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游学,是指学习者离开自己相对熟悉的环境,前往新环境中进行学习和旅行,以拓宽学习者视野、扩展知识储备、感受文化差异、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过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游学"一词最早出自《北史·樊深传》,指远游异地,从师求学。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治学,是现代游学的始源。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游学作为开阔视野、体验异域文化的重要方式,最早由校外教育机构引入我国。中小学生的游学,最早也是由校外语言教育培训机构组织,他们多数将外国作为游学目的地,以进行语言训练、开阔国际视野为主要目的。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成为了游学活动的组织者,它们通过游学,积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Xiao 《考试》2013,(3):45-46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外国学生涌入美国的大学就读,以国别而论,近年来从中国内地赴美学生人数稳占鳌头。据国际教育学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的最新统计,2011到2012学年来美就读大学课程的外国学生超过76万人,其中中国内地学生最多,约有19.4万人,占全部外国留学生人数的四分之一多。上大学不但要选择好的学校,更重要的是要选择好的专业。专业好不好可以有各种衡量标准,每个人的看法也不一样。有些人上大学是为了增进自己的知识,至于毕业后是否能够找到工作对他们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但大多数人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能够找到一份称心如意  相似文献   

3.
董君武 《上海教育》2013,(34):59-59
几年前有一个报道:一个外国教育代表团在国内一所著名大学考察,他们在校园内随机访谈学生,问他们为什么报考这所学校,几乎所有的学生给出的回答是:因为高考考出高分,就应该读这所大学。代表团回国后的考察报告中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未来并不可怕,因为中国最优秀的学生报考大学、选择专业不是基于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这个结论是值得中国教育工作者深思的。  相似文献   

4.
世界各国优秀教师成功的教育教学案例和外国许多著名学校的管理经验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外国教育丛书分别对外国优秀教师的教学过程、教育特色和外国著名学校的管理特色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扼要的解读,使关心国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人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快速地了解到国外中小学教育教学及管理的最新情况,进而反观自我,反思已有的教育教学及管理,借以实现我们自己新的发展与超越。  相似文献   

5.
世界各国优秀教师成功的教育教学案例和外国许多著名学校的管理经验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外国教育丛书分别对外国优秀教师的教学过程、教育特色和外国著名学校的管理特色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扼要的解读,使关心国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人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快速地了解到国外中小学教育教学及管理的最新情况,进而反观自我,反思已有的教育教学及管理,借以实现我们自己新的发展与超越。  相似文献   

6.
利用课余时间,我仔细地翻阅了《外国儿童音乐教育》这本书,书中介绍了国外儿童音乐教育的经验方法与各种理论依据。这些孩子学习音乐的整个过程是一个有目的有方法的系统过程,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都确立了明确的教学目标,甚至明确提出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具体音乐知识与相关音乐技能等,可以说让我大开眼界,音乐教育在国外的重视程度不亚于主课教学,学生学习的热情很高,兴趣也很大。书中在介绍如何进行旋律教学的有效性一节中有这样一段话,让我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7.
张锐 《天津教育》2005,(6):41-42
学校是学生获取知识、经验和文化的重要场所,一个人最初的学习行为都是在学校里进行的。学校教育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塑造人格的职责,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某种情感和观念。在情感上,教育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过程的满足和愉悦;在观念上,教育应帮助学生建构起自主学习的意识。相比较而言,学校教育对学生产生的影响首先外显为学生的某种情感倾向和态度选择。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它在学校教育领域催生着优质教育梦。今天的优质学校,优在保障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优在引导学生养成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能力,优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个优质体现在课程里,也彰显在课堂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的产品是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相似文献   

9.
学了那么多年的法语,又一直以来都还怀抱着一些新闻理想,我于两年前幸运地获选法国驻华使馆的新闻奖学金项目,成为了巴黎新闻学院第一批外国学生。2006年7月10日,我第一次踏上了巴黎的土地,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新闻游学生活。之所以说"游学",是因为在法国  相似文献   

10.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部2012年本科专业目录增设了跨学科新专业——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基于近年来其世界史学科整体实力的提升与发展,聊城大学积极申请设置该专业,并于2015年招收首届学生。四年多来,聊城大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积极探索,在本专业招生与培养管理模式、课程体系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外语课程设置与日常训练等方面取得了明确进展和一定成绩。对于专业建设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本专业师生团队秉持开放学习理念,致力于在探索实干中寻求更好的发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在各高校的发展将会进入新的历史际遇期。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高校针对于大学生教育主要采用课堂授课方式,形式较为单一,学生学习知识途径也较为狭窄,特别是艺术类专业学生,个性张扬,思想活跃,在对待正规的学校教育,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淡漠等情况。文章结合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特点,对"朋辈教育"进行探索运用,通过对艺术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留学生》2014,(20):36-38
正留学生到了国外,一般住在寄宿学校或者寄宿家庭,无论是哪一个选择,都是了解国外文化、体验风土人情的好方法。Homestay,就是"家庭寄宿",为外国留学生在其所留学国家以有偿服务的形式,提供住房与生活基本设施(大多是本地家庭),旨在提高其在该留学国家的生活能力。外国留学生为了解决住宿条件,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促进了解国外文化,更好地融入外国社会,会选择短期或长期居住在当地人家庭。  相似文献   

13.
传统学校中的“学习”,往往被认为是学生的事,校长、教师就是教学生学习的人,要求学生学习的人,他们本身被视为教育者而没有被定义成为学习者,所以,学校所关注的学习只是学生的学习。而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中,校长、教师更被视为学习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工作环境与学校文化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影响成为学校变革与学校领导研究的中心问题。受“学习型组织”这一新概念的影响及其在教育实践领域中探索的深入,学校越来越被视为“专业学习共同体”。学校作为专业学习共同体,其本质就是要构建在相互交流与合作中共同成长的专业学习关系,而能萌发…  相似文献   

14.
一、家庭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意义和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 20世纪80年代,国外教育学者针对当时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过“改革教育应从家庭着手”的建议。进入21世纪时,日本国针对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在2000年“教育改革国民会议拟订的教育改革十七条建议(草案)”中,首先提出“要培养富有人性的日本人”就“要认识到教育的基点是家庭”,因而对家庭的教育及家长的训练提出若于具体的建议。我国各地为了配合学校或社区提高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效果,在社区或学校里逐渐建立起众多的家庭学校。去年,在浙江。辽宁等省市…  相似文献   

15.
正游学,是指学习者离开自己相对熟悉的环境,前往新环境中进行学习和旅行,以拓宽学习者视野、扩展知识储备、感受文化差异、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过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学"一词最早出自《北史·樊深传》,指远游异地,从师求学。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治学,是现代游学的始源。[1]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游学作为开阔视野、体验异域文化的重要方式,最早由校外教育机构引入我国。中小学生的游学,最早也是  相似文献   

16.
正在美国,有些学生学习能力较差,或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能赶上其他人学习的进度,学校一般都会提供特别生教育服务,尤其是在公立学校里更为普遍,被称为IEP计划(Individual Education Program)。学校设有专门的部门,聘请专职教师,完全免费为家长和学生服务。家长可以到学校咨询,约定时间和专业老师一起为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解决孩子的学习困难,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7.
硬币的尊严     
大学的校园里,并肩走着两个人:一个中国大学生,一个外国留学生。中国学生已经大四了,学国际经贸的,他很想走出国门看一看,外国留学生热爱中国悠久的文化,他到中国来是为了学习汉语。两人经常在一起聊天,一个为了练习口语,一个为了多打听国外留学的消息。  相似文献   

18.
调查显示,在通识教育背景下,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大一"学生正处于专业认同问题凸显、对大学生活满意度低、学校通识教育培养目标与学生专业化学习需求相矛盾等等现实下体味大学生活.作为"大一"辅导员应让学生真正了解专业,培养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阐释通识教育目的;要积极走进学生的课余生活,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19.
单中惠 《教育》2013,(10):64
对于整个学校教育系统来说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教育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育在西方国家乃至世界上许多国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由前法国财政部长、时任欧洲联盟主席德洛尔担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指出"基础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它使享受这一教育的人能够选择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参与建设集体的未来和继续学习。"在这个意义上,外国中小学教育问题史研究是教育界一个重要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新视角     
《成长》2005,(2):5-5
沈阳市铁路第五小学从1984年开始进行“愉快教育”改革实验,20年来坚持不留任何家庭作业,并通过在游戏中学习、到农村劳动实践等多种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愉快、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愉快教育”也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学生们纷纷表示,在学校学习既轻松又愉快,回到家里也没有任何负担,学校在他们眼里是最快乐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