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台学院学报》2021,(1):44-47
"三社联动"是集合社区、社会组织和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力量,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模式,对于激发社区活力,整合运用多元化资源,着力培育社区内生的社区社会组织,提升社区居民参与度、满意度与幸福感,推进"共治共融、社区善治"目标具有促进作用。文章以邢台市A社区"三社联动"助力疫情防控的实践为例探讨"三社联动"机制的服务过程和效果,并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相似文献   

2.
通过阐述南宁市"三社联动"社区治理的探索和实践,分析"三社联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创新南宁市"三社联动"社区治理的主要路径,即:健全完善联动机制,不断优化联动环境,培育和发展社区类社会组织,扩大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发展专业化社工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3.
虽然近年来公益创投倍受地方政府青睐,却出现因与政府购买服务趋同而难以为社会组织赋能的困境,亟需转型发展。对新力公益创投的个案研究发现,回归公益创投本源需要建立赋能型公益创投模式,改变资源支持方式和加强能力建设是其中的两个关键点。公益创投主体应通过多种渠道为社会组织提供资金、专家、政策等资源支持;建立灵活的资金分配机制和有效的督导服务、培训辅导机制,是开展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主要途径。赋能型公益创投是政府回应资助型公益创投局限性、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在公益领域应用商业逻辑的产物。这一新模式既能保证公益创投项目质量,又能提升社会组织多方面能力,还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公益慈善环境,可以为新时期公益创投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模式和基层社会治理的概念,治理的现状和主要障碍为基础,论述了"三社联动"的概念,运作流程,运作模式和组织结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对"三社联动"的作用价值取向与对策和建议,在我们认为,"三社"能有效的衔接和有效的互补进行联动,"三社联动"在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下能有效的不断提升基层社会的治理水平和加快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三社联动"对促进我国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理论。  相似文献   

5.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理论、问题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治理,强调多元参与、理性协商、建设性解决社会问题,是一个不断建构和积累友好、尊重、包容、信任等积极元素的过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既是社会治理的题中之义,也是政社合作的内在要求,它通过发挥动员社会资源、提供社会服务、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等作用,不断提升社会整体的参与性、自主性和创新力,为不断发展的社会提供个性化、人性化和多元化的公益产品与服务。伴随全国各地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社会组织日益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体力量,但也在政府、社会组织、合作机制等层面存在着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社会组织支持、监管体系不健全,社会组织专业化职业化低、公信力不足、自治性弱、政府依赖性强、筹资渠道单一,政府与社会组织、社会组织与企业、社会组织与社会组织之间缺乏有效合作机制等诸多问题,需要从政府、社会组织及合作机制三个层面入手,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推进政社分开、完善社会组织支持、监管体系,不断提升社会组织专业化职业化程度、组织自主性和多渠道动员资源能力,以及加快构建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媒体、公众等多元主体协作平台与共治机制。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公益创业已在我国悄然兴起并成为慈善创新的一股新力量,但由于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社会治理的缺失,使其缺乏广泛的社会支持,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本研究在分析大学生公益创业活动呈现的特点及组织治理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结合其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重目标及相关组织特性,借鉴国内外公益组织治理模式,提出构建以大学生、高校、社会企业、政府为基点的"四位一体"、多方协同治理模式,为有效促进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及其创业活动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社会公益组织参与乡村教育治理有助于传承乡村记忆与乡村文化,提升村民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与认同感;盘活乡村教育资源,提供多样化的乡村公共教育服务以及发挥“第三方”评价与监督,推动乡村教育整体协调发展。当前,社会公益组织参与乡村教育治理面临现实困境,即社会力量参与意识不强,未能形成多元治理格局;乡村教育治理监督乏力,社会公益组织公信力不足;乡村教育治理内部分工不明确,乡村问题分析精准性不够等。为助推社会公益组织有效治理乡村教育,要形成多元主体“共治”,达到乡村教育的“善治”;加强乡村教育治理的内部监督,提升社会公益组织的公信力;合理利用大数据的支持,提高乡村教育的精准治理。  相似文献   

8.
当前,“三社联动”已成为中国社区治理的显著机制之一。“三社联动”主体和社区治理过程关系密切,社区需求治理环节应当是社区组织主导的集体选择过程,决策安排环节应当是基层自治组织主导的项目设计过程,服务生产环节是社会组织和社工主导的服务递送过程,绩效评价环节是多元主体参与的结果反馈过程。  相似文献   

9.
社会化公益是"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的公益理念及实践,以宁波市大学生社会化公益为例,存在着校社志愿者融合低,校际差异显著,媒体整合度不高,组织化程度低等不足,选取随手公益宁波作为典型社会化公益公益组织为案例对象,综合分析得出宁波市社会化公益应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补足人才短板,完善激励机制,优化关系资本等方面突破。  相似文献   

10.
《邢台学院学报》2017,(1):49-51
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工程,"三社联动"作为社区治理创新的重要手段在各地实践中普遍存在不联不动、无序联动、闭环联动的问题,建构以创新社区治理为目标的"三社联动"运行机制是确保三社联动走向深入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我国过去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单边治理模式已造成诸多弊端,需要推行新的多中心治理模式。高等教育多中心治理的基础是市民社会发展,考察西方国家和我国的市民社会发展背景是必须的。在深入探讨市民社会组织参与高等教育多中心治理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可通过政府、社会和大学自身三方面的努力,为实现高等教育的多中心治理创造条件。具体路径是:加强政府主导,积极营造大学组织自主治理的外部社会环境;加强社会联动,大力培养和发展第三部门性质的教育中介组织;加强大学自治,推进大学组织内部的民主管理。  相似文献   

12.
高校公益社团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载体。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对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发展高校公益社团,以德州学院公益社团的组织现状、大学生参与情况以及公益服务活动为例,着重对高校公益社团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高校公益社团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社区是社会治理创新的主战场。为有效发挥欠发达地区社区社会工作服务型治理效能,实现欠发达地区社会工作跨越式发展,从治理创新视角出发,以实地调研为依据,在客观深入分析欠发达地区社区社会工作初步发展成果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政府部门必须真正理解社会工作服务型治理内涵、将社会工作纳入到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与财政预算、建立社会工作培育与"三社联动"机制、完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机制,以及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必须深挖机构项目自主开发能力、提升专业社会工作者服务能力、提高机构资源筹措能力、精心打造社会工作品牌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下的社会主义建设生态下,我国政府职能定位逐步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社会公益组织参与到社会治理结构当中,并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美丽中国"发展。尤其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引导的信息传播新格局,更进一步加速了社会公益组织发展。在此过程中,慈善资源动员作为社会公益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问题,相关方面的课题研究备受关注和热议。本文基于对资源动员的相关概述,着重就社会公益组织慈善资源动员策略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5.
应急治理连接着危机与民生,社区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重大疫情的暴发,为构建城市社区应急治理机制提供了现实契机。界定了应急治理机制的内涵及新时代特征,从城市社区在重大疫情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出发,探讨了城市社区应急治理机制的功能定位,并从完善制度设计以深化法治保障、融合技术治理以优化社区服务、推进三社联动以充实网格平台、加强组织建设以凝聚社会合力四方面提出城市社区应急治理机制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治理是一个多元参与、理性协商与建设性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协同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它在增强社会治理的公共性、公正性及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社会组织也存在着公信力不足、监督机制不健全、人才建设滞后等诸多问题,影响并制约了社会组织在社会协同治理中作用的发挥。因此通过人才建设、政府职能转变、党建引领、信息共享、健全机制等措施可有效突破社会组织在社会协同治理方面的困境,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相似文献   

17.
教育治理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词,校社协同是教育治理的有效路径。目前,教育治理还存在着社会部门无序介入教育导致的学校负担过重、学校亟须的社会专业教育资源无法介入、学校引入的社会教育资源无法与学校教学有机衔接等问题。基于当前教育治理面临的现实问题,从体制机制变革、教育主体赋能、信息与数据平台支撑、协同课程建设与公益专业支持等维度,提出县域校社协同教育治理问题的破解之道,探讨校社协同提升县域教育治理效能的实践路径与区域经验。  相似文献   

18.
教育评价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问题。社会组织参与高职教育评价可以有效解决政府参与高职教育治理的缺位、越位、错位,破解高职院校自主发展和内部评价机制不健全、社会监督不充分等问题,进而构建管理、办学、评价一体化教育治理体系。委托代理关系源于“专业化”的存在,代理人基于相对优势代表委托人行动,作为“第三方”的社会组织参与高职教育评价事实上是多重委托代理关系的结果。作为“第三方”的社会组织参与高职教育评价面临文化认同缺失、利益分配不均、信息不对称等现实困境。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组织参与高职教育评价,需强化评价文化建设,为社会认同营造文化环境;促进评价制度多元化改革,打破制度路径依赖;开展互信沟通机制建设,减少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理解误差;着力社会组织机构和能力建设,提高社会组织评价的实际效能。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学校办学的积极性、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将"治理"引入教育领域,创新管理方式,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关系,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高等教育治理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教学管理理念、内部治理体系、服务定位、办学经费等方面面临一些问题。在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应将办学定位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充分整合政府、社会、市场、高校等治理主体的力量,建立协同培养机制;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吸引多元投资主体;提高内部治理能力,完善内部质量监控体系;结合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对接。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海安县城南实验小学以"幸福教育"为办学理念,以公益行动为重要抓手,引领学生行走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学校开发公益课程,成立"幸福树"公益联盟,开展公益行动评价,并与社会公益组织及社区合作,逐步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公益组织-社区"四维联动的活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