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校长负责制下的校长权力大小及其规约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鲍传友 《教育科学》2004,20(4):51-53
对于校长负责制下校长权力的大小,一直存在着较为激烈的争论。本文从校长负责制下校长权责是否对等、校长权力空间和教育活动中的其他主体的权利体现程度、有无有效的监督机制来衡量校长权力大小,从而得出校长权力过大的结论,并从加快学校立法、新公共管理理论以及加强校长培训等方面出发对合理规约校长权力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校长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长负责制导致校长的权力过大,并且常常是实然权力远远大干应然权力,具体表现如独断专行、排除异己、滥用经费、人事安排上的任意性、性骚扰或性侵犯、社会交往滥而杂、隐性收入可观等。那么,应如何对校长的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与制衡呢?  相似文献   

3.
在人们批判目前中小学校长权力过大时,校长们却觉得自己又处处受限。形成这一矛盾的原因是:校内权力分配不当,权力结构失衡;而同时学校发展仍处于外控状态所致。化解这一矛盾应改变现行校长遴选制度,理清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的关系,完善校内权力分配结构。  相似文献   

4.
校长负责制:发展历程与问题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长负责制的概念存在一定问题: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的界定,难以适用于所有的学校“,四要素”之间的隶属关系不清晰。监督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政府部门的外部控制淡化了学校的内部监督,党政分开难以保证学校监督的有效性。学校民主管理存在一定问题:校长“负责”使教代会民主管理权力缩小、校长权力过大而教师权利过小。  相似文献   

5.
刘邵岚  曾圆圆 《教师》2008,(22):112-113
校长负责制的实行提高了学校管理的效能,同时也导致了校长权力滥用、权力失衡等问题。在我国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下,校长的办学自主权需要加强,与此同时也要对校长管理学校内部的权力加大监督力度。校长权力的失衡很大程度上是现行教育管理体制问题所造成的。是这种体制中缺乏对校长权力进行制约的独立评价监督机构所造成的。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独立于教育行政部门之外的评价监督机构,有效地解决校长权力失衡的问题,这样更有利于完善现行的校长负责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和校长负责制的普遍实施,如何提商校长的素质与修养,使他们真正掌握和使用好办学的实际权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校长的权力因素。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凡是带有强制性影响力的各种因素都属于权力因素。校长的权力因素是人民授予并希  相似文献   

7.
校长负责制作为一种学校管理制度,在提高学校管理效能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其中,校长权力受到更多质疑。不少学校存在着这样的状况:校长权力过大,教师压力过大.教师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那么。作为被管理者的教师个体,应当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借助外力,采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呢?  相似文献   

8.
对校长负责制下校长权力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长负责制下校长的权力是校长管理学校履行其责任的莺要保证。国家委托校长经营管理学校就必然要授予他相应的权力,校长权力的有效运用需要一定的条件作为保障,同时,校长在运用权力的时候也要注意许多问题才能保证其权力得到发挥。不会出现失衡和扩张现象。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育报》社曾邀请了几位知名的中小学校长与教育管理专业的博士生们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一场饶有趣味的小辩论,辩论主题为“当前校长权力够不够大?”校长方的观点是“当前校长权力不够大”,而博士生方的观点是“当前校长权力过大”。博士生方倾向于用政策法规的理论解释来论证对校长权力限制明显不够,而校长方倾向于用管理实践中校长权力受制的种种困境来论证己方观点。当时双方唇枪舌战,锋芒相向,互不认同。  相似文献   

10.
校长负责制作为一种学校管理制度,在提高学校管理效能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其中,校长权力受到更多质疑.不少学校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状况:校长权力扩大,教师压力过大,教师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校长问责制:校长权力的制衡与监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树峰 《教育科学》2005,21(3):17-20
在我国中小学实施校长负责制后,校长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从而能够操控校内的人力、物力、财力以促进学校的发展;然而近年来在很多学校,校长的权力日益膨胀,造成了绝对权力,滋生了教育腐败,显然违背了校长负责制的宗旨。为了确保校长权力的正确恰当地行使,必须对校长的权力进行制衡,实行校长问责制。  相似文献   

12.
浅析中小学校长的权力失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校长权力再认识,探讨了中小学普遍存在的校长权力失衡总是,揭示了根治校长权力失衡的两大对策。即:依法治校和依德治国相统一;提升校长人格魅力和建构领导班子凝聚力相统一。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中小学校校长权力失衡是近年来表现比较突出的问题。校长权力失衡主要表现在制度权力与现实权力、管理权力与心理权力等方面。中小学校长权力失衡是制度问题造成的,有效地解决校长权力失衡的问题,要从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4.
学校工作的好与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层干部的积极性和作用发挥得如何,校长善于调动发挥中层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取得工作成效的关键。下面就自己的体会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调动中层干部积极性。一、定责权责任和权力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对等关系。换言之,有多大的责任就应该拥有多大的权力,有多大的权力也就应该有多大的责任,这是符合责权统一原则的。划分清楚责任和权力,可以使中层干部既有压力,也有动力,其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校长才能更好地处于主动支配的地位。明确中层干部的责任和权力不等于校长不管不问,…  相似文献   

15.
自1985年我国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以来,校长的权力得到了加强,特别是随着教育行政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强调政校分开、学校管理自主,因而校长的权力越来越大,但校长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严重滞后或缺失。 任何权力都是讲求制衡的,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要出问题。由于机制并没有得到相应完善,校长权力缺乏制衡,弊端丛生。这种现象已经偏离了校长负责制的初衷。因此,要从根本上革除校长权力缺乏制衡产生的弊端,必须建立对校长长期监督与制衡的体制,推行校长问责制,对校长行为进行全程监督。为此,本刊特刊登杨朝、孙金枝同志的文章,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孙彦川 《中国教师》2011,(21):19-21
<正>《中国教师》:您曾经做过关于中小学校长的权力行为失范的社会学分析,根据您的研究,您觉得校长流动能解决权力行为失范这个问题吗?校长任期制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曾庆伟:校长的流动机制并非是一副能包治百病、完全治愈校长权力行为失范现象的良药,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才能既保证校长充分发挥个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的实行,校长的权力将愈来愈大,为防止校长独断专行,随意用权,需要加强民主管理建设。从当前校长负责制的推行情况来看,缺少规范和制约领导行为的各种制度性建设,如校长负责制实施细则的颁发和执行。笔者认为,实施校长负责制为促使校长切实对学校的生存发展负责,需要给校长以权力和压力。为防止校长独断专行,需要民主管理。而民主管理若要真正落到实处,起到应有的监督制约作用,其基本取向应有三个方面构成,首先民主管理的内容应广泛化,大到校长的选择,小到学校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每一件事情均应涉及在内;民主管理的形式…  相似文献   

18.
中美中小学校长权力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80年代中期实行校长负责制以来 ,人们就一直在对校长管理权问题进行探讨。实践证明 ,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是较为科学、可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也明确规定 :“学校的教学及其他行政管理由校长负责。”依法管理 ,校长可以较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充分行使法律法规赋予自己的权力 ,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效率。然而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实际工作中 ,却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如 ,校长的权力得不到保障 ;监督机制不健全 ;对校长缺乏激励机制等。一项有关校长的权力问题研究表明 ,不仅许多中小学校长不能对此做出正确回答 ,而且教育行…  相似文献   

19.
刘洪华 《山东教育》2011,(7):126-127
曾经在一论坛上看到、了一位校长的感言:“现在校长的精力巴经被‘问题教师’和‘后进教师’所耗尽,有时对他们产生一种恐惧……”该校长最后盼望着校长的权力再大一些。  相似文献   

20.
考察当前我国中小学的权力结构,尤其是在薄弱学校,普遍存在“校长权力过大”的问题。稍加分析即可发现,学校之所队“薄弱”,权力之所以被垄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教师群体未能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了主人翁的权利。在学校文化层面上,笼罩着某种消极无为、沉闷沮丧的气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