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课堂是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的有机整合体,是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课堂教学是这个微型生态系统中的生命运动,学习内容和各种信息都在师生、生生之间流动、处理和深化。和谐课堂,是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课堂;是质疑探究、互动生成的课堂,是民主平等、心灵相通的课堂;是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课堂;是成就学生精彩、收获教师幸福的课堂;是师生和谐相伴、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故此,我们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呼声甚高,如何加快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度,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我们追求怎样的课堂?怎样的课堂才能引领教师、学生走向智慧的乐园?鉴于对以上问题的探询,我校从重构课堂生态文化做起,重新审视课堂、完善课堂,努力构建生命的、生活的、生动的、生长的课堂。一、实施民主教学,打造生命课堂生态课堂是充满活力的生命场,在这一课堂里,学生和教师都作为丰富的人进入课堂,他们  相似文献   

3.
张叶飞 《考试周刊》2014,(59):57-58
构建"生态课堂"是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趋势,高中数学教师要遵循学生的生命发展的规律和原则、关注教学的生态、和谐运作课堂教学的各元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结合生态课堂的理论依据,提出了构建高中生态型课堂的四项策略,提倡民主、开放、活动及分层教学,让学生在生态型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互动,促进学生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种,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生态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是"生命的发展场",和谐平衡是其根本特征。构建生态课堂,应该重在和谐,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师生和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  相似文献   

5.
一、高中英语生态课堂的含义 生态课堂是将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作为主要目的的课堂。学生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具有自己的个性、思想、能力。生态课堂通过最有效、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活动,开发每个学生潜在的天赋,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生态课堂中,学生不只是掌握技能和知识,教师也不仅仅是传授技能和知识,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具体划分为知识课堂、智能课堂与生命课堂三种。"生命课堂"在我国一经提出就迅速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热点,说明它遵循了教育的本质与规律,彰显了人类对自身价值的理性关怀和人文关怀,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课堂教学实际的迫切需要,也反映了教育哲学观和认识论的最新成果,更体现了师生生命发展的主体需要。"生命课堂"的基础价值追求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核心价值追求是开发学生智能,终极价值追求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灵。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教师是成人世界派往儿童世界的精神使者,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缺失了心灵的呵护、淡薄了人文的关怀、压抑了个性的张扬,使学生对课堂生活失去热情和兴趣,变得麻木与冷淡,进而影响到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可以说,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是严重的“水土流失”,营养不良,生态失调,到了非改造不可的地步。在新课程理念的光照下,我们越来越感到构建“生态课堂”的重要性。生态课堂应该是回归自然和生命、流淌着挚爱和真情、唤醒了灵性和天赋的绿色课堂。它为学生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起孩子们…  相似文献   

8.
<正>叶澜教授《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一文中写道,"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师生互动的天堂,是师生心灵交融的灵动舞台。新课程视野下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知识而教学,便应该关注学生成长中的整个生命,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教学的生命化课堂教学,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并以此全面提升生命  相似文献   

9.
刘雪  徐景新 《教书育人》2008,(11):55-56
生态学认为,任何生物体都是由各部分组成的有序、稳定、完整的生命共同体。后现代主义认为,课堂生态系统是教育情境中人(教师和学生)与环境(教室及其中的设施)互动而构成的基本系统。我们据此可以下个定义:所谓“课堂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时空内,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统一体。然而,反观当前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从生态学角度来测量,其存在的疾患足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笔者根据多次外出听课的体会,来谈谈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我们应当如何构建生态课堂。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内涵备受关注。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作为独特的生命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生态课堂从生态学的角度审视课堂教学,主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自我的学习体验、“低碳”的课堂效益,并通过组建合作共赢的学习小组、营造和谐共长的课堂文化、拓展灵活开放的课堂时空等,实现生态课堂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课堂师生主体"和谐共长"、生命得到健康发展是生态课堂追求的目标,课堂上的生命活力首先表现为师生个性的发展,即个人在心灵自由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性得到尊重,思考的批判性、思维的独特性和思想的创造性得到鼓励,让生命绽放活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最重要的是课堂教学的研究,"公开课教学"作为课  相似文献   

12.
一、构建“生命”课堂,尊重个性差异 生态教育认为学生不仅是认知体.更是生命体。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精神生命,而且要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生态环境。教师应当承认个体差异,重视个体体验,营造和谐融洽、民主平等的氛围,让个体的心灵得以舒展。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人的精神生命活动的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的最高宗旨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尊敬每一个生命的成长,尊敬每一分钟生命的发展。而课堂是学生发展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生命实体是教师和学生,所以,我们必须把课堂作为一个“生态系”,努力打造“生态课堂”,营造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有利于人整体生命投人的学习生态环境,调动师生自身的一切,去不断地创造自我、  相似文献   

14.
要改变传统教学活动中课堂缺乏生气和乐趣、师生生命力湮灭这一现状,教师应构建生态课堂环境。生态课堂是课堂内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良性循环的课堂。它注重学生自我发展、关注学生潜能发展、立足学生发展全面、弘扬学生个性。它要求课堂环境和谐自然,师生的心理环境自由开放,学生的交往环境呈现多边互动状态。在生态课堂教学环境中,学习与学生的生命内驱力融为一体,学生焕发生命活力,生命姿态得以自由绽放。  相似文献   

15.
《辅导员》2014,(18)
正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圳市福田区竹园小学,坚持生态课堂教学的理念,尊重学生,师生平等,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第一要务,以追求教学质量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为目标,使课堂教学回归自然,探索出"一三四"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既解放了学生,又解放了老师,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师生乐融融。  相似文献   

16.
我区农村中学实施新课标已有多年,那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一直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孜孜追求的目标。数学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不是反复的机械训练,而是师生互动,小组合作,思想碰撞,心灵交流,师生共同学习成长的生命历程。学生进校求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量的时间是在课堂里度过的,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中心环节。课的质量,可的内涵,可的吸引力、感染力、辐射力、  相似文献   

17.
生态课堂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生态课堂是以生态学的视野关注课堂中的每一生态因子,重构教育理念、师生关系、实践范式,并以此为基点建构出的新型课堂。"它以"直指学生"、"直通本质"、"直需独立之精神"、"直连高效"为内涵本质,创建一种促进生命成长和完善的课堂教学环境,创造一个师生生命发展的生态空间。  相似文献   

18.
陈伟 《广西教育》2013,(13):61-61
叶澜教授在她的"新基础教育"中早就提出了课堂动态生成的观点,她认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师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它必须是真实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作为教师,应该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去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及精彩瞬间,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共同创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的使命在于使学生获得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通过创新课堂教学设计来达到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目的.构建生态课堂,追求的是生命实体在数学课堂中自然、和谐、自主地发展,往往能诱发学生积极地探索与解决问题,让数学课堂教学真正鲜活起来.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构建生态数学课堂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要改变传统教学活动中课堂缺乏生气和乐趣、师生生命力湮灭这一现状,教师应构建生态课堂环境。生态课堂是课堂内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良性循环的课堂。它注重学生自我发展、关注学生潜能发展、立足学生发展全面、弘扬学生个性。它要求课堂环境和谐自然,师生的心理环境自由开放,学生的交往环境呈现多边互动状态。在生态课堂教学环境中,学习与学生的生命内驱力融为一体,学生焕发生命活力,生命姿态得以自由绽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