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今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大多属于一种"家长判定式"的家庭教育,显现出家庭陈旧教育观念与学前儿童成长规律不相契合的矛盾和冲突,暴露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面临的困境,为了更好地提升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实效性和操作性,要采用有效的解决对策和措施,建立"关爱+适度教育"的家庭教育模式,全面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成长,提升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乡村教育振兴的必要组成,其实践路径主要包括健全学前教育宣传机制,创建学前儿童家庭经济富裕与教育富足共生的教育场景,依托乡村协同教育机制构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行为指标体系等。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我国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家庭教育模式,但是隔代教育却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了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因此,我们应从加强大众传媒对隔代教育正向宣传引导、兴办隔代家长学校、强化幼儿园对隔代教育的作用以及引导父辈家长回归家庭教育等四个方面提高对于学前儿童隔代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4.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实践备受人们的关注,家长作为学前儿童的启蒙者,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对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之中,调查发现大多是由学前儿童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协助年轻家长进行幼儿的养育和教育,这就使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之中显露出年轻家长与祖辈之间的教育价值观念的冲突和矛盾,不利于营造幼儿健康成长的和谐家庭环境和氛围。为此,要探索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隔代之间的价值观冲突问题,分析其家庭教育价值观冲突的特性,针对性地探索解决隔代幼儿教育中的价值观冲突路径。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的家庭教育,是一种“家长判定式”家庭教育,即家庭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家长陈旧教育观念与儿童成长规律不适应的矛盾”.通过对学前儿童成长综合因素解析,倡导建立“关爱+适度教育”相结合的家庭教育模式来化解这一矛盾.在开展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中重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最大化地提高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说:"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1.家长对待学前儿童的态度和要求不一致。中国自古就有"严父慈母"一说,家长对幼儿进行家庭教育时容易出现两种不同的态度。例如当幼儿犯错误时会出现一方批评一方维护,当儿童提出过分要求时一方主张满足一  相似文献   

7.
每一个个体的儿童时期,是记忆力和吸取新知识的能力最为迅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教育是儿童日后生活观念,生活习惯形成的最重要因素,在儿童的成长当中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决定性作用。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启蒙教导的形式形成儿童最初的价值观并直接影响儿童未来的人生。本文从当代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的内涵入手,介绍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概念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代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所存在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分析,再依据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法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流动学前儿童问题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就流动学前儿童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人身安全、卫生保健服务等多维度展开研究。近18年关于流动学前儿童研究的核心论文,探讨了流动学前儿童面临入园教育机构资源差、园内教育过程不平等与教育效果差的问题,家庭教育面临教育内容不全面和教育方式不科学的问题,心理健康面临焦虑时间长、缺乏自信和自控力的问题,卫生保健面临保健服务利用率普遍低的问题等。这些研究较为全面地揭示了流动学前儿童在城市的生活状况和受教育状况,但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理论发展方面仍有不足,这是后续研究应该继续拓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道德品质、性格培养等都有着极大影响。本文就对当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给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留守学前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守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正在逐步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学者就留守学前儿童的自身发展与生存现状、家庭教育状况、周遭的社会生态系统、政府在留守学前儿童教育方面应担当的责任等视角进行现状描述,并运用儿童心理学的理论阐述留守学前儿童可能面临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1.
Since 2001 in Finland, all six year olds have had the right to free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almost all pre-school-aged children take advantage of this opportunity.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dissect the development of Finnish pre-school education curricula within the societal context and within the changes in trends of curriculum planning between 1972 and 2000. The study analysed five curricula texts through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b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function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the positioning of children and educators. The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consisted of four phases: (1) the era of pre-school education trials; (2) the era of heterogeneous pre-school education arrangements; (3) the era of changes in curriculum policies; and (4) the era of pre-school education establishmen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hanges in pre-school education curricula related to the changes in Finnish society and in basic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on learning achievement at primary level in Bangladesh. Evidence from learning achievement test and household and school-related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7093 pupils attending 440 primary schools in Bangladesh. Findings suggest that a small proportion (15.3%) of primary school pupils attended pre-school. Pupils from educated parents and well-off families were more likely to attend. In principle, however, attendance at pre-school did not predict later learning achievement at primary level, but a range of socio-demographic, school-related and additional educational factors did have an impact. It is concluded that further research is warranted to examine the quality of pre-school provision offered in Bangladesh and the qualifications of professionals working with young children in these centres.  相似文献   

13.
学龄前儿童性教育现状及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学龄前儿童性教育现状的分析,认为学龄前儿童性教育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现状不容乐观,并就产生原因、学龄前儿童性教育的原则与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幼儿家长及幼儿教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考察苏霍姆林斯基的学前教育实践中所蕴涵的学前教育思想有助于我们全面地理解儿童和儿童教育。他在学前教育实践中所表现出的教师职业信念、以教育爱为核心的职业素养、进入儿童精神世界的教育生活方式以及基于儿童生活的教育观等诸多方面,对当前中国的幼儿师范教育、幼儿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儿童研究等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校企合作的程度不断深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问题日益凸显。以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课程为例,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分析高职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课程现状,主要从存在的问题入手。其次分析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课程开发的原则。最后通过梳理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课程开发的思路,为学前教育学专业课程开发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学龄前儿童"入园难、入园贵"一直备受全社会诟病,青岛市也不可避免面临此类问题。扶持和鼓励社会投资学前教育是政府投入的有益补充。目前青岛市学前教育社会投入存在诸多问题:政府作为学前教育的投资主体投入不足;学前教育收费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学前教育收费监管不到位;学前教育的管理手段滞后。应当通过制定学前教育投入政策,扶持和鼓励社会学前教育投资,其中政府主导是扶持和鼓励社会投资学前教育体制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性活动,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游戏是无功利性的,幼儿教师不仅自身要正确对待游戏教育,更要引导家长正确看待游戏,使"幼教小学化"不要借着"基本普及学前教育"这股东风愈演愈烈。幼儿教师应该意识到幼儿园课程的选择以及评价体系的"无目的性",以免给"应试教育"和"幼儿教育小学化"一个"繁衍"的温室。游戏的愉快性是游戏的本质所在,幼儿教师要真正地把游戏看作幼儿发展的活动,不要把游戏仅仅作为吸引孩子的"噱头"。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是当下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和普及中的基本语境。它影响农村的学前教育需求,对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供应提出挑战,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学前儿童的出现;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对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但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城乡二元割裂的制度,形成了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分立,二者在农村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知识基础、形式、内容等方面有不一样的诠释,成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和普及中的文化难题。为此,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明确以促进儿童发展为宗旨的发展路向,立足乡村儿童教养习俗,创新机构形式,增加农村学前教育供给,在清晰农村发展语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创造农村学前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19.
青岛市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肩负着为青岛地区培养和输送幼教人才的艰巨任务。青岛市幼儿教师的主体素质将决定其自身的教学水平,并且影响未来幼儿的健康成长与素质培养。研究教学现状,并提出改革与发展的措施,有助于青岛市高职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健康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