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于红 《晋图学刊》2011,(3):70-73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山西介休宝卷说唱文学调查报告》一书,揭示了一个晋商研究的重要问题,即家眷问题,这个问题在以往的晋商研究中从未涉及过。本文就晋商家眷文化群体和尼庵文化群体之产生互动的原因及其目的进行了探讨,并对晋商家眷文化群体所涉及的精神家园实质作了一个较为详细的阐释。通过这样的探讨和阐释,以期对明清晋商妇女方面的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然字诠释》一书作者能 为中国汉语中的一个 “然”字,写出一部近三十万字的 书,溯古至今,我尚未见到此类著 作面世,真可谓一字之奇! 《然字诠释》可谓一字之典, 书中让人一睹中国汉字的风采, 甚感中华民族文化的百代文明与 灿烂。作者从不同时代、不同范 畴、不同角度揭示了“然”字的古 今联系、区别和变化,对“然”字进 行了详尽的注释。如书中例举战 国时有以“然”字为姓氏的,见 《孟子·滕文公上》“然友命,定为 三年之丧”。在《晋书·温乔传》、 《良吏传·邓攸》等书中,又把“灼 然”作为晋代举试科目名。古人不 仅把“然”字组成词汇作为形容词 来用,而且还把“然”字作为姓氏 和科举考试的科目名,真让人出  相似文献   

3.
罗弦 《现代视听》2012,(2):45-47
《昌晋源票号》、《驼道》、《龙票》、《乔家大院》、《走西口》……这些荧屏界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是晋商题材电视剧的代表之作。在晋商剧十余年来兴盛不衰的创作过程中,都无一例外地把拍摄视点对准了座落在山西的一座座晋商大院,不仅呈现出美轮美奂的建筑艺术,还传递出韵味深远的大院文化和民俗风情。从晋商剧看大院文化,无疑是电视剧给我们提供的一个审美和观察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4.
明清晋商的伦理道德教育与晋商的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晋商,明清时期最为显赫的地域商帮。在其五百年的经营史上,他们创造了无数的商业奇迹。勤劳质朴而又极富商业智慧、政治智慧的山西人把握住了明初“开中制”的有利契机,凭借盐粮贸易迅速积累起大量财富,为晋商五百年的繁荣拉开序幕。从“挟轻资牵车走四方”的艰苦创业开始,男人们用辛劳混着思乡的苦楚,女人们用寂寞浸着无奈的闺思,成就了辉煌的晋商。一曲凄怨哀凉的《走西口》也伴着山西商人的日渐成功而日显大气磅礴:他们从最初的盐业贸易为主扩展到丝绸、棉布、木材、矿冶、中药材、茶叶、典当等商业的所有方面;他们把生意从北方…  相似文献   

5.
《书海听涛》一书分别从图书馆生存、图书馆发展、城市社区图书馆建设、21世纪图书馆发展方向以及图书馆学,港台、外国图书馆发展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作者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佳作,也是我国第一部散论的开山之作。  相似文献   

6.
初国卿先生所著《唐诗赏论》是一部颇具特色的鉴赏和评论唐诗的著作。全书分为作品鉴赏、专题论文、随笔和书评四个部分。这近四十万字的专著是作者多年研读唐诗的精心之作。与同类诗歌鉴赏的著作相比,《唐诗赏论》有其显著的特点。首先,作者对唐诗的分析细致入微。作者对作品的美学意蕴和精彩之处作了全面、细致的分析。这较普通“鉴赏词  相似文献   

7.
今年祁县晋商研究所和茶票商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在研讨祁县茶票庄的课题中,范维令所长突然想到长裕川展室有一本茶庄的无名无落款手抄本可能有点用处。这本手抄本乍看很不起眼,但经过浏览审视,却让人惊讶,让人激动,难得可贵。原来它是长期流落在民间的行商原始纪要,记录的内容既详细,又丰富,可以说是明清晋商遗要的重要发现,对于研究晋商历史、晋商道德、晋商文化很有意义,很有价值。《行商遗要》顾名思义是往来贩卖、没有固定营业地点的商人(区别于坐商)赠予或留下的重要经商内容或要求,也可理解为有技能本领功夫的商人留下的重要经商内容。…  相似文献   

8.
晋商的兴衰     
社会热点往往是时代变迁最敏感的反映。时下各种有关晋商的著作、小说、电影、电视剧层出不穷,反映了中国社会近三十年向“工商社会”的转型。在持续“发烧”的“晋商热”中,新近面市的《小民话晋商》是迟来之作,乍看甚至使人有“凑热闹”之感,但由于作者是资深经济学家,所以独特的创见与深入的分析却并不少。  相似文献   

9.
在天津这座有着600年的历史名城中,其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和晋商有着密切联系的。在津城的各个商业行业和各个居住角落,都可以寻找到晋商的身影。当电视剧《乔家大院》热播的时候,让我们再一次想起当年活跃于津城商业领域的晋商们,至今我们仍可寻觅出他们发家致富、驰骋商场的踪迹:  相似文献   

10.
《火与冰》出版一年多来,似乎是好评如潮。少有异议者。作者余杰被一本杂志称为“思想刀客”。谢冰先生撰文认为“从《火与体》中可以看出他的读书面立党之广。他对中西文化的了解,对中国历史的了解。都是让人吃惊的……”有人认为。余杰是北大精神的体现者。在读完《火与冰》后,我与众多褒赞余杰的人有些不同的观感。应当承认,在对独裁的批判,对丑恶的鞭挞上,我完全同意书中的主张。但《火与冰》中的许多执论,却流于偏激和肤浅。书中对某些有深刻背景的事实从感性上作了浅层的批判。而对某些简单的现象又不恰当地赋予了过分的理论意…  相似文献   

11.
薛天纬先生是唐代文学研究领域一位著名的学者,《唐代歌行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是他的重要著作之一,亦是唐代歌行研究中具有填补空白意义之作。《唐代歌行论》一书近38万字,由上篇"溯源"、中篇"衍流"和下篇"正名"三部分构成。"溯源篇"考察歌行  相似文献   

12.
王建辉1957年生,编审, 历史学博士,现任长 江出版集团董事长。1982年起从 事出版工作。曾获全国首届优秀 中青年编辑、百佳出版工作者称 号。他不仅是编辑了一批很有影 响的优秀图书的出色的编辑家, 而且,还是著有《新编辑观的追 求》、《名流随笔》、《文化的商 务》、《王建辉自选集》等著作 的学者。他对书评更是情有独 钟,出版了《书评散论》、《人在 书旅》、《思想的背影》(书评文 录)等。他是一位有实践、有理 论,名副其实的书评家。 王建辉对书评不仅钟情,而 且十分勤奋。他2001年2月14日 在《思想的背影》后记中说: “我想借这部小书替自己的书 评作一个总结,同时因为工作转 移需要开辟新的领域,且和曾经  相似文献   

13.
美籍华裔学者、耶鲁大学教授余英时先生所著《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一书,是一本值得一读的理性分析之作。它原是作者为台湾联经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十册巨制《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所作的一个长篇序文。在不到5万字的篇幅内,作者以严肃理智的“思想史的分析”的态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播学概论》(以下称《概论》)以新的体系、框架和思路,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新的学科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创立了一个新学科。我习读过并教授过新闻事业概论、新闻学原理、新闻学概论等著作和课程,这些都是新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我也研读过传播学、大众传播学的论著。然而把新闻学与传播学交叉研究,并成就一部学术专著,在我看来还是首创。读《概论》一书,似有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它为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作了一次新的有益的尝试与探索。《概论》由新闻传播学本体论、客体论、立体论、载体论、媒体…  相似文献   

15.
《华音启蒙》是朝鲜后期的一种汉语会话课本.《华音启蒙谚解》是用谚文为原书作的注音及翻译,作者是当时朝鲜的翻译官李应宪.书中文字的使用情况比较复杂,使用了大量俗字、方音替代字,还用了一些通假字和古字,本文对这些用字现象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岁月易逝,物换星移,台湾著名的史学家李光涛先生去世不觉已有五年。近应《档案学研究》编辑部之约,就1986年出版的李先生的著作《明清档案论文集》一书,作简要的评述。李先生此书,是由台北市联经出版事业公司于1986年出版,大32开本,精装,共辑入论文40篇,约140余万字。书前附有作者自叙,着重阐述了档案作为直接史料对研究历史的重要作用,并介绍了他在利用明清档案研究明清史方面的主要成果和贡献。  相似文献   

17.
白润生教授的《民族报刊研究文集》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史纲》(以下简称《文集》和《史纲》)是民族新闻史的两部奠某之作。《史纲》以史为主,间有论析,收集》则主要是理论的阐发,兼有史实的梳理。《史纲》的史始终置于《文集》所阐发的理论的烛照之下,而《文集》的理论则一直以《史纲》中的史实为依据,史、论互为表里,体现了作者对中国民族新闻史的整体性把握,初步建立了民族新闻史的学科体系。我认为《文集》最能代表作者的民族新闻研究成果:有关于民族新闻的总体的理论阐述,有从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活动产生到近期(199…  相似文献   

18.
往年的三、四月份是旅游淡季,今年三,四月份,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旅游却出现了提前火热的场面,这与电视剧《乔家大院》对晋商精神的生动演绎不无关系,但是,在现实中已经被岁月掩埋的晋商精神何时才能再度焕成一束灿烂的阳光呢?  相似文献   

19.
《测量幸福》一书可以说是作者“十年磨一剑”的厚积薄发之作,它是一部集理论建构、工具的制定和应用以及常模的编制于一体的有关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开创性之作,在研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广西教育版《汉字研究新视野丛书》封面底花如碎金,书目赫然置于左上,以有意不方正的框架范围之,喻示一个开放的系统而不为狭隘视界所局限。在下半部分有骏马昂首奋蹄长嘶,则又喻示《丛书》、《丛书》作者如脱绊去羁,驰骋于学术的绿原上,头角峥嵘。以玫瑰红的“汉字研究”等字为底,则示《丛书》主题。上有圆球一枚,图案各别,明其各书之阐论旨意,且喻其著如珠含辉,亦如育珠之艰苦而得。又图案有书法、绘画、人物雕塑等,映衬出强烈的中华文化氛围。《丛书》分精、平装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