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熹诗论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呈现出理学化的特点。当国家正处于多事之秋,朱熹主张"诗不必作",但受其道统论和心性论影响,朱熹又认为人之情感可"以诗发之",承认了诗歌创作的合理性。朱熹从其文道观出发,提出诗"不用多作",对"适怀"娱心的诗歌创作加以限制,并以平易自然作为诗歌的审美追求,肯定"真味发溢"的诗歌,而否定有意而为的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2.
钟嵘《诗品》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具有极为完备的理论形态的诗歌批评专著,其理论形态为独具中国特色的"品"的形态:在体制结构上,以定品第为经,品诗味为维,兼及立标准、溯源流、叙逸事。在批评方式上,采用具有个人性、体验性、直觉性、审美性、概括性、抽象性等复杂特征的"品味"批评;话语言说上以印象式概括和"比兴"言说为特点。《诗品》之"品"是一种融社会政治批评与美学艺术批评为一体的诗学形态,是智慧、灵性、诗性的东方诗学典范。继《诗品》之后,各类诗式、诗格、诗论、诗话等诗歌批评著作蜂拥而出,总归有唐代的"格""式"类和宋代的"话"类,而就其批评理论形态来说,则都属于"话"类了。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文论中有"文如其人"之论,认为诗像人一样,是一个血气灌注的生命有机体,是人内在精神世界的物化形式,因此常常以人喻诗、以人论诗、以人评诗。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艺术的自觉时代,是中国文学艺术理论的鼎盛时期,"诗眼"说也得到了极大发展。晚唐五代出现了大量研究诗法诗格的著作,对于字句锤炼及"诗眼"问题颇多论述。"诗眼"说发展到宋代,不但正式提出了"诗眼"这一规范化的范畴,而且对"诗眼"的内涵、结构、功能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且扩大到几乎所有的艺术领域。以研究诗法句法为着眼点,以提炼"警策"之句、之字(眼)为关键,以"以少胜多"为表达效果的"诗眼"说不但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形成共识、论之者众,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随着中华文化的影响所及,传到了海外,特别是在日本和朝鲜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彪 《华夏文化》2014,(1):27-28
<正>"渔父"是杜牧诗意象群中一个独特的符号。杜牧首次引"渔父"意象入诗见于《润州二首》,有确切年月可考者16首,年月不详者7首,分别作于文宗、武宗、宣宗等不同时期。该意象常见的表达形式有"钓竿""钓翁""钓歌""渔歌""钓鱼郎""垂钩"等。杜牧为何如此青睐"渔父"这一意象?"在文艺创作中,以心灵图式为蓝本对客体对象的特征进行抽象的结果,正是这类合适的形式,内觉与之遇合形成特征图式。"(巫汉祥:《文艺符号新论》)"渔父"意象恰恰就是反映杜牧心灵图式,  相似文献   

5.
高培华 《寻根》2012,(6):20-25
谈子夏传授《诗经》(《寻根》2012年第2期),不能回避上博简《孔子诗论》作者问题.2001年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有一篇被整理者定名为《孔子诗论》,计29支竹简1006字,经专家整理,百分之九十以上内容已能释读,是一篇有严密组织和中心主旨的《诗》学论著.这篇产生于孟子之前的《诗》学论著,引起海内外学术界广泛重视.其作者有孔子说、子夏说、子羔说、子上说、再传弟子说、楚地经师说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最大、可能性也最大的是"孔子说"与"子夏说".此二说,发端于对开头那个特殊合文的释读.这个合文又见于《子羔》篇、《鲁邦大早》篇,因为与"孔子""卜子"合文字形都有些接近,在目前情况下,读作"孔子"或"卜子"都不无道理.  相似文献   

6.
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栻为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在论学之余,作诗五百余首。他提倡学者之诗,主张写实,兴寄寓意,性情之正,以吟咏为学者之余事而有所诫约。他的少数言理诗以表达治学与探究儒家义理的心得体会,在大量的写景、登临与酬赠之作中富于兴寄与形象,以追求学理与人生的高远的理想境界,而与朱熹的南岳唱酬之诗结集而广为流传。张栻诗在宋代理学诗派中个性突出,思想与艺术成就较高,其提倡的学者之诗对后世诗歌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诗论中关于有形语言的局限性问题、语言的有限与诗的意境之无限的矛盾问题都有十分独到的见地和深刻的论述。西方当代解构语言论彻底反叛了传统语言观中的逻辑中心主义 ,并以永变不定的认识观、思维观观照语言意义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在这一点上 ,中国传统的诗语言观和解构的语言观是有着相通之处的。这对于在新的层面上思考诗歌审美价值与诗语言之关系 ,思考诗歌审美价值的深层内涵有着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正解葱"葱"字,甲骨文写作"■",象葱形。《说文·部》写为""(音同葱),是葱的先字。造""字是有因由的:此字上部的"",义为百卉,以二屮象其丛生,也表示""是植物,即一种蔬菜;中部的"囱",《说文·囱部》释为:"在墙曰牖,在屋为囱。"这是说,在墙上开设的称为"牖",  相似文献   

9.
原因  杨春林 《大理文化》2012,(8):107-112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是因为他的很多诗篇表达了唐朝由盛转衰时期自己的经历和感怀,真切且有诗意地展现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诗史”说在后世的诗论中被广泛运用,尤其是明代的杨慎从诗歌主情与诗贵含蓄以及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等方面对“诗史”说进行了较为完备、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诗论中关于有形语言的局限性问题、语言的有限与诗的意境之无限的矛盾问题都有十分独到的见地和深刻的论述。西方当代解构语言论彻底反叛了传统语言观中的逻辑中心主义,并以永变不定的认识观、思维观观照语言意义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在这一点上,中国传统的诗语言观和解构的语言观是有着相通之处的。这对于在新的层面上思考诗歌审美价值与诗语言之关系,思考诗歌审美价值的深层内涵有着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11.
《寻根》2016,(5)
正今天所谓"绿帽子",源自古代的"绿头巾"。而古代绿头巾的颜色,除纯正的绿色外,也包括偏蓝的暗绿色乃至深蓝色,因此"绿头巾"也曾被称作"青巾""碧头巾""碧绿头巾""绿帻",《荀子·劝学》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之语,白居易《忆江南》中也有"春来江水绿如蓝",可知绿、青、碧、蓝的色调在古人心目中是很接近的。笔者在下文所称绿头巾,也指  相似文献   

12.
端緒生氣浩漾天地簡,導引道道湍流,搏合團圑洄淵.萬化之生生實情,誠可謂曲成而渾成.屈伸往復以移换,盈虚剥復而代謝,此乃相舆曲成也;以顺逆反襯、委曲互形之勢交替成全.復歸生命根柢源泉,采汲能量、復與生意,此乃自兩渾成也;循自反之路以復本復元,由渾全自足而重開生面."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静,静曰復命."( 《老子》十六章)"復,其見天地之心乎."(《易·復·彖傳》)船山先生以陽動之端爲天地心,本諸"反復其道"之旨,力辟止息於静之論,"天地之心,無一息而不動,無一息而非復".①"復",一身而兼陰静之歸根舆陽動之發端,故其返樸抱一的虚静,實蘊蓄滋萌待興的動能和生機.幽明動静,環復無已.終始剥復之幾,周還往復之道,反本復始、復興重生之勢,由此孕孳而絡繹攢簇的生命意象;倘以"復"爲環中,均可給予聯類取譬的圜視.環中者,萬象澴流由以循環反復的中樞也;圜視者,周覧流觀而旁通曲暢也.②即乎轉换之際、轉化之機以比象觀復,自當深入曰月推移、風雲往還的時境縈曲,而匯歸於周徧萬有的元氣渾涵和生意包孕.  相似文献   

13.
"道"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孔子以降,无不以"道"作为其追求目标,但却有所不同。荀子提出"壹于道",注重对"道"的知与行,其主要特征是加强了"心"在"知道"过程中的作用,注重"心"的修养,且始终是以"中"贯穿"虚壹而静"的修养过程中,"虚""壹""静"三者均需要在"中"的规范下完成,"中"既是其本体之依据,也是其实践之方法。荀子通过"知"构建了"心"和"圣"(道)之间的联系,通过"知"来描述"圣",通过"心"来实现"圣",以此实现儒家"成圣"之理想。  相似文献   

14.
“玉”字考     
正《说文解字》:"玉,象三玉之连,‘|’其贯也。"……许慎对"玉"字的解释是:像三块玉相连。沿袭至今的这个解释若是对三横一竖的篆书"玉"字,从字面形态上解释似乎还说得通;但要解释《说文》中提到的古文"玉"字,即带有对称两点的""字(图1:《金石字典》,中国书店2015年4月第1版),是说不通的。"玉"字构形起源及其衍生字形成的原字链的研究,于汉字文化乃至华夏  相似文献   

15.
诗歌的新与旧,是民国诗学避不开的一个重要议题。一般说来,新体诗是欧化的、外来的语体诗,旧体诗是传统的、本土的古典诗,二者存在尖锐的矛盾和深重的隔阂。但是,大量的旧体诗人新诗之尝试和新文学家旧诗之创作现象,却值得玩味。这种"身份错位"的创作现象,引起时人的关注,也引发他们对诗歌"新"与"旧"作进一步探讨。从众多的论述文字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新诗和旧诗,多怀宽容与学习的态度,持可调和之论,并希望新、旧体诗"取之所长,补之所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律"是什么?《说文》作如是释义:"均布也。从彳,聿声。"从"彳"怎么会有"均布"之义呢?也许是因为《说文》对"彳"作了"象人胫三属相连"(大腿、小腿、足踝三关节连动)的解读,故以三关节和谐律动作依据吧。然甲骨文已经证实"彳"是"行"的別体,"行"(■)是道路的象形,而"彳"(■)又为岔道之象,与"三胫"了不相干,自然"均布"之义失去支撑。不过,"均布"可与律吕联系起来,作另一种解读。律吕定准,竹管凿孔窍要按一定的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诗歌具有特殊叙事的形式,值得关注。诗题交代作者写诗事由,具有浓厚的叙事因子,诗序是对诗题叙事的补充和扩展,这是单首诗的独立叙事。而古典诗歌往往以系年的形态存在于诗人别集中,排列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这又构成关于既定作者本事的大叙事。可以说,一部以年代为划分的诗集也是作者的一部生平传记,或者说一个诗人的生活故事累积。中国古典诗歌往往是以集合的形态存在,其中有一定序列,而只要序列中有时间、地点,那么它们就会和作者这个隐含的人物,以及作者写诗的原因和写诗这件本事构成一个大叙事。现实存在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叙事,而古典诗歌中的叙事则是这个历史叙事的文学性衍生和记录。  相似文献   

18.
《寻根》2016,(2)
正曾有媒体就"什么最能代表河南"这一问题做过统计调查,所列选项有"豫""中原""郑州""黄河""嵩山""少林寺""烩面""中"等,而"中"在调查中位居前列。就连许多文艺小品中的河南话,也是"中"字连声不断,频登大雅之堂。"中"在汉语中使用很多,最常见的:言区域指中国、中华,如中医、中文;辨方位指中心、中间,如正中、居中;别内外指内里、里面,如家中、心中;称过程指一半,如中途、中叶;谓  相似文献   

19.
古人集中收录有大量应乞而作的诗歌。此类答诗着重体现出古诗的社会媒体性特征,即应交际而产生,以传播为导向。在内容上,应答类诗歌凸显出古诗鲜明的纪事性特点,其细剖本末的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乞诗人希望借诗来记事、发声和留名的心理期待。除当事人乞诗外,物、景索诗也是一类常见现象,物、景在应答类诗中既是创作选拣的诗材,随之也成为能主动求诗索句的主体,这是诗人融乞诗入主观创作,将物、景纳入自己应答对象后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20.
阅读周亮工     
陈三弟 《寻根》2005,(1):24-27
我是从《读画录》中最初认识周亮工的。明清以来的画论画史专著可以说成篇累牍,但平心而论,没有一部及得上《读画录》那么耐看耐品味的。无论其思想之精湛,还是品评当时画家画风之深刻,或者其以诗论画论人之匠心独特,其散文化行笔之凝练、隽永,那种诗人哲人一般的深邃目光,实在是当时乃至后来诸多相关著作无法比拟的。其对中国文人画的理解和诠释,可以说是真正触及到了其中的生命真谛。亮工是河南祥符(今开封)人。明清以还,河南曾诞生过不少文化俊杰,其中最有才华的有两位,一位是因孔尚任《桃花扇》而出名的商丘侯朝宗,另一位就是周亮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