的个人生活、写作兴趣以及其所塑造的男、女主人公的关最等方面分析海明威对女性人物的处理,说明海明威刻划的女主人公不该被忽视,她们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同时可以看到海明威是如何看待战争和战后社会心态,如何理解爱情和人生。  相似文献   

7.
<枉费心机>围绕着女主人公塞西利亚与男主人公爱德华的爱情遭遇展示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在处理亲情、友情、爱情与婚姻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伦理道德取向.作为主要人物之一的阿尔克利芙小姐在处理爱情与亲情关系的过程中面临着伦理道德的考验.通过所作出的伦理道德选择,她获得了时自己、对塞西利亚、对曼斯顿以及时社会伦理道德更清醒的认识,从而在道德上进一步成熟.  相似文献   

8.
该文通过对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183;霍桑作品《红字》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诠释,揭示了海丝特&#183;白兰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自身性格的弱点,并透过文本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剖析了悲剧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钱睿含 《海外英语》2012,(14):184-185
詹姆斯·乔伊斯的《阿拉比》描述了一个小男孩对自己朦胧爱情的浪漫追求,在经过漫长又焦急的等待之后,最终爱情之梦以破灭作结。乔伊斯在他的文学作品中采用"精神顿悟"去阐述他的美学艺术,并且他运用自己独特的"微妙写实"手法,展现出《阿拉比》中的作品客观性及主人公的精神顿悟,从而生动的表达了主人公微妙的心理变化,带给人们淡淡的忧郁气息,以此证明了乔伊斯"于微妙中见真实"的创作艺术。  相似文献   

10.
《米佳的爱情》是俄罗斯作家蒲宁的一部经典作品,其虽然表现出了主人公对于爱情的追求,但仍然无法摆脱悲剧的命运。主人公米佳的灵魂自始至终都只属于一个人,这与帕斯的爱情理论相印证,即爱欲才是爱情最终的归属。而米佳在恋爱过程中展现的猜疑与嫉妒,正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所诠释的情感需求,是其所说的第三者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11.
多丽丝·莱辛在小说《又来了,爱情》中通过女主人公萨拉对涉及到人类有关情感问题的种种现象以及相关文本的阅读与思考,使小说和其他不同时代的文本形成了一个跨越时空的互文空间,这使得读者能跟随萨拉一起在不同时代不同文本之间徜徉,审思人类生存中的情感困惑,并通过不断反思生活、认识自我从而最终摆脱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2.
魏菲菲  郗锋 《陕西教育》2007,(10):79-79
法国著名女作家、龚古尔学院院士弗朗索瓦丝&#183;尚德纳戈尔的《前妻》被法国《读书》杂志评为1998年法国最佳图书之一。本文对女主人公情感嬗变过程一从焦虑的状态到宣泄与净化的方式进行了浅析,探索现代女性所共同面临的生存困境和救赎之道。  相似文献   

13.
<正>高中数学新课程倡导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得到全面发展,要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敢于质疑,勤于思索,使之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因此,必须把学习过程中的反思提到重要地位.而反思是元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数学教学中应以元认知理  相似文献   

14.
一朵凋落的带刺玫瑰——试论《红字》中的海丝特·白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字》中的女主人公海丝特美丽、善良而又坚强,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极力压抑自己的个性与情感,忍受着社会对她的歧视与惩罚,默默承受上帝赐予她的赎罪使命,最终达到了性格的"完善",获得了人们的敬重。同时也使之在性格上沉沦。  相似文献   

15.
《春明外史》借旧派小说模式描摹世间人生百态,透过对主人公杨杏园丰富的情感经历描写,将张恨水对于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解传达给读者.文章以小说主人公杨杏园波折的情感经历为切入点,以杨杏园与梨云的爱情悲剧表达了其对于人间之真性情的赞美与无奈之情,其后又通过杨杏园与李冬青的恋爱表现出作者对于名士才情完美爱情的欣赏与向往,最终希望借助主人公独特的情感经历探究张恨水的情感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将音乐这门学科的魅力传达给学生,采用情感教育的教学方式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教师而言,教授音乐理论知识只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思维的培养,让学生通过与音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多方面去理解生活的真谛,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为了更好的将来而奋发图强。本文主要对初中音乐教学与情感教育的结合途径进行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的《边城》通过抒写男女之间的情爱、祖孙父子之间的亲情以及邻里之间的和睦关系来表现人性的美,由每个人身上所焕发的人性美给我们营造出一个理想的世界。对美好人性的呼唤,对亲情的重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崇高爱情的追求,正是这部作品所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的行为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也是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水平的重要的手段。教学反思,首先,要反思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19.
在《人生》这部小说中,高加林同刘巧珍和黄亚萍二人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主要矛盾,这也正体现了人生中面临的那种爱情与事业相互冲突时而产生艰难选择的悲剧。文中悲剧的发生虽与主人公自身的个性缺陷和面对考验时所做的选择有主要关系,但也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在整部小说中,巧珍的文化缺失,亚萍的自私性格,以及高加林错误的人生价值观都是造成悲剧的原因。他将自身执着的人生价值的实现仅仅理解为自己世俗的社会地位的不断递增,这对人生价值是一种较为肤浅的理解。总的说来,文中的爱情悲剧所体现的人生价值观引发了读者们对人生更为深沉的思索。  相似文献   

20.
谭祥芬 《新疆教育》2013,(15):237-237
德育教育不只是班主任应对学生进行的教育,也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对学生进行教育,作为职业高中的教师,也担任班主任,在德育教育方面要对学生给与爱的教育,实际上就是情感教育、心志教育。爱祖国,爱父母、爱学校、爱师长。“发乎情,止乎礼”,不空谈,不矫情。爱情教育也不是雷区,相反教师越是遮遮掩掩,神神秘秘,学生就越容易越轨。男女生之间借借橡皮、说说笑话,这很正常,用不着戒备重重,横加指责,学生在情感方面的逆反心理是很强的,教师的不当指责恰恰有可能“逼”他们走上早恋的道路,班主任可以告诉他们爱情是人类独具的、最美好的情感,应该相互为对方尊重、珍惜,也要尊重、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一个人的青春只有一次,只有抓住机会,成就一番事业,才是对所爱人的最好的交代,再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当然也收获了最珍贵的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