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对于刚开始习作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无数的个案告诉我们:品尝失败滋味并不能促使他们走向成功,反而使他们逐渐丧失习作的信心。一次表扬、一次成功的习作,能唤起孩子积极的成就动机,能促进学生走向习作的成功之路,甚至影响学生一生的写作态度。所以,对于三年级起步习作教学来说,我们更主张“成功是成功之母”,应帮助学生尽早品尝成功的愉悦,促进学生乐于表达,树立习作自信心。如何促成学生成功呢?我们以人教国标本三年级下册的八次习作来试作讨论。一、把握标准,降低门槛,减少作文畏惧感《语文课程标准》中,…  相似文献   

2.
段国辉 《学习之友》2008,(10):10-11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千年古训。但从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一次刻骨铭心的失败,往往会摧毁一个人的自信,甚至因此毁了他的一生:而一次小小的成功却能够激活一个人潜在的巨大的自信.使他走向新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帮助每一位孩子取得第一次成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千年古训。但从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一次刻骨铭心的失败,往往会摧毁一个人的自信,甚至因此毁了他的一生;而一次小小的成功却能够激活一个人潜在的巨大的自信,使他走向新的成功。每次考试的成绩,每次作文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一直都是用“失败是成功之母”来鼓励那些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挫折的学生要不怕失败,锲而不舍,并以“失败不是不能成功,只是尚未成功”来安慰激励他们。但是,如果我们的学生总是经历失败,从未尝到成功的喜悦。那么,他们就有可能丧失信心,最终与成功无缘。所  相似文献   

5.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是千年古训。但从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一次刻骨铭心的失败,往往会摧毁一个人的一生。所谓成功激励,则是指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和改革教育方法,不断帮助学生成功,使学生在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中萌发其潜在的创造潜能,从而走向新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读者朋友,新年好!”这一声问候,意味着又一个365日悄然滑落,意味着新的一年的开始。新年年年有,但是我们希望每一年我们都有更好的礼物呈现给读者。这一期,我们以“成功”做为本刊的序曲,因为我们发现一个成功的序曲对于一个成功的人生是如此重要。本期的孙老师话题说的是《成功是成功之母》。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是耳熟能详的。这句话没有错。但是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人也是千差万别的,对于一些人,尤其是孩子来说,也许“成功是成功之母”更贴切。看了本期的《前进一步就是成功》和《从做模特儿到爱学习》…  相似文献   

7.
常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个话有道理,这个道理就在于,走向成功之路几乎是必经失败的,而且,越是巨大的成功,经历失败的可能性越大,此其一;经历了失败,失败给我们提供新的经验,则大大增加了走向成功的可能,失败孕育了成功,此其二;失败常难免,失败之中又考验了人的意志,坚强的意志也是导致成功之必需,而失败对于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意义更大,此其三。故曰:失败乃成功之母。  相似文献   

8.
“失败乃成功之母。”但事实上一个人在失败之后往往不一定就能成功。拿学生来说,有一部分人恰恰是因为小失败后不去反思修正而造成大失败。由大失败而到“破罐子破摔”的。那么,怎样让学生从暂时的失败和挫折中吸取教训孕育成功呢?我曾教过一个六年级班,该班学生在他们过去的5年里,每次数学考试成绩总是处于年级下游,不及格的人数也较多,长期下来,大家对于不及格已经见怪不  相似文献   

9.
邝国宁 《广西教育》2009,(35):56-56
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这话很有哲理,充满辩证的思想。失败与成功是相互对立的,然而也可以相互转化,当然无论是谁都希望把失败转化为成功。完成这个转化,关键是找出导致失败的原因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及策略。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的沈惠娟老师所上的初三年级第一阶段复习中的一节数学纠错课,就是一个引导学生如何由错误走向正确,由失败走向成功的典型范例。本节课以一个能激发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10.
“失败是成功之母” ,这是千年古训。但从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个角度来说 ,我认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一次刻骨铭心的失败 ,往往会催毁一个人的自信 ,甚至因此毁了他的一生 ;而一次小小的成功却能够激活一个潜在的巨大的自信 ,使他走向新的成功。所谓成功教育 ,即通过改革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不断帮助学生成功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形成成功心理和积极学习的内部动力机制 ,成为学习的成功者。1 生物学教育中学生学习困难原因分析据有关资料的调查认为 ,学习困难生占学生总数的 6~ 10 %。生物学科同其它众多学科一样 ,也存在着…  相似文献   

11.
无论你怎样善辩,我都不跟你争论。我坚信,只有成功才是成功的母亲。不说世间许多失败的傻子,失败了一次,还是没有认清楚失败的根由,总是以“失败是成功之母”去失败第二次、第三次……这些人不明白,失败不是成功的母亲,他们甚至不是一个家族。你成功了,是因为你先前的准备、经验、做法都是成功的,所以才蓄积成了最后的成功。如果你成功的要素中,有一项是失败的,那最终你绝对不会成功。  相似文献   

12.
常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个话有道理,这个道理就在于,走向成功之路几乎是必经失败的,而且,越是巨大的成功,经历失败的可能性越大,此其一:经历了失败,失败给我们提供新的经验,则大大增加了走向成功的可能,失败孕育了成功,此其二;失败常难免,失败之中又考验了人的意志,坚强的意志也是导致成功之必需,而失败对于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意义更大,此其三。  相似文献   

13.
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总是这样谆谆教导学生。但基于后进生的心理角度,我认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甚至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接二连三的失败,会慢慢地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次小小的成功,却能够激发学生潜在的自信和勇气,促使他们信心百倍地迎接挑战。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引导后进生积极争取成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4.
人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成功也是成功之母。对于涉足社会实践甚少的青少年来说,把成功当做成功之母,意义更为重大。做为中小学生的青少年,他们还不曾经受过困难、失败的挫折与磨炼,还不曾有过从失败到成功的体验,也还没有足够的经  相似文献   

15.
朱德果 《湖南教育》2005,(19):40-40
“失败是成功之母”是富有哲学意义的格言警句。然而,对于那些从来没有或很少有成功体验的失败者尤其是学校里的后进学生而言,成功——哪怕是微小的成功——无疑是他们扬起前进风帆的强心剂。  相似文献   

16.
对意志坚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他们经过失败、努力、再失败、再努力、直至成功。而对大多数人来说,"失败不是成功之母",而是"失败是失败之母"。对于13至于16周岁的初中学生,绝大多数是没有学  相似文献   

17.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可谓家喻户晓。它用来激励那些做事失败的人,让他们知道,失败是教训,不要气馁,继续做便一定会成功。但我觉得这句话里有两个弊端: 一是不适用所有对象。对于意志坚强的人,这句话固然能激励他们不  相似文献   

18.
为了让学生正确归纳考试成败的原因,进而对“现实自我”进行审视和调整,更顺利地向“理想自我”迈进,一次期中考试之后,我上了一堂心理辅导课。首先我用话题引入:一个人遇到挫折、遭到失败时,常常会听到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失败乃成功之母”,请问各位:失败一定是成功之母吗?(学生会回答:不一定。)是的,不一定。失败要成为成功之母,首先必须对失败进行正确归因,然后调整对策,重整旗鼓,这样才能走向成功。可见,正确归因非常重要。今天我们的辅导话题就是“正确归因,不断进步”。归因的领域很广,涉及工作、学习、生活等…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能证明这个观点的正确性。但对年幼的孩子来说,这句格言并不完全适用。幼儿在参与学习活动时,老师应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使每个幼儿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如果一味地让他们尝试失败,那  相似文献   

20.
谭国涛 《考试周刊》2013,(80):182-183
“学困生”是暂时的落后,是可以转化的。对于未成年的学生来说,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因此,教师要转化好学困生,让他们在体验成功的喜悦中被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