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讯专递     
两家都市报新领导到任 本刊讯 最近,中南地区两家都市报新的主编、总编辑上任: 程益中担任南方都市报主编,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社委李明英不再兼任南方都市报主编; 湖南日报副总编辑李发美兼任三湘都市报总编辑,湖南日报原副总编辑兼三湘都市报总编辑叶畅因到退休年龄,不再担任原领导职务。两家都市类报纸停办本刊讯 因报业结构调整,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2001年6月,四川成都将停办两张报纸──《蜀报》和《商务早报》。时讯专递  相似文献   

2.
重庆报业市场差异化策略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吴江文 《今传媒》2005,(2):36-37
重庆报业在西部地区起步较早,但其发展在西部地区却相对滞后,明显地落后于成都和西安。如何使重庆报业进一步发展,这是值得业界和管理部门思考的重要问题。一、重庆报业市场的现状与同在西部的成都、西安两市相比,重庆的市场类日报的种数大致相当,但报纸发行总量和单家报纸发行量则有较大差距。目前重庆市场本埠报纸主要有《重庆晚报》《重庆商报》《重庆晨报》《重庆经济报》《重庆青年报》《健康人报》《渝州服务导报》《旅游新报》《重庆法制报》《新女报》和《都市热报》等报纸,加上重庆内刊报纸,总数已经超过了20家。2003年重庆全年出…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新闻     
一批报纸去年受罚 在过去的一年中,新闻出版署及各地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加大了对报纸的管理力度,对一些违规报纸进行了处罚。其中,停办报纸 3家:吉林省《经贸时报》在北京出版的周末版《生活周刊》、山东省《曹州晚报》的两个专版和广东省的《惠州晚报》;停刊整顿或整顿的 4家:湖北的《书法报》、内蒙古的《老年文摘》报、科技日报社主管、主办的《科技文摘报》出版的“好望角”专版和《中国市场经济报》出版的特刊“领导与决策”;行政警告处分的 9家,通报批评的 59家。自 2000年 7月 1日实施“违纪违规报刊警告通知书”以来,截至到 …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的一年中,新闻出版署及各地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加大了对报纸的管理力度,对一些违规报纸进行了处罚。其中,停办报纸 3家:吉林省《经贸时报》在北京出生的周末版《生活周刊》、山东省《曹州晚报》的两个专版和广东省的《惠州晚报》;停刊整顿或整顿的 4家:湖北的《书法报》、内蒙古的《老年文摘》报、科技日报社主管、主办的《科技文摘报》出版的“好望角”专版和《中国市场经济报》出版的特刊“领导与决策”;行政警告处分的 9家,通报批评的 59家。自 2000年 7月 1日实施“违纪违规报刊警告通知书”以来,截至到 12月 11日,有 12…  相似文献   

5.
参考     
全国677种报刊停办94种公报政报免费赠阅据多家综合媒体和出版专业媒体报道,中央报刊治理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向社会公布了677种停办报刊名单。其中期刊395种,报纸282种。办公室随后还公布了94种政府公报、政报免费赠阅名单。这是制止党政部门利用职权摊派发行报刊的又一关键举措。  吉林出版集团成立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2003年12月12日,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的吉林出版集团正式成立。该集团由原吉林省新闻出版局所属的21家经营性企事业单位组成,为吉林省委领导的直属事业单位,实行母子公司体制,由省政府实行资…  相似文献   

6.
7月1日 ,素来以竞争激烈而闻名于中国新闻界的成都报业 ,在硝烟弥漫的“战火”中又杀出一支生力军———《成都日报》正式出版。整治市场调整结构其实 ,早在5月20日 ,成都就爆出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 :在成都市拥有不少读者的《蜀报》和《商务早报》与读者告别。《蜀报》在其头版刊登的公告中称 :根据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结构调整的要求 ,本报决定停止出版。报纸停办后 ,原订户可选择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所属的《华西都市报》、《天府早报》等其中的一种报纸 ,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发行人员负责投递到户。同日 ,《商务早报》也在一版显要位置刊登…  相似文献   

7.
《新闻实践》2009,(6):56-56
美国两家老报纸《塔克森市民报》和《安阿伯新闻报》宣布最后一期纸质报纸出版日期,加入从纸媒转向网络经营的报纸行列。 据外电报道,《塔克森市民报》的员工5月15日得知,这家报纸会在5月16日发行最后一期印刷版报纸,之后借助因特网发表评论,但不再报道动态新闻。  相似文献   

8.
中央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是建国以来中国报刊业最深刻的一次革命,而停办县市报,是报刊整顿中的重头戏,全国307家获得国家统一刊号的县市报90%被停办符合条件最终被保留下来的40多家,县市报绝大多数是市场规模较大,经济效益较好的报纸,少数县市、报的前身因为是  相似文献   

9.
成都:说长道短话“三报”──本刊《成都晚报》、《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读者座谈会实录本刊记者王刚时值盛夏,热浪滚滚,蓉城报界“火气”更旺。《成都晚报》、《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作为这个城市的三家主要城市报纸,更是各施高招,可谓好戏连台,竞争犹...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中办、国办下发19号文件,明确提出“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的问题,并于7月16日制定出台了报刊治理整顿实施细则。实施细则分为三大块:一是予以保留的,中央保留《人民日报》和《求是》杂志等报刊,省级党委保留一报一刊,市级则只留下一张党委机关报,以后只有这5家可以用公费订阅,但总量也要控制;二是要进行管办分离的,主要针对56家国家部委主管主办的全国性行业报以及一些期刊;三是要关停并转的,规定凡省级及以下行业协会、学会、研究会等主办的报刊一律停办,300多家县级报纸,除部分经营达标的外,也全部停办,其他不…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个在香港生活过、工作过的人,对于香港的回归,更有不同的感受。 解放前夕,我在香港办过三家报纸——《星期报》、《周末报》和《文汇报》。《星期报》出了一期就停办了。《周末报》和《文汇报》办的时间要长些。 《周末报》是夏衍同志提议办的,我在香港做着《文汇报》和《周末报》两个报的总编辑。好在那时年纪轻,精力足,可以应付。当时我经常用“吴士”将军的笔名在报纸上发表军事评论,在香  相似文献   

12.
杨晓艳 《青年记者》2009,(20):46-47
8月28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发布了《中华新闻报》停刊清算公告,申请停办的原因是:“经营不善,严重资不抵债,无法继续正常出版。”这一消息无疑是令人震惊的。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消息,这是迄今为止第一家中央级新闻报纸倒闭。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元旦,三家省级党报《湖南日报》《湖北日报》《吉林日报》同时进行改版,以全新的"瘦报"形象与读者见面.加上早已"瘦身"的《南方日报》《重庆日报》,目前,国内已有五家省级党报采用"瘦报"这一国际流行的"黄金报型",若再算上《经济观察报》《成都商报》等报纸,国内采用"瘦报"报型的报纸已有数十家之多.  相似文献   

14.
竞争本已十分激烈的成都报业新近又开辟“第二 战场”,将报业“战火”燃向昆明,一场更为“惨烈”的报纸大战在美丽的春城爆发。 报业“川军”南下昆明 在南下昆明的“川军”中,《成都商报》当属开路先锋。1999年,《成都商报》接手云南计委主办的《云南信息报》。《成都商报》副总编郭平出任执行总编辑,并率采编、发行、广告人员充实该报,将《成都商报》的新闻策划、版面模式、发行经验全面移植。同时,《成都商报》还带来600万元资金,并每天向昆明传送4个版面的新闻。由此,《云南信息报》这张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行业报大受读…  相似文献   

15.
李宇西  彭剑 《新闻界》2004,(2):53-54
进入2004年,成都两家主要综合性都市报相继扩版增容.并大力推出视听新闻、评论版等全新手段.这意味着在成都报业市场上,综合性平面媒体趋向深度竞争,媒体潜力逊一步释放.市场进入门槛继续抬高。与此同时.一份名为《新潮城市生活周刊》(以下简称《新潮》)的周末报纸经过包装改版后,悄然登陆各零售报摊,试图绕开综合性日报的阻击.从侧翼切人周末市场。那么,在成都这个报业市场发育相对成熟、媒体竞争十分残酷的城市,是否有周末类报纸的生存空间,其现状与发展前景如何,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6.
美国《堪萨斯城时报》和《堪萨斯城星报》是堪萨斯城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前者是早报,发行二十八万份,后者是晚报,发行二十二万份;星期日各四十万份。两家实际上是一家,由1880年创刊的《堪萨斯城明星报》分成的。1977  相似文献   

17.
1905年,第一份近代报纸《婴报》在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创办,标志着蒙古地区近代报业的开端。《婴报》现已无存,本文对《婴报》的创办者、办报模式、所用文字、内容与稿源、印刷发行情况及停办时间等问题进行了考辨,描述了内蒙古地区报业起步阶段的基本情况,探讨了民族地区报刊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8.
△据统计,我省目前出版的各类报纸,公开发行的有44家,内部发行的有42家。这86家报纸,每期总发行量为909万多份。发行量最大的是《中学生学习报》(初中版),每期200万份。天天出版的有5家,它们是《河南日报》、《开封日报》、《郑州晚报》、《洛阳日报》和《新乡晚报》。  相似文献   

19.
刘星 《新闻世界》2013,(10):289-290
作为财富论坛举办地成都的两家报纸《华西都市报》和《成都商报》,对财富论坛的报道有明显的差异,这两家报纸究竟是如何处理这次报道的呢?本文对这两家报纸为期三天的报道内容进行文本分析,找出其中同质化内容和差异化处理的内容,试图分析和总结出同质题材差异化处理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20.
当我们探讨有效发行这个报业争论话题时,主要质疑的是:报纸发行有效是否只能用广告效益来衡量?成都早爆发的惨烈发行大战、现存四家发行模式各有侧重的都市报、《华西都市报》的"区域组合城市报"理念、1999年曾实施的控制报纸发行的"报纸口粮证"、《成都商报》的"高端人群"定位……是吸引我们选择成都作为样本探讨"有效发行"的主要动因。 6月7日,国务院批准在成都和重庆两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这一重大事件又为本刊"有效发行"讨论带来新的视角。而随着采访的深入,一个个关键点不断呈现在记者面前,对"有效发行"的思考也越来越偏离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