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备条件,也是企业科技创新的需求。安徽科技学院办学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过我校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可以讨论目前校企共建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及制约校企共建实验室平台的因素,分析如何以校企共建实验室为平台培养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高校文秘专业培养的是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是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一种重要模式。本文主要围绕采用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关键、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是提升办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校企合作必须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实现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双赢局面。但在实际运行中,高校收益较大,表现得也更加积极;而企业仅仅获得新的劳动力,所以表现的相对被动。本文通过我校与企业建立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合作关系,协助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及培训体系建设,为企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使校企双方深度融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实现校企双方共赢。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双赢"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动力之源,寻求校企双方共同的利益结合点,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根本任务和紧迫要求,本文将针对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结合我院校企合作实践,认真分析校企双方在校企合作中各自的优势,探索校企资源有机结合各取所需的有效途径,努力构建具有普适性的校企融合"双赢"模式。  相似文献   

5.
我国职教集团视角下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已成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必由之路。本文结合安徽国际商务职教集团校企合作项目——"安商AS·1980创客梦工场"5年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校企双方通过以"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逐步实现了校企双方在"理念、平台、模式、文化"方面的融合与创新发展,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6.
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也是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发源地。高校拥有雄厚的科技、知识、信息和人才资源,而企业拥有人员、设备和资金,是实现高新科技转化的载体。校企合作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受到高校的重视,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校企合作办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也没有形成可供推广的成功模式。因此,开展如何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培养优秀的创业创新人才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成人高校作为培养创业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面临着许多困境,如对创业创新教育认识不够深入、课程设置较为落后、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实践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校企合作不够理想等.基于此,应该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合理的课程设置为核心、以改革教学方法为途径、以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基石、以创立校企合作实践基地为平台、以政府支持为依托,解决成人高校面临的困境,进一步推动成人高校培养创业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8.
<正>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6月17日上午,我校与深圳标榜半岛教育集团举行校企合作签约仪式。校长张海涛与标榜半岛教育集团创始人刘娟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教务处、教育学院、校(党)办、开发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签约仪式。校企双方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以培养高机能人才为共同目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技能性人才的培养中,采用“校企双赢”的合作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中找准双方利益的均衡点是化解合作障碍的重要切入点。本文以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设公路工程检测专业“订单班”的实践为例,分析了目前校企合作过程中实现“双赢”的途径,探寻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不断深化,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校企合作是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要求对接的重要法宝。校企合作推进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对应、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相匹配、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转型相对接,然而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的实践总体存在校企合作人的人才培养认识不足、专业设置与社会实际需要不匹配、教学体系与校企合作需要不适应、师资力量与校企合作要求不对接等问题,基于此提出确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专业课程设置与课程开发、构建校企合作适应的教学体系、建立专兼结合双师型师资团队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利用企业的资源,实现高职院校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目的。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目前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的会计专业,从校企合作管理机制、校企协作运作体系以及合作企业的评价标准等多个方面来对目前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的管理进行创新研究,进而形成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前,校企合作模式在我国职业教育中普遍应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法规制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着校企合作的更进一步发展。如何正确理解校企合作,如何健全制度法规,如何完善合作机制和运行机制,是当前校企合作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构建权力运行机制、构建利益协调机制、完善动力机制、完善法律法规保障机制这几方面,深入研究了高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3.
校企合作是推进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的主要途径,能够有效实现校企双赢。在校企合作视域下,高校应该在校企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主动与相关企业沟通,并达成共识,为校企合作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双师型教师能够作为校企合作的桥梁,能够使校企合作全面发展。因此,本文着重分析高校双师型教师与校企合作的概述,以此论述校企合作视域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校企合作视域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管理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有助于企业借助"外脑",提高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打造核心竞争力;校企合作有助于将学校的学术研究成果及时转化应用,拓展科研领域。校企合作使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本文以校企合作的新实践,在北京天坛股份有限公司开展职业心理素质培训,初步探讨了校企合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台湾与福建隔海相望,在产业发展、文化交流以及教育等方面有着极为相似之处。而台湾在教育领域内作为校企合作的引领者,有着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为了推广海峡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两岸教学课程的衔接以及教学资源的共享,我们可以充分借鉴台湾校企结合的教育模式,使之与福建的产业发展相结合,提出更有利于提高财务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校企结合模式。本文以财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视角,以校企合作为研究对象,借鉴台湾校企合作的模式,力图解决政府、企业和学校之间共同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等问题,在办学场所、专业建设、师资结构、实践基地等方面互利资源,为企业量身定制培养所需人才。  相似文献   

16.
如何基于校企合作条件下构建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这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普遍面临的严峻课题。新时期,我们要积极探索研究构建校企合作共同培育食品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管理机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努力破解校企合作的关键和难点问题,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条件下的食品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创新的基本思路,努力打造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及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从校企导师共同引领高水平电子商务创业团队,校企双方共同探讨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教学方法改革,多主体考核与评价模式,校企同台竞技,以赛促教,建立企业文化交流平台等七个方面探讨校企深度融合视域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革...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高职人才的重要平台。构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平台需要政策的保障;需要校企双方更新发展理念,探索合作内涵,充分开发双方人力资源,有效利用校企教学资源,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还存在课程内容脱离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落后、会计专业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实践教学资源缺乏等问题。要提高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水平,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会计专业技能人才,必须优化课程结构,使教学内容符合企业的实际要求;改革会计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加强会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实现合作双方共赢,稳定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关系,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相似文献   

20.
"双师型"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首要任务。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协同互补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学团队,是各高职院校共同研究的重点。随着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深入,"校企双路径"模式已经成为各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融合校企双方目标,整合校企双方资源,建立校企双向兼职队伍,搭建团队工作平台,规范团队工作流程,建立团队管理制度,创新团队管理机制,形成"校企共赢"合作新气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